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印度支那原为法国殖民地,由今天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组成,越南是其中最大的国家,也是印度支那问题的核心。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越盟领导了全国总起义。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废除了与法国签订的所有旧约,取消了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然而,越南的独立受到法国的干涉。日本刚一投降,法国政府就组织7万远征军紧急开往印度支那。越南人民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多的抗法战争。越南独立受到法国干涉,越南人民开始进行非殖民化的抗法战争1945年9月下旬,法国远征军在英军协助下占领了西贡及…  相似文献   

2.
从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起,法国侵略军在侵占越南河内等地后,进而觊觎中国。越南阮氏王朝约请当时驻在中越边境保胜(今老街)地区的一支中国农民起义队伍——刘永福统帅的黑旗军,协助其抵抗法军。刘永福应邀,率军开赴越南前线,为援越抗法,保家卫国立下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3.
刘继贤 《军事历史》2021,(3):122-124
左宗棠文化研究会编写的《天地正气左宗棠》一书即将出版,研究会的同志盛情邀我写一篇序言.研究和宣传左宗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为此我乐于执笔作序.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对晚清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198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同志发表关于左宗棠的谈话时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对历史人物要恢复其历史本来面目.凡是对国家民族有功的人,都应该给予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王老的讲话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目前对左宗棠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国近代史上继林则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捍卫者";"对祖国疆土贡献最大的民族英雄";"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发展者和践行者"等等.这些评价是客观公正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越南人民军的前身是越南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莫一凡曾参与了越南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莫一凡即陆华,解放战争时期为滇桂黔边区纵队左江支队司令员。早在1940年9月,日本法西斯就侵占了印度支那半岛,法国殖民主义者投降。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1951年越南成立劳动党)领导下,开始在越北山区组织游击武  相似文献   

5.
一段鲜为人知的援越抗法历史吴基林从事研究印度支那战争的学者,都会知道50年代初中国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指挥奠边府战役,打败法国侵略军的一段历史。但40年代末,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曾派粤桂边纵队司令员庄田,到越南国防部担任高级军事顾问,并领导撤到越南整训...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3,(6):50
1946年12月19日,法国对越南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在遭到越南人民的英勇抵抗后,他们不甘心失败,于1949年底大量增兵越南战场。焦急万分中,胡志明在越北的原始森林里,从仅有的一台小收音机广播中,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欣喜异常,一方面致函周恩来总理,宣布"承认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一方面,他毅然作出决定,立即动身赴中国,到北京向毛泽东请求支援。当他赶到北京时,毛泽东恰巧刚刚离开北京,赴苏联莫斯科访问去了。胡志明在与刘少奇短暂会晤后,又马不停蹄,于1950年2月3日赶到莫斯科,去会见毛泽东,请求支持。毛泽东听完情况后,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复:"援助越南兄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已经商量定了,准备派出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作战,军援如数满  相似文献   

7.
1946年12月20日,越南人民在胡志明的号召下奋起抗击法国殖民主义者。战争初期,由于敌对双方力量悬殊,越军被迫撤出城市,以越北山区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争。1947年10月,法军进攻越北解放区,企图消灭越军主力,摧毁其首脑机关,未能得逞。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1949年10月,中国革命的胜利为越南抗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条件。1950年1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北京对胡志明表示,要尽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斗争,并建议胡去苏联,向斯大林介绍情况。胡志明在会见斯大林时向其提出援助越南的请求,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答复。回国途中,胡志明再次访问中国,请求提供援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无条件地接受了这一要求。经双方商定,首先发动边界战役,打通边界交通。 1950年4月,越共中央向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干部,到越南总军  相似文献   

8.
1950年秋天,越南人民军进行了抗法战争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攻坚战、运动战与歼灭战,消灭法国侵略军8000多人,收复5个市、13个县城,解放了75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这就是扭转越南抗法战争全局的著名的边界战役。中共中央代表陈赓,直接帮助越南组织了这一战役,是战役的实际指挥者。一、边界战役的设想 1950年1月底,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以下简称越共)主席胡志明秘密访华,请求中国援助越南抗法战争。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觅待恢复,财政十分困难,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决定,答应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海疆与西北陆疆发生边患,清政府内部以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海防、塞防两种国防观发生冲撞与磨合,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实质上是天下藩属与民族国家二元治理体制的冲撞与协调,也是国际秩序之争在中国的一次体现。通过这场近代国防战略的大辩论,近代战略家对政治与地理的战略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其间的政治叙事话语也有了新的演绎,反映出近代以来政治地理话语观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1875年5月3日,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并且表示“不为遥制”。至此,左宗棠争取到了收复新疆的最高指挥权,拉开了用兵新疆的序幕。 收复新疆这场战争,在战略上如何指导呢?从左宗棠历年的奏折与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筹画,到正式受命之际,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  相似文献   

