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窗     
敦煌三千民兵成为工艺骨干 甘肃敦煌市人武部适应对外开放和旅游业发展的形势需要,组织民兵投身旅游工艺品制作,为光大民间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投身艺业的青年民兵已有5858人,其中3000余人在各工艺企业中成为骨干。基干民兵纪永元为发扬光大敦煌传统艺术,于1983年创办了“鸣沙书画社”,制作莫高窟壁画仿制品,成为独树一帜的青年画家师。他临写的敦煌壁画和创作的作品先后参加了在敦煌、兰州、福州、台湾、日本等地举办的敦煌书画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展览。 (周丹波、栗升玉)  相似文献   

2.
正内蒙古包头,夏日的北方兵器城,风光旖旎,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人来这里参观,吸引着市民和外地游客流连。在其众多景点中,兵器陈列区是军事爱好者的必游之地,这里陈列着各类代表性武器,它们是共和国军工历史的见证者。在一进门的不远处,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排100毫米高射炮。经历了风雨沧桑洗刷过后,依然锃亮,  相似文献   

3.
点将台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了百色起义,成立了——和——。请说出"围魏救赵"这一军事成语的出典。古代兵器  相似文献   

4.
军事经济学或国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军事领域内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研究在国外比较发达。我国对军事经济学的研究长期未被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贯彻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的方针,在军内外有国防科工委、总后勤部、军事科学院、兵器工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射箭就是其中之一。古代三十六种兵器中,弓箭排在首位。射箭不仅是古代的军事技术,还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周朝的男孩15岁就要学习射箭,且人人必须学会,当时还专门设立了“射宫”(学校)。生了男孩的人家,门上要挂上一张弓作为标志。射箭必须射中,才能表示尽了男子汉的职责。在历代的武举考试中,考试的第一课就是射箭,包括步  相似文献   

6.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不朽的文字学、训诂学著作。依据军事用语的意义和使用范围,在《说文解字》中选择了46个军事用语,将其分为兵器、装备和军事行动三大类,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每一个字的基本意义和用语意义,研究了它们的来源、使用和发展情况,力求能对古代军事文化有一个大概的反映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贵阳市“国防兵器教育展览”在高原明珠——贵州花溪公园展出。开展的前6天就有50多万人前来参观。 这个国防教育展览,是贵阳市云岩区人武部举办的。这个区开展国防教育卓有成效。早在1990年,他们就建立起占地500多亩,包容兵器知识、各种退役武器参观、军马赛跑、野营生活等内容的国防军事俱乐部。6年来,在这里参加国防教育的省、市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干部职工和一些大专院校、小学的师生等,就有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事理论家浅野佑吾著的《军事思想史入门》(以下简称《入门》)一书,在日本学术界颇有影响。笔者应解放军出版社之邀,将之译出(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译后掩卷而思,深为其研究军事理论的新颖角度和探索精神所触动。诚然,东邻之见不敢全然苟同,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助于思考我们民族军事思想的优长劣短。《入门》一书从军事思想发展历史的角度提出,军事思想含有军事制度、兵器技术以及  相似文献   

9.
所谓兵书,是对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它包括清以前产生的兵法、兵制、兵器、军事地理、名将传略等方面的书籍及民国以后对这些书籍的注释、今译、研究和翻印本。我国兵书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不仅在军事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哲学史、科学技术史、文  相似文献   

10.
造兵业也称造兵工业,现在称之为军事工业或国防工业。我国古代的兵器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遗址发现的石镞就是证明。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渔猎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最早产生的渔猎工具是弓箭等。这种生产工具,在氏族部落之间发生武力冲突时就成了战斗兵器。本来是人与野兽斗争的工具,这时就转化为人与人斗争的工具了。我国古代的造兵业,是从制造青铜兵器开始的。原始社会农业的发展,便有可能使少数人脱离农业,专门从事手工业的生产,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制陶业。出土的大量陶器证明,当时的制陶业已有相当水平。烧制陶器的温度,  相似文献   

11.
汉画武库兵器詹敏豫西南白河之湄,座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南阳。南来北往的人慕名至此,总要参观卧龙岗,拜谒武侯祠。进入古柏森森的卧龙岗,阳光下的南阳汉画馆是那样耀眼。汉画是一部形象化地反映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璀璨奇葩。汉画,包...  相似文献   

