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正平 《环球军事》2014,(15):13-15
截至2014年7月21日,以色列“护刃行动”进入第14天。巴勒斯坦卫生部门证实,至少有5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200多人受伤。以方则证实,冲突造成18名以色列士兵及两名以色列平民丧生。双方伤亡如此悬殊,归根结底就是以色列海陆空三军投入先进武器装备进行协同打击,而哈马斯投入的武器大部分是土制火箭弹,但也有无人机、部分反坦克导弹引起世人关注。本文将对冲突双方所投入的兵器进行有侧重点的盘点。  相似文献   

2.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是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而向以色列发起的一场战争,因为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所以这场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历时仅21天,但却是一场具有现代作战特点的较大规模的局部立体战争。我们今天在这里并不讲述这场战争,而  相似文献   

3.
<正>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发了20年来罕见的大规模武装冲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本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国防军在数日内连续征召36万名预备役人员投入军事行动,其战争动员行动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立与冲突中,以色列建立起以常备军为骨干、以后备力量为主体的军事力量体系,走出了一条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独具特色的战争动员之路。  相似文献   

4.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以色列之间进行了5场战争。受地理条件和形势所迫,以色列采取优先发展陆、空军的策略,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以色列陆空军的战斗力跃升中东国家之首。然而,其海军发展却比较缓慢,特别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海军驱逐舰“埃特拉”号被埃及一艘苏制“蚊子”级导弹艇发射的“冥河”级舰舰导掸击沉,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1月17日晚宣布,从当地时间18日2时开始在加沙地带单方面停火,其后,加沙地带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内的各武装派别18日宣布与以色列停火一周。以军从去年12月27日对加沙地带发动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已造成至少13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5500人受伤,其中一半是平民。多年以来,巴以之间打打停停,始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其深层次的原因错综复杂。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马以冲突,命门何在?》  相似文献   

6.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7.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8.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9.
自从1948年以色列在美英的扶植下强行在中东建国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更加频繁,美苏也开始在该地区扶植各自的力量。在1967年6月5日至10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历史上又称六日战争。1967年6月8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熬战正酣,以色列为占领更多的领土,与埃及、约旦、  相似文献   

10.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11.
邝家旺 《国防》2006,(6):73-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联军挥兵50余万突袭以色列,企图收复第三次中东战争失去的土地并一举消灭以色列。当时以色列只有兵力11万人,武器装备也远远少于阿拉伯联军,但由张皇失措到仓促应战再到控制战争局面,以色列只用了18天时间,便迫使阿拉伯联军签署了停火协议。由于当天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所以这次战争被称为“阿以赎罪日之战”。从这场战争可以看出,以色列虽然是个袖珍小国,却蕴含巨大的作战能力,能够以小制大。这里面除了有美国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国民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国防上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皆兵”…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巴以冲突局势犹如填满的“火药桶”,大规模战争可谓一触即发,充斥街头的报复和仇杀让世界都悬起了心。人们都在焦急的祈盼和平的曙光能早日降临地中海岸边那片多舛的土地。前不久以色列宣布紧急征召3万名预备役军人。这是自1982年第5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最大规模的一次征兵。世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以色列这个国家和它的战争动员体制上。  相似文献   

13.
1967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六日战争”,被军事专家称为“制空权战争”。以色列在开战第一天便几乎瘫痪了主要阿拉伯国家的空军,从而在短短6天里就取得了战争胜利。但当我们仔细搜寻那段历史时发现,在以色列空军无敌的神话光环下,却有一位来自遥远南亚的飞行员为阿拉伯空军挽回了最后的尊严,他3天转战两国,打下4架以色列飞机,成为几个国家公认的英雄。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两天来,阿富汗的炮火硝烟还未散尽,中东地区风云又起。自12月1日和2日相继在以色列发生4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以色列3日开始出动飞机坦克,对巴勒斯坦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打击。12月5日凌晨7点30分左右和12月9日早晨,耶路撒冷西区与老城交界处和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又再次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中东上空刚有拨云见日之势,现在又被战争的乌云笼罩。  相似文献   

15.
戴旭 《环球军事》2006,(16):10-13
正在进行的以黎(真主党)战争可谓大爆冷门。正像几乎占有全部战场优势的美军一直无法战胜被认为是乌合之众的伊拉克反美武装一样,以色列精锐的陆、海、空军和特种部队在过去近一个月对同样被称为乌合之众的真主党的牛刀杀鸡般的战争中,其军事效果也乏善可陈,其战略战术失误和战争损失倒比比皆是、惨不忍睹。不仅美、英一些军事分析家认为以色列打不赢这场“一支游击队在对抗一个国家”的“不对称战争”,现在以色列自己的媒体也承认,这是一场“最不成功的战争”(以《国土报》语)。牛刀杀鸡,战果寥寥以黎战争初起,以色列倚仗多年来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世人关注的以黎战争经过30天的激战,目前已经落下帷幕。而在此战之前和其中,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情报大战,上演了一出紧张刺激的“无间道”。以色列:多管齐下搜集情报7月19日晚,以色列空军在军事情报处和间谍机构摩萨德情报的引导下,出动战机向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投下23吨炸弹,狂轰一处地下工事,打击据称是当时藏身此处的真主党高层。至于这次行动的效果,以色列至今并未公布。8月2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又根据情报,出动直升机在黎巴嫩东北部距边界约130公里处的巴勒贝克附近实施空降,突袭了当地一所医院,俘获3名低级别…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正式宣布国家成立,次日凌晨就遭到5个阿拉伯国家组成的联军的围攻.从那时到刚过去不久的"铸铅"行动,它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了5次规模不小的战争,多次与阿拉伯国家或反以力量发生武装冲突,至于阿以暴力事件更是家常便饭.这真正是一个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走向强大的国家.这个中东强国进行的不少作战甚至战争,是用分钟计算的.让我们拉长镜头,看看其中一些令人惊叹的"分钟作战"之前,以色列所做的关键性谋划和准备.  相似文献   

18.
颜蕾 《环球军事》2012,(7):10-11
2012年3月11日,继“焚经门”事件之后,驻阿美军再度爆发危机,一名美军士兵开枪打死16名阿富汗无辜平民,在当地引发新一轮的反美浪潮,导致美阿关系异常紧张。.据媒体报道,这名士兵来自美国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军事基地,而该基地一直被视为“最麻烦基地”。枪杀事件真相究竟如何,“最麻烦基地”麻烦在哪里,10年阿富汗战争背后又隐藏了美军哪些暴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11月8日,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宣布,他已授权美国主导的驻伊多国部队对巴格达以西的费卢杰展开军事行动。刚刚连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称,此次行动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穆斯林逊尼派城市费卢杰一直被人们称为"抵抗之都",战后造成驻伊美军伤亡的袭击大部分发生在这里。今年3月31日,4名美国保安人员在费卢杰遭枪杀,随后他们的尸体被鞭打、肢解、焚烧,由此引发了美军4月份对费卢杰的大规模武装清剿,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美军认为在伊拉克制造多起爆炸、袭击和绑架事件的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为了向外扩张并压制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等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阿方被迫实施反击。战争中,由于以军先发制人,实施空中突击,致使阿方损失较大,失去了战场主动权。8月至11月,埃、约、叙先后同意停火,随后阿、以双方小规模冲突不断。1970年,双方实现停火。这场战争,以方亡约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辆、飞机40架;阿方亡4300余人,损失坦克约960辆、飞机440余架。第三次中东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