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杂志近些年的最大特点,在于她立足兵团屯垦大业,弘扬主旋律,开辟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栏目,并以刊登各类切合兵团实际的好文章,成为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的良师益友。她主打“文化戍边”这张牌,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兵团人独有的特色文化,紧紧围绕兵团经济建设这个主  相似文献   

2.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6):5
"兵团先锋"贴近群众贴近基层八十三团读者毛文军作为一名基层连队的党支部书记,我一直对《当代兵团》有着深厚的感情,案头总会摆放最新一期的杂志,随时翻阅。我很喜欢"兵团先锋"栏目,她以朴实的语言、平实的"镜头",本着"抓典型、找亮点、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栏目定位,致力于宣传报道兵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风采,展现兵团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忙完一天的工作,随手打开《兵团建设》2012年1月合刊,我被"支部生活"栏目里一篇题为《"以大带小"促党建》的文章吸引,便继续阅读起来。《"以大带小"促党建》反映了一线党支部、党支部书记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细小事情,他们的一些工作方法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我很喜欢"支部生活"这个栏目,它反映了基层优秀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的新气象,十分贴近兵  相似文献   

4.
1999年2月,我从农七师奎管处的教育战线调入宣传科工作。当我拿到《兵团建设》创刊号时,她就令我爱不释手。光阴似箭。蓦然回首,《兵团建设》已走过9年的岁月,她在不断创新中力求办出特色。特别是近几年,《兵团建设》杂志的封面及栏目设置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记得2004年12月30日,杂志社的两位老师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  相似文献   

5.
40多年的兵团生活和成长经历,10多年的基层宣传工作,使得我与《当代兵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看来,《当代兵团》一直在追求如何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因此,即使是理论文章也尽量与实际相结合,让读者既能"听到"专家  相似文献   

6.
正在团场宣传科工作,读《兵团建设》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第一次拿到新的杂志,最先打开看的就是《刊中报苑》,首先搜索有没有自己的稿子,那种迫切的心情只有基层通讯员才能体会到。《刊中报苑》是刊登通讯员稿件最多的栏目,方寸之间,容纳了60多篇稿件,图文并荗,如进入了百花园,基层通讯员在此施展才能。愿《刊中报苑》越办越好,《兵团建设》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7.
养分和能量     
正我从小在地方长大,对兵团的了解少之又少。五年前,刚到九师一六六团宣传部门工作时,我接触到《当代兵团》的前身《兵团建设》,她让我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逐步认识了兵团,帮助我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直到现在我每每捧读《当代兵团》都会陶醉其中。我从中汲取"养分",获取"能量"。真心祝愿《当  相似文献   

8.
新年新气象。改半月刊后的《兵团建设》,在大家的期盼中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新的刊物容量增加了一倍,也就是说,我们为广大读者服务的阵地扩展了一倍。作为党刊,不断加强理论宣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新的一年,在理论宣传方面,《兵团建设》对理论类栏目进行了重大调整:"高层论坛"主要刊登资深专家、学者和厅(局)级领导所撰写的具有较高水准的理论文章;"团场论坛"是为基层农牧团场的团长、政委专设的栏目,主要刊登团长、政委针对本团场工作实际,总结出的具有探讨性和经验性的理论文章;"建设论坛"主要刊登除"高层论坛"和"团场论坛"之外其他内容的理论文章。希望各级领导、各系统岗位的工作实践者及广大读者不吝赐稿,和我们一起打造《兵团建设》这三个"论坛"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9.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2):5
为《当代兵团》欣喜三〇团读者陈青山参加工作以来,每期《兵团建设》我都会细细品读。我总会被杂志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吸引,并为兵团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骄傲。新年伊始,得知《兵团建设》更名为《当代兵团》,我对《兵团建设》这个老朋友的眷恋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我又为拥有《当代兵团》这个新朋友而欣喜。因为她是《兵团建设》的延续、升华。期盼着《当代兵团》续写精彩,说出更多职工群众心坎儿里的话!  相似文献   

10.
拿到最新一期的《兵团建设》时,正是粽香四溢的季节。摆上一盘粽子,读着《兵团建设》,不失为一种享受。杂志上一篇篇文字,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在我的眼前,画中出现的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杂志中的文字十分贴近职工群众生活,因此更容易引起我的关注。6月上半月刊的"特别观察"栏目,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讲述,让我们这些身处基层连队的党员干  相似文献   

