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兵》2008,(3):62-62
我从黄河的浪涛里走来,踏着激情的节拍; 我从长城的青砖上走来,带着军人的豪迈; 我从泰山的朝霞里走来,捧着祝福的云彩。 祖国,如果您是长河,我永远是跟随您的一只白帆;如果您是青山,我永远是守护您的巍巍松柏。  相似文献   

2.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当唱起这首歌,我都会热血沸腾,那是一种母子般血脉相通的深情啊。当祖国母亲迎来59岁华诞的时候,盘点母亲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深深为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倍感骄傲。  相似文献   

3.
战士的家     
茫茫人海,一个绿色的舟影高高山冈.有双凝望的眼睛那鱿是我祖国的普通一兵我的家在雪城高原盛鹿昆仑铸就我强健的体魄我的家在黄河岸边滚滚激流磨砺我晓勇的品性我的家在西部村寨大开发的号角激荡我胸中的牵情我的家在黄金海岸经济繁荣让我聆听到祖国奋起的足音或许有人要问你  相似文献   

4.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人们常常用“儿不嫌母丑”来比喻对祖国的热爱.这话如果仅从儿子对母亲的挚爱感情来理解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推及到不嫌祖国母亲的贫穷、落后,把穷与丑划了一个等号,我却不敢苟同.丑是指相貌难看;穷则是说贫困.我们的母亲——祖国现在确实还很穷,但却不丑,不仅不丑,而且很美,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美人.我想起在兰州黄河桥头看到的那尊巨大的“黄河母亲”塑像,我觉得她就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形象.她没有华丽的服装,珍贵的食物,一副符合中国国情的普通劳动妇女打扮,然而却是很美的,望上一眼就再也忘不了.她那慈祥、坚毅、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像是在向我们述说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她那丰满的乳房,养育了我们地大物博的锦锈河山,而在她那弯曲有力的双臂中搂抱的婴儿,不正是我们56个民族勤劳智慧的儿子吗?!看,我们的母亲多美啊!我们怎能不为她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5.
<正>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遭受的是难于承载的巨痛/血脉里流淌的是炎黄的血/心头澎湃着五千年的歌/自古长江天际流/更有黄河涛涛与百舸/五岳江山多俊秀/代有英雄豪杰各/不用说四大发明闻天下/丝绸、香茶和礼乐/且听唐诗、宋词与元曲/似春山碧水盈/恰塞外雄风瑟/这片沃土/孕育的是豪放的生命/传承的是不朽的文明  相似文献   

6.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正好与改革开放同龄。3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由懵懂到有识的蜕变期,也是一个人经受磨砺、走向成熟的"节点"。而对于我们的祖国,30年的峥嵘岁月,30年的快速发展,30年的辉煌成就,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坎坷的过程。我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一个叫杭锦淖尔的村子里,我们那个村子背靠黄河,面临库布齐沙漠,一年四季,干旱少雨,肆虐的狂风卷着库布齐的沙子,经常刮的遮天蔽日、天昏地暗。孩提时代,记忆最深的是经常为面馍不够吃而苦恼。夏天时,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子们就会结伴徒步行走20公里到库布齐沙漠里寻找野生的沙葱、沙芥、苦菜等沙生植物,早上出发,带上干粮和水,下午太阳落山前,每个小伙伴的箩筐里都盛满了采摘来的沙生植物,满意而归,用窝头就着由沙葱、沙芥腌制的小菜吃,也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7.
机缘巧合,我有幸参与了三线征文活动的组织工作,在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和阅读来稿的过程中,三线——这个在我的脑海里曾经模糊的字眼,又变得清晰起来。记得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学校里和家属楼里来了许多新的小朋友,听大人们说他们是从三线回来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三线"这个词儿。三线是什么?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会去三线,又为什么从三线回来?  相似文献   

8.
东阿县是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胜利序幕的所在地。在这片黄河之滨的热土上,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着崇军尚武的优良传统。王启让上任伊始就深切地感到了这一点。 王启让接任东阿县委书记第二天,便驱车来到东阿县人武部。他对迎接他的政委申连秋、部长王金山说:“搞民兵预备役工作我是‘门外汉’,我今天是来当学生的!”王启让详细听取了  相似文献   

