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大型展览。其中有毛泽东用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和邻居大娘送的一碗鸡汤招待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的一段历史资料 ,令人深受感动。194 1年 6月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 ,从新加坡回国慰劳抗日战士。国民党蒋介石在重庆隆重接待 ,据说花了 80 0银元 ,希望他“感恩图报”。不料陈嘉庚却怒斥道 :“此等虚浮乏实 ,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耳。”后陈嘉庚到延安 ,毛泽东留陈嘉庚吃饭 ,他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招待陈嘉庚 ,只是特地上了一碗鸡汤。毛泽东说 :“…  相似文献   

2.
喜事扰军营 人情风当刹王永孝,于苏林人情消费之风正象一团毒雾,从社会上飘到了军营。大事小情频频请,喜事宴请尤为甚。某部一位股长,从结婚、生子到孩子满月、百日直到周岁生日,先后宴请5次,发放请柬200余张,收到礼品和礼金高达万元。据某团一些领导反映,仅...  相似文献   

3.
隆冬的江汉平原,天寒地冻。而在湖北某预备役舟桥团“军人之家”的院子里却春意盎然。人潮涌动中。一支由25名预备役女兵组成的国防文工团,身着绿色军装、配戴“Y”字军衔正在紧张演出。这支被百姓赞誉为:“绿衣使者”“精神食粮”“桥梁纽带”的队伍,是荆楚大地一张传播国防文化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4.
1960年5月1日,陕西宜君县城关镇十里铺村女民兵连长喻群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从毛泽东主席手中接过了一支崭新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毛主席握着她的手对她说:“你是从延安(当时宜君属延安管辖)老区来的,延安可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我的第二故乡,你们回去后一定要保持当年的光荣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建设好家乡延安。”  相似文献   

5.
将军的爱情     
(四)千里迢迢去完婚1944年初春,范景明学完了白校的所有正式课程。该是完婚的时候了,王宗槐却到千里之外的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七大”去了。党的七大准备时间是很长的。拿晋察冀来说,1940年1月选出了代表,1943年8月,代表们起程赴延安,10月进入了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经过一年半的集中学习,才于1945年4月23日正式开会。就在王宗槐集中学习期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读者,你曾见过这样一张照片吧;在延安,毛泽东同志微俯着高大的身躯,和两个“小八路”亲切交谈。然而,你知道这两个“小八路”是谁?现在干什么呢?又是那位摄影家把这动人的瞬间留在人间?那是在1939年春。毛主席从杨家岭来到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当毛主席乘坐的小汽车快到校务部门前时,刘长贵和安定保从迎候的人群里冲了出  相似文献   

7.
爷爷的月饼在我儿时记忆中,爷爷总是推着辆自行车,腿有点跛,始终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发型总是梳成背头,干净整洁。爷爷对人很和蔼,温文尔雅,说话是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同村里的人称他"爷爷",姥姥村里的人则称他"卫老师",所以我从小便知道爷爷是老师。记得大概我五岁那年,妈妈把我从姥姥家接到她工作的西官庄供销社小住几日。供销社院子里有很多花花草草,惹得蝴蝶飞来飞去。一天黄昏,我在院子里追着蝴蝶玩,大老远看见爷爷推着自行车一跛一跛地走过来,一个草黄色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7日经过几天奔波,我已顺利来到代职的连队——黑龙江省军区边防二团三连。和我见过的许多连队一样,一栋楼房,一个院子,干净而整齐,唯一特别的是这里的干部战士总是穿着迷彩服。下午起床后,从我住的三楼看下去,院子里空无一人,静悄悄的。楼后面轰隆隆地传来一阵机器声,原来是一台大铲车在铲煤,一个  相似文献   

9.
郑化改 《华北民兵》2005,(10):59-59
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的机关报《抗敌报》在山西阜平县创刊,这张三日刊的石印报纸,每一期的报眼位置都刊登一幅像火些盒大小的“报眼漫画”,配合本期报纸一版社论,  相似文献   