11.
1999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天业股份公司工作。与《兵团建设》的相识纯属偶然。记得刚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我便被派到图书室帮忙。在整理图书资料时,我向图书管理员了解企业的状况。管理员递给我一本《兵团建设》,里面刊登了一篇题为《天业之路》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本刊在"屯垦戍边五十年"专栏刊发了系列文章《兵团之变》,至此已划上句号。这句号划得是否圆满,评价的权利在于读者。 这组系列文章共有10篇,《"铸剑为犁"时代》《如金岁月》《走过冬天》《再创辉煌》《跨世纪的挑战》是总述篇,基本上将兵团各时期的重大事件收录其中,并掺入一些作者个人的观点。这5篇是《兵团之变》的总线。从《非常时期的爱情》开始,兵团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些个性事件受到作者的关注,作者也试图在史料的厚重感和文章的可读性上注入一些新的内客。《一座城市的变迁》讲述了一座年轻军垦城市的历史,《潮起潮落》中记述了"支边青年"们难以忘怀的一段人生经历,《三句口号与三个时期》试图揭示兵团决策层观念上的变化,《守望精神绿洲》则希望探寻兵团人文化戍边的轨迹。 由于史料收集的局限和事件的相互交错,挂一漏万和重复在所难免;《兵团之变》原定还有数篇个性事件的写作计划,但由于时间关系,由于期刊篇幅所限,未能如愿;所有篇目均试图从新闻的角度挖掘"旧闻",参考书目甚杂,大到鸿篇巨制,小至一条报刊消息,本刊记者均未放过任何有用的线索,但也因此可能造成专家学者的诘问:出处何在?新闻实际上在事件变成铅字时已成为"旧闻",这种遗憾在所难免。如果日后有补救的机会,本  相似文献   

13.
从事政工工作以来,不论是以前的《兵团建设》,还是现在的《当代兵团》,我都会认真仔细地阅读。除了很喜欢"支部生活"和"刊中报苑"这些经常刊登基层通讯员稿件的栏目以外,"有话直说"是我每期一定关注的栏目。这个栏目是传播  相似文献   

14.
传递正能量     
正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几乎每一期《当代兵团》我都会认真阅读。《当代兵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传递着新时期兵团的正能量。"多元增收"、"兵团人家"等栏目常常选登一些一线职工群众直面困难、艰苦奋斗、互帮互助的故事,看完后我总会被他们敢干、敢为、敢担当的精神打动,不由得从心底生出敬佩之情。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就会想到他们,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祖国西部的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兵团人半个世纪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活动,提升了兵团屯垦戍边的综合实力,其中凸现的具有鲜明屯垦特色的兵团文化,成为兵团事业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年初,本刊推出王运华同志撰写的《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文化戍边》,系统阐述了兵团"文化戍边"的内容、特点、意义、作用以及加快推进"文化戍边"工程建设等问题。文章刊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响。本刊日前举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兵团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畅所欲言,其真知灼见,触及兵团文化许多深层面的问题,而由文化建设所引发的话题,似乎已超越文化层面,关系兵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关系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继承,关系兵团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兵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运华发表在《兵团建设》创刊号上的理论文章《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的体会》荣获全国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兵团第一篇获此殊荣的理论文章。为此,《兵团建设》杂志社特邀请自治区、兵团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进行了座谈,现选发部分与会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当代兵团》伴随我已有10年。《当代兵团》中的"西部法苑"栏目让我受益匪浅,里面刊登的一个个真实案例,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西部法苑"栏目里相关的法律解答贴近兵团实际,非常实用,是我们学习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好帮手!祝愿"西部法苑"栏目办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8.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20):5
不解之缘三十四团读者龙进一次,在朋友家中无意翻阅了《当代兵团》杂志,从此我就与《当代兵团》结下了不解之缘。杂志信息量大,内容贴近基层,每一期我都认真阅读。我最喜欢内容丰富、观点敏锐的"廉政时空"栏目,一个个案例时刻警醒我们党员干部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在我的推荐下,我们连的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代表一起学习《当代兵团》杂志,连队喜欢阅读《当代兵团》的党员也因此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从《回沪记》到《重返石库门》,从《背叛》到《问问你的心》,从《我的大爹》到《热血兵团》,从《母亲和我们》到《戈壁母亲》,从"上海滩"到"戈壁滩",4部小说,4部电视连续剧,兵团著名作家韩天航抢"滩"登陆成功,铸成兵团文化的品牌。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每一期杂志都会认真阅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辉煌60年"栏目,栏目中的很多文章帮助我了解兵团历史,让我快速成长。《同在一片蓝天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兵团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边疆的执着和"赤手开天地,大胆易沧桑"的豪情;在《心灵绿洲更广阔》中学习到兵团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兵团精神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阅读"辉煌60年"栏目,在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