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江宁 《现代军事》2015,(2):102-107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2014年11月3日发表了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保罗·沙雷的文章《构建蜂群:美国制胜战场的秘密武器》。作者认为,如果美军想要保持技术优势,需要充分发挥机器人技术革命优势,构建无人自动化"蜂群"作战系统。作者曾作为美国陆军第75游骑兵团的步兵先后多次部署至阿富汗和伊拉克,2008~2013年在负责无人系统和情报监视侦查能力的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任职。  相似文献   

2.
杨一帆  申展 《军事文摘》2023,(19):25-28
<正>国家情报战略是美国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成分,它在明确美国情报界对于国家安全环境的威胁认知基础上,指导未来四至五年美国情报界的战略行动。继2005年、2009年、2014年、2019年先后发布4版《美国国家情报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之后,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于2023年8月10日正式发布新版《战略》报告。  相似文献   

3.
王谦 《现代军事》2010,(2):73-77
美国第三任国家情报主任丹尼斯&#183;布莱尔于2009年8月(9月15日对外公布)颁布了美国情报史上的第二份《国家情报战略》。自2005年10月美国第一份《国家情报战略》颁布后,该战略就确立了自己在指导美国情报界总体建设与转型上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4.
随着6月30日伊拉克政权移交的临近,伊拉克将走向新的里程碑,而关于这场战争的许多秘密仍未揭开。人们都知道在战争前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和军方情报人员在伊拉克无孔不入。4月号的美国《空军》杂志捅出了这样一个秘密: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本土的情报人员同样立下了大功。他们通过执行绝密的“向后伸手”计划,在战争期间共向一线作战部队提供了3万份优质情报报告,帮助美军发现了大约1000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前伊朗核危机、巴以危机、索马里冲突、委美关系恶化等严峻国际形势,今年,全球军火交易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热点地区:中东地区:每年用于采购武器装备的费用将达550亿美元据美国蒂尔预测公司新近出版的《中东市场分析》称,由于伊拉克局势混乱、伊朗核危机以及巴以、黎以冲突不断,中  相似文献   

6.
近来,美国国内形势的剧变令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J·特尼特处境岌岌可危。美国媒体形容他是“夹在三明治中的中情局局长”。一方面,美国司法部已经开始立案调查中情局女特工身份被泄露的事件,白宫官员已被限时交出相关材料并签名作证。另一方面,美伊拉克调查团的组长大卫·凯日前向国会作证时承认,迄今尚未找到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又触发了人们对中情局的伊拉克战争情报的真实性的质疑:战前的情报与战后的发现大相径庭。这一切的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司做好一旦形势恶化随时撤离伊拉克的周全准备 ★英国《卫报》曾断言:美国鹰派要在上月中旬对伊动武 ★萨达姆起用了一支特别的女子敢死队,为自己政权保驾 ★日本为美国打伊拉克腾后手——在阿富汗战场替美驻防 ★伊拉克说,美国是打着国际社会的旗号实现其侵略意图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9.11”事件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报告。这些报告反映出,美国提升了情报工作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地位;美国情报界针对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谋求“情报优势”。“9.11”事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冲击,使美国决策层对国家安全环境和安全战略重新进行了审视和评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主要有:2001年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02年先后公布的2003财年《国防报告》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   