10.
造句     
“梨树就是梨树。”这是儿子用“就是”造的句子。老师用红笔大大地打了一个“×”。这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祝寿     
徐斌 《政工学刊》2010,(12):57-59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拒绝别人为他做寿。1943年4月22日,毛泽东给凯丰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新中国成立后,生活稳定下来,条件好了,他依然坚持不过生日,说得更直白了:"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步入老年后,毛泽东似乎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日,但他仍旧不接受别人的宴请。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小的创意,小报长成“参天树”; 一张小小的报纸,小报刊出“大文章”; 一项小小的活动,小报展现大作为。  相似文献   

13.
乡村的色泽     
邹霞 《兵团建设》2004,(8):55-55
黎明前的村庄宁静安详,广袤的原野沉寂一片。农户人睡得很实。一声鸡啼,东方欲晓,农户人家的门就有了动静。这时的晨光还裹在淡淡的夜色里。篱笆花丛下的暗影浅短而细碎,院落里的瓜果蔬菜看不清色泽。稍一会儿,天透亮了,万物才显出各自的色彩来。这时,多数人走出房门,院子里散落了鸡、鸭、鹅讨食和放野的欢叫声。  相似文献   

14.
1936年 ,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 ,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 ,周恩来睡的是土炕 ,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 ,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的眼镜……从这些生活小事上 ,他发现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一种伟大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做“东方魔力” ,并断言这是“兴国之光”。斯诺讲的这种“东方魔力” ,就是指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凝成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正是靠这种精神 ,我们克难制胜 ,百战不殆 ,建国 ,治国 ,兴国 ,不断走向壮大之路。194 0年“南洋巨富”陈嘉庚组织华侨慰问团 ,从新加坡回国慰劳抗日将士。国民党拨款 8万元隆重…  相似文献   

15.
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重温了一则令人感慨颇多的故事。 1941年6月,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从新加坡专程回国慰劳国共两党抗日将士。国民党为了让陈嘉庚“感恩图报”,拨巨资在重庆安排了十分隆重的接待。  相似文献   

16.
刚刚接触新闻报道时,自己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人手。有一天,主任告诉我一个小窍门:"多看报纸。"这么简单?于是我每天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拿到报纸就看,看完后心情愉悦,又看了一份。至于看的是什么,有哪些对自己的工作是有帮助的,从来都没有注意过。有一次,我们旅里其他于事写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三题     
<正>让执行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近日读到两则故事,一则说的是,一家中国家公司与外商生意谈判结束后,宴请美国客户尼尔森,得知其喜欢吃鱼,该公司就专门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鱼上桌后,尼尔森甚是欢喜,几番谦让后,尼尔森夹了一块鱼肉,但他没有放进嘴里,而是放回盘子里,并不再吃鱼。众人皆惊,以为是卫生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三题     
让执行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近日读到两则故事,一则说的是,一家中国家公司与外商生意谈判结束后,宴请美国客户尼尔森,得知其喜欢吃鱼,该公司就专门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鱼上桌后,尼尔森甚是欢喜,几番谦让后,尼尔森夹了一块鱼肉,但他没有放进嘴里,而是放回盘子里,并不再吃鱼。众人皆惊,以为是卫生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博您一笑     
张凤坡 《中国民兵》2010,(10):61-61
太含蓄8岁的侄女拿了一包锅巴在院子里吃得津津有味,隔壁家6岁的男孩在旁边眼巴巴看着,想吃又不好意思说,憋了好半天才开口问:"锅巴……脆不脆啊?"侄女拿起一片锅巴放进嘴里,嚼了一口,说:"你听听……"  相似文献   

20.
一个起关键作用的小人物 战争!日机轰炸瓦胡岛! WAR! WAHU BOMBED BY JAPANESE PLANES! 一张63年前出版的报纸至今仍在每天不断地印刷。它是1941年12月7日的檀香山明星报。报纸用半个版的篇幅触目惊心地印着上述这一行大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