11.
白纯 《军事历史》2002,(4):45-48
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门户的台湾,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列强窥伺的重要目标.清政府逐渐加强了对台湾防务的整顿,特别是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袁保恒、沈葆桢、丁日昌、左宗棠、刘铭传等官员纷纷上奏光绪帝,就如何加强台湾防务和开发治理台湾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台湾作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前一直隶属于福建省.此时,这些官员们上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关于应不应该将台湾建为一个行省.历经14年的反复讨论与逐步实践,台湾最终于1888年完成建省.本文拟对这段史实作一考证,并祈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国民党政府奉盟军统帅部之命,派第1方面军司令卢汉率20万人的大军开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几乎同时,在英国的支持下,法国军队重返南越,企图趁机恢复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于是,在抗战胜利的钟声刚敲响时,中法在越南又展开了一场明枪暗箭的较量。  相似文献   

13.
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5~1878年(清光绪元年~四年),清王朝钦差大臣左宗棠统率清军收复新疆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特色、闪烁光彩的篇章。左宗棠依靠其高超的军事斗争谋略,不仅收复了失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创造了劳师远征、出奇制胜的军事斗争范例。左宗棠进军新疆最精采处,则在于对后勤保障的谋划与运筹。探讨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对于当今加强边防建设,搞好平时后勤建设和战时保障,特别是搞好应付边境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1940年前后,数十万日军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日本军部认为,欧美通过英国和法国控制的远东殖民地向中国提供军援,是中国能够继续抵抗的主要原因。为此,日军策划了夺取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主要是今天的越南)的入侵行动,而这一过程注定是充满血腥和杀戮的。  相似文献   

15.
晚清著名人物左宗棠(1812--1885),曾伙同曾国藩、李鸿章等血腥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有着历史的污迹。但是,当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尖锐并成为主要矛盾时,他能够把对封建君主的忠诚扩展为对民族、国家的忠诚,坚决主张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值得称道的。他排除种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指挥清军完成了收复新疆的壮举,粉碎了英、俄肢解中国领土的阴谋。他继承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倡导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对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  相似文献   

16.
中法战争对台湾防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3年,法国侵略军挑起中法战争,战场集中在越南与中国滇桂边境、闽浙及台湾地区。1884年,“六月,法舰犯基隆,复犯沪尾,均击退之。八月,法军据基隆,铭传退驻台北,法军遂封禁沿海”《台湾通史》,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这是继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台湾又一次遭受侵略的重大事件。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地位又一次凸现,清政府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举措。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法战争对清政府台湾防务的影响。一、“御外侮”为主的台湾防务观的完全形成清代的台湾防务观,随着清政府对台湾战略地…  相似文献   

17.
<正>越南抗法战争,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是越南在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为谋求独立与法国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12月—1947年12月)、战略相持阶段(1948年1月—1950年12月)和战略反攻阶段(1950年12月—1954年5月)。1950年边界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转入主动进攻的新阶段,经过1951年12月至1952年2月的和平战役,越南人民军基本控制了越北地区及和平省,但越南西北地区仍被法军占领。  相似文献   

18.
孙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被中西学者普遍低估了。由于他的著述被视为具体的军事书籍,所以人们对书中提出的方法论及阐述的哲学概念未能给予充分注意。 孙子著作的真正重要意义在两个方面: 一、可以说它是中国的第一部科学著作,主张对事物的合理分析为认识的基础,归纳推  相似文献   

19.
徐焰  少将 《国防》2013,(7):75-77
进入1940年夏季,中国抗日战争仍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法西斯德国横扫西欧,法国沦陷,英国因自顾不暇急于在远东对日妥协,不愿支持中国抗战。日本利用这一有利国际形势,派兵进入越南,并同国民党当局在香港进行秘密谈判,条件是重庆当局承认伪"满洲国"、与南京汪精卫政府合作,从而换取日本从关内基本撤军(却仍要保留几个沿海要点)。中国进行的艰苦抗战,这时确实面临着中途而废的危险。当然,随后国际形势很快发生变化,美国因在太  相似文献   

20.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周京南1946年3月,中国人民正沉浸在抗战胜利后的喜悦中,但越南北方的重要港口海防,仍笼罩着战争的阴影。3月6日,终于爆发了震惊东南亚的中法海防之战。中国国民党政府与法国的殖民者的矛盾由来已久。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大量战略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