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这是今年10月9日由日本P3C巡逻机在日本近海拍摄的。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流线型的艇身及艇艉方向舵上的拖曳式声呐,但很 难判断这究竟是阿库拉I型或Ⅱ型。阿库拉I型攻击核潜艇水下排水量9100吨,全长110米,水下最高速度28节,装有4个650毫米鱼雷发  相似文献   

2.
“阿库拉”级潜艇,是由苏联著名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在Ⅷ型攻击核潜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属于前苏联第四代攻击核潜艇,其主要用途是消灭敌方各型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摧毁敌方水面舰艇、陆上重要目标和布放水雷以及保交等众多任务。该级于1972年被批准建造,1981年前艇在共青城船厂正式开工建造,1984年12月30日进入苏联海军服役。由于性能优良,后续艇在共青城船厂和北德文斯克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至今共建成服役了16艘。总体性能和特点:“阿库拉”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艇长115米,艇宽14米,吃水10.4水,其水上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9100吨,最大潜深超过650米,自持力100昼夜,人  相似文献   

3.
2001年12月23日,俄罗斯喀拉半岛一片冰天雪地,港湾内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内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原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率领军政要员参加俄海军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阿库拉”级的最新一艘——“猎豹”号的建成服役仪式。当普京总统率众人上船台参观新艇时,另一艘神秘的潜艇正在相邻的船  相似文献   

4.
核潜艇之最     
核威慑力最强的核潜艇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18750吨,装有24个弹道导弹发射筒。新服役的10艘艇,每艇装载“三叉戟”-Ⅱ型(D-5)导弹,射程  相似文献   

5.
动态     
美海军第三艘、也是最后一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吉米·卡特”号(SSN 23) 于2005年2月19日服役。这艘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核潜艇将以华盛顿州的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与前两艘“海狼”级替艇相比,“吉米·卡特”号在艇体上加装  相似文献   

6.
提起“俄亥俄”级,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这是一级威慑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再过几年,该级中一些艇的叫法可就要有所改变了,美国海军决定把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具有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攻击型核潜艇兵力,节省建造新艇的经费,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美国对核裁军所采取的两手策略——将来世界上一旦再次出现冷战局面,美国可以把这4艘经过改装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状态。  相似文献   

7.
军情快递     
部署关岛的第一艘 核潜艇起航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2002年9月18日报道,“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科珀斯克里斯蒂市”号(SSN 705)今日到达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马角的海军基地,该艇正在从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到位于关岛的新母港的途中。该艇的最终目的地是部署在关岛的15潜艇中队。海军计划在关岛部署三艘快速攻击型核潜艇。“科珀斯克里斯蒂  相似文献   

8.
2004年10月。印俄两国达成协议:俄将把现役的两艘“阿库拉”Ⅱ(Akula)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租赁给印度海军使用10年。而印度则向俄方支付包括提供两艘潜艇、帮助改建岸上设施和培训船员等在内的总共约20亿美元的费用。另据报道。2005年11月初,俄罗斯海军核技术军官国际训练中心迎来一批新学员——印度海军的一个军官小组。他们正是为2006年从俄租借“阿库拉”Ⅱ核潜艇接受训练和实习的。印度海军“借船出海”的举动将大大提高其“远洋歼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咨询园地     
读者周鑫问原苏联“奥斯卡”级攻击型核潜艇现役几艘?有哪些武器和电子装备?它攻击的目标是什么? 该级潜艇现役10艘(8艘Ⅰ型,2艘Ⅱ型),在建2艘。艇上装备有24枚SS-N-19舰舰导弹以及SS-N-15反潜导弹(由533毫米鱼雷管发射);SS-N-16反潜导弹  相似文献   