9.
王鑫 《国防科技》2003,(4):72-73
早在美伊对抗双方调兵遣将之时,在广阔的范围内,激烈而形式多样的情报信息战就已开始。综观美伊双方各个领域的情报对抗,表现出了以下的特点:一、无孔不入 自从海湾局势升级以来,美加紧了对伊拉克全方位多方式的“偷窥”。从太空到地面,用卫星派特工,达到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在太空,有美“太空谍眼”——家族庞大的军用卫星群。目前在海湾上空的通信及间谍卫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lO日,美国主要情报机构在向尉会提交的《国家情报预测报告》中称,相对于远程导弹袭击而言,美国将来遭受用船只、卡车或者飞机携带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的可能性更大。 据《华盛顿邮报》11日报道,这份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及另外10家情报机构共同提交的报告说,美国现在遭到携带核弹头的远程导弹袭击的可能性比两年前有所增大,但相比之下,美国本土遭到敌国或恐怖组织用非导弹方式携带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进行袭击的可能性更大。这是美情报机构首次预测美国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经烟消云散了,战争的胜负也已成定局。回顾伊拉克战争,我们不难看到,《孙子兵法》在此次战争中对美制定对伊战略及英美战地指挥官们的思维和行动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从美军的进攻战术、军队部署以及伊军诈诱敌军等各个方面,结合伊拉克战争实际战例分析了《孙子兵法》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从中找出一些不朽的思想法则和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2.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向公众披露了一起发生在几年前的间谍案:某保密单位工作人员黄宇从2002年开始主动向外国谍报机构出卖情报,直至2011年才被抓获,其卖密时间之长、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涉密之深,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危害之大,令人震惊.正因如此,"黄宇间谍案"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第一堂教育课.其带来的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3日,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公开了一份题为《伊朗:核意图和能力》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摘要(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伊朗2003年就已经停止了核武器研发工作。报告不仅与美国政府两年多来有关伊朗正在坚持研发核武器的判断形成巨大反差,也与布什总统去年10月17日关于伊朗核武器计划将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言论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4.
美日军事一体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军事史林》2006,(12):40-43
近期,随着美日两国安全战略的调整,美日军事合作不断加强,出现了美日军事一体化加速发展态势.2005年2月,在美日"2+2"会议上,两国把台湾问题纳入美日军事同盟共同战略目标范畴.为落实美日军事合作计划,2005年10月29日两国"2+2"安全磋商委员会签署《美日同盟:为了未来的改革与重组》协议后,2006年5月1日,两国又签署了《驻日美军部署整编最终协定》,就驻日美军的整编问题达成了最终协议,美日军事一体化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和新特点.本文旨在对美日军事一体化最新发展态势及其影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东京签署了《日澳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是日美安保协定以外日本与他国签订的第一个安全协议。协议签署后,日澳将共享情报并可共同训练军队。霍华德在签署协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澳50年前就建立了正式关系,这一安保联合宣言的签署是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本将太空安全视为国家太空战略的首要事项,不断加强太空安全能力建设。成立宇宙作战部队之后,太空安全战略向备战太空走向明显。本文分析了日本太空安全战略由“和平利用”到“保守防御”型再到“攻防兼备”型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宇宙基本法》《宇宙基本计划》《国家安全战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文件内容进行研判,得出日本太空安全战略具有致力于太空军事利用、构建日美太空同盟和发挥国际太空规则话语权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武装力量》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一场非接触一接触战争:中国和俄罗斯从伊拉克战争中看到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长期从事国家安全领域研究的资深研究员。自1977年以来,作者效力美国国防部,一直从事苏联和俄罗斯军事文献研究。该文以一个美国军事专家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评估和反应,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分析了此次战争可能会对两国军事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现摘译其文主要章节,以飨读者。文中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18.
9月16日,美国黑水保安公司的车队在伊拉克巴格达西南部遭袭,该公司人员随后进行还击,交火中打死了8名无辜的伊拉克平民。此事在伊拉克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随后表示,美国黑水公司射杀伊平民的行为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他同时还责令吊销了黑水公司在伊拉克营业的执照。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美国黑水公司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雇佣军集团,可该公司的口号却是"为世界安全的需要提供新一代能力、技巧和人员"。人们都有点糊涂了,黑水公司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保安公司,还是披着伪装外衣的雇佣军呢?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爱国者,在越南战争中为越共提供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情报,胡志明曾因此而惊喜地说:“我们现在是在美帝的战役室里”;他是一个记者,先后为路透社、《纽约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和《时代》周刊工作: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分析家,有人因此称他“越南新闻团主任”,他自嘲是“政变教授”和“革命博士”,他是美国CIA精心培植的间谍,却为越共所用,在一段时间,又曾同时为法国、CIA、越共、南越提供情报,被称为“四重间谍”。他就是2006年9月去世的越南传奇间谍范舂安。  相似文献   

20.
“先发制人”从1997年7月首次在日本的《防卫白皮书》里“抛头露面”,到2002年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确定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到伊拉克战争的实战运用,再到目前许多国家的“纷纷效仿”和联合国拟为其定规则,一时间,“先发制人”战略名声大噪,世人瞩目。然而,从兑现这一战略的伊拉克战争来看,战争的硝烟和恐怖的阴影至今还飘荡在巴格达的上空,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先发制人”战略真的能保安全吗?“先发制人”战略从何来和许多事物一样,“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也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根源。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纷纷出笼的“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