9.
久久的向往,强烈的愿望,终于化为现实——初夏的一天,我剪去瀑布似的秀发,身着绿色的确良军装,腰扎武装带,脚蹬解放鞋,成为黄河岸边一名英姿飒爽的护坝女民兵了。哦,黄河!在我的脑海里,早已刻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在我的想象中,黄河应该是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景象,而此刻呈现  相似文献   

10.
我是在“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长大的孩子,也是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工作不满3年的干部。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刚到人武系统还有个适应过程,是《中国民兵》这位无言的导师,帮我实现了这个转变。  相似文献   

11.
让爱传递     
正在《当代兵团》中,"兵团人家"一直是我十分喜欢的栏目,因为她总给人以亲切感。作为兵团的儿女,对于兵团的人和事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兵团人家"里的故事质朴而又真实,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普通的职工、辛勤的教师、慈爱的母亲……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群众在兵团这个大家庭里幸福地生活着。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对兵  相似文献   

12.
沐浴着和谐的阳光 我仰望迎风拂动的“八一” 那是波澜壮阔的军魂 辉映在祖国蓝空里 我昂首挺胸伫立 向鲜红的“八一”军旗敬礼  相似文献   

13.
崇拜真诚     
崇拜真诚许安国浩如烟海的祖国文字宝库中,华美的词语数不胜数,我最崇拜“真诚”。儿时,母亲的眼睛里我看见了真诚;上学,恩师的行为中我认识了真诚;下乡,广阔的天地里我读懂了真诚;参军,火热的军营里我感受了真诚。真诚,是我永远崇拜的人生真谛!重任在肩,真诚...  相似文献   

14.
1949年4月2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新中国人民海军正式宣告成立;也是从这一天起,中国近百年来“有海无防”的屈辱历史彻底结束了。这50年来,人民海军肩负着祖国的厚望,人民的重托,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近海到远海的艰苦历程,终于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崭新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捍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疆。本刊多年来一直遵循宣传人民海军战斗历程和风貌的宗旨,奉献给读者一篇篇描述海军部队训练及官兵生活的佳作。今天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特别推出详细介绍作为中国海军主力战舰的导弹驱逐舰发展始末,以及毛泽东关心海军建设的往事等文章,与读者共同回首往昔,瞻望未来。  相似文献   

15.
我似出墙残花,又如临路败柳,花残蕊去嫩,柳败枝失柔。妪中风流,怎敌那攀花折柳老手,我只能像深宫怨妇休。半生来“台独”里追求,一世里是残花败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逆妇领袖,盖当今“台独”班  相似文献   

16.
华夏新谣     
郑春放 《政工学刊》2010,(10):77-77
引袖拂寒星 在黄河与长江的坐标系上 唐宋的水和巴蜀的山 怎样在我天蓝色的戎装里 悠悠地浅斟低唱清越地击节啸歌  相似文献   

17.
老哨所     
好高好高的山尖尖好远好远的天边边我的老哨所就驻在上面低头看到云噢!抬手摸着天雄鹰绕着你飞唤!雪莲和你作伴老哨所啊老哨所陪伴我一年一年又一年好高好高的山尖尖好远好远的天边边我的老哨所就驻在上面白天军旗飘噢!夜晚灯语闪祖国的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老哨所啊老哨所老兵要下山噢!望你一眼又一眼望来望去望出我的泪蛋蛋老哨所@宁刚  相似文献   

18.
“陈干事,你的汇款单。”通信员小尹喊到。“我的汇款单,哪里来的?”“咱们人武部就你一个姓陈,肯定是寄给你的!”接过汇款单一看,见汇款单是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邮来的,署名刘某某。我一下明白了:“刘女士,你这又何必呢?”  相似文献   

19.
致中国     
熊馨翰黔鲜爹彝纂贫粼徽︸件﹃我是你中国的因子呵你的血液你的色泽我大脑的沟纹就是你历史风暴留下的千沟万壑我隆起的胸肌就是你起伏滚动的黄土高原纷网状你一泻就是我的道路是我的神经千里的长江、黄河颈上暴突奔流的动脉日日夜夜为你颠簸中国呵,我可是你酷肖的孩儿我是你中  相似文献   

20.
一点一点亮起来了万家灯火/一片一片汇成了美丽的银河/银河飘来一朵深情的浪花/那是我在边关为祖国巡逻/万家灯火/闪闪烁烁/就像战士在对着妈妈诉说/灯火里有家/灯火里有国/灯火里有咱老百姓心爱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