10.
黄红波 《当代海军》2009,(11):63-64
提起“俄亥俄”级,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这是一级威慑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最近几年,该级中一些艇的叫法可就要有所改变了,美国海军已把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具有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攻击型核潜艇兵力,节省建造新艇的经费,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美国对核裁军所采取的两手策略——将来世界上一旦再次出现冷战局面,美国可以把这4艘经过改装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15日,俄罗斯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艘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从北德文斯克海军基地下水。这是自“冷战”结束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首艘新型战略核潜艇下水,因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据俄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计划再建造3艘同样的核潜艇,其中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核潜艇已在建造中。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1月,美国海军得到1艘最不平常的舰只——1艘苏联建造的“毒蜘蛛”I型导弹艇。这艘艇从1992年至1996年一直在美国海军巾服役。1艘苏联舰艇怎么会在美国海军服役呢?它的命运如何呢?这还得从头说起。“毒蜘蛛”级导弹艇是苏联海军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制的一型新艇,工程代号1241。该级艇是由“纳奴契卡”级轻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26日,法国海军“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第3艘艇“警醒”号正式服役,将取代“不屈”级导弹核潜艇“雷鸣”号。与此同时,法国海军“胜利”级核潜艇的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猛烈”号正在瑟堡造船厂紧张建造,计划于2010年服役并取代最后一艘“不屈”级导弹核潜艇“不屈”号,法国目前正在将其核打击力量的重心转移到海上平台,因此4艘“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是21世纪前期法国海基核力量的中坚。  相似文献   

14.
“长尾鲨”级核潜艇是美国战后第二代核潜艇的典型代表,在美国核潜艇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名屡见报刊杂志,特别是首艇“长尾鲨”号在2650米深海底失事的个案反复被引述。下面让我们看看这头在世上仅存活了3年就长眠于海底的“长尾鲨”以及该级14艘艇,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早在1956年“长尾鲨”级核潜艇的论证工作开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1957财政年度计划中打算建造6艘攻击型核潜艇,而最初计划这6艘攻击型核潜艇全都是“鲣鱼”级。但是,由于当时美国核潜艇建造能力有限,无法应付大量核潜艇的建造,只好把第6艘的完工日期向后拖延。这种情况反倒使得美国海军腾出了比较多的时间来考虑对“鲣鱼”级核潜艇的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对“鲣鱼”级核潜艇进行改进的首要目标是加大艇的下潜深度,并在艇上装备一种新型声呐系统。这种新型声呐系统包括圆柱形主动声呐基阵和被动保角声呐,更加适于装备在水滴形潜艇上。美国海军期望新型声呐的探测距离能够达到海底多次反射距离或者海面多次反射距离(当时估计该距离大约为45700米),但是小于会聚区距离(约为63980  相似文献   

16.
现有买力俄海军现役潜艇几乎全部来自前苏联,少数是前苏联解体后下水服役的。由于前苏联海军核潜艇及常规潜艇数量均居世界首位,特别是核潜艇数占世界总数的55%,所以自俄海军接手以来,尽管有相当数量的核潜艇退役,且新艇服役速度较旧艇退役要慢,但目前俄海军核潜艇仍有160艘左右。1.战略导弹核潜艇(SSBN)战略导弹核潜艇被俄罗斯视为“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俄海军在削减 SSBN 数量的同时。注重了在武备系统、动力  相似文献   

17.
1955年电船分公司根据美国海军1956财政年度计划开始设计编号为EB-269A的攻击型核潜艇,即“鲣鱼”(Skipjack)级。该级艇共建造了6艘,其中3号艇“锯鲉”号的建造却经历了一波三折。“锯鲉”号于1957年11月1日正式开工,但是由于美国海军打算尽快建造装备“北极星”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在2个月后把正在船台上建造的“锯鲉”号改成了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名也被改为“乔治·华盛顿”号。而美国海军并没有取消与电船分公司签订的建造“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的合同,因此,新的“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又于1958年8月20日重新开工建造。  相似文献   

18.
闻舞 《环球军事》2011,(23):36-37
“可畏”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去年9月27日刚刚服役的法国海军最新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号水下排水量高达14565吨,艇上装有法国最先进的M51.1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9000千米,是法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组照片是“可畏”号舾装和海试时拍摄的,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资料"汉"级核潜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首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共建造了5艘。中国的核动力潜艇研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第一艘完成的就是"汉"级401号艇。艇体为典型的水滴型双壳体构造,动力系统采用压水反应堆、蒸汽轮机和电力推进方式。由于401号与402号艇曾在航行噪声等方面出现问题,3号艇之后(403~405号)作出相应改进,艇体进行了加长。401号与402号艇已于2005年退役,其他3艇都作出了大量更新与改装,换上了新的声呐和消声瓦等。  相似文献   

20.
舰船简讯     
法国新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下水法国核动力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胜利”号(Le Triomphant)于1993年7月13日从法瑟堡海军船厂的室内建造场地下水。这艘12000吨、132米长的艇采用34个液压“步行器”(Walker)以每分钟移动0.5米的速度移向下水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