12.
从早年与民用技术的共生共长到与之分道扬镳后的独自演变,军事技术经历了冷兵器、热核兵器、机械化兵器时代,迈入了信息化兵器时代。原始的“矛、盾、车、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军事高科技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回顾军事技术漫长的发展历程,我们即可清楚地认识到军事技术进步对作战的影响。可以说,从作战规模到作战主体、作战节奏、作战目的、作战样式,一切都是伴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了嬗变。一、军事技术进步与作战规模在冷兵器时代,由于通信技术的落后,无论是从参战人数,抑或从战场范围来衡量,作战规模都不大,即使是双…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作为战争中“知彼”主要手段的侦察监视兵器异军突起,充斥战场各维空间。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名目繁多的侦察卫星和样式怪异的侦察飞机,更使世人领教了超级大国侦察监视兵器的历害。然而,一项正在崛起的神奇技术却在昭示:这些大型侦察监视兵器已是末日黄花,好景不长了。这项神奇的技术就是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决定军事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在军事实践中作用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各个时代军事主体的“军事文化自觉”。“百家谈兵”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萌芽,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冷兵器形态军事变革的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战国中晚期至明清之际,儒学对兵学进行整合进而将兵学完全纳入儒学的思想体系之中,这一方面为兵学的发展取得了官方合法地位,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渐迷失,导致中国没有率先完成热兵器形态的军事变革;在“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召唤下,中国近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复苏,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开始向近代军事文化进行“历史性转型”;20世纪,是中国追求独立富强的世纪,也是中国催生和培育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世纪。进入21世纪,适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中国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5.
阵与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伴随军事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的更替、战争指导者指挥素质的提高而不断演进。诸葛亮推陈出新,在古八阵的基础上创新而成八阵图,指导了当时蜀伐魏的作战行动。本文立足军事学术视角,从战略指导、兵种协同作战、兵器配置、奇正作战四个方面探讨八阵图作战布阵的基本原则,以期进一步深化八阵图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军事强国竞相发展隐身兵器 隐身技术的出现促使战场军事装备向隐身化方向发展。由于各种新型探测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隐身兵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以美国为首的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究隐身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继研制出隐身轰炸机、隐身战斗机、隐身巡航导弹、隐身舰船和隐身装甲车等,有的已投入战场使用,在战争中显示出巨大威力。目前,隐身技术正向着综合运用、权衡隐身性能和其他性能、扩展频率范围和应用范围、降低成本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军事哲学思想是我国历代战争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它在我国古代兵书中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反映。我国古代兵书作为军事哲学的物质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内容。研究我国古代兵书的特点,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古代军事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很有意义的。一产生的时间早,成熟快、数量多、内容丰富西方最早的兵法,是公元前三世纪艾涅的《战术》一书,而我国的《孙子》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比外国早两个世纪,水平也高得多。西方古代较有影响的兵书是罗马  相似文献   

18.
王笑梦 《环球军事》2014,(3):98-101
一次普通内蒙古跟团旅游,由于要在包头待一夜,便抽时间到憧憬已久的我国主要的坦克、火炮研制生产厂包头一机厂,二机厂,参观厂区外的兵器域,寻觅散落在林间的一辆辆试验原型,经历了一次收获颇丰的兵器游。  相似文献   

19.
隐身技术是继喷气发动机后出现的又一项革命性的高新技术,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使得许多隐身兵器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隐身兵器是指为了防止敌方雷达、红外、电子、声纳、可见光等探测系统的有效探测,普遍采用了隐身技术的兵器.隐身兵器的逐步广泛使用,已经预示着"无形战争"的到来,因此,有军事专家指出:隐身兵器必将成为21世纪战场的王者兵器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经历了漫长而悠久的发展过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古代战争包括一切军事活动中最主要的工具──冷兵器的文化形式,为这一文化遗产的积淀,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冷兵器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早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武器。然而,它的形成却有一个演变过程。恩格斯曾说过:“根据我们已发见白先史时期的人底遗物来判断,根据最早历史时期的人种与现在最不开化的野蛮人底生活方式来判断,最古的工具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是打猎和捕鱼的工具,而同时又是武器。”①这一论断,完全符合找国兵器的发展史、《墨子·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