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溯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兵团的科技发展史。半个世纪以来,兵团人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迈气概,铸剑为犁,化腐朽为神奇,在祖国西北边陲默默耕耘,在"三山两盆"间负重前行,把千里戈壁改造成了万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强调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兵团广大共产党员对这“一荣一耻”体会最为深切,因为兵团人所担负的“屯垦戍边”使命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爱国主义,兵团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祖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没有比热爱祖国更伟大更荣耀的事了,爱不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祖国西部的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兵团人半个世纪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活动,提升了兵团屯垦戍边的综合实力,其中凸现的具有鲜明屯垦特色的兵团文化,成为兵团事业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年初,本刊推出王运华同志撰写的《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文化戍边》,系统阐述了兵团"文化戍边"的内容、特点、意义、作用以及加快推进"文化戍边"工程建设等问题。文章刊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响。本刊日前举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兵团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畅所欲言,其真知灼见,触及兵团文化许多深层面的问题,而由文化建设所引发的话题,似乎已超越文化层面,关系兵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关系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继承,关系兵团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干净整洁,一排排白墙红瓦的职工住宅坐落有序。在这里,以弘扬爱国主义和兵团精神、突出屯垦戍边特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团史陈列馆、"屯垦人旧居",每年吸引着数万人前来接受教育和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和兵团精神教育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兵团有关部门联合承办组织评选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活动。150名新中国屯垦戍边感动兵团人物候选人中,既有中共党员,又有普通群众,他们的故事无不令人为之感动、震撼!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6,(6):25-26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强调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兵团广大共产党员对这“一荣一耻”体会最为深切,因为兵团人所担负的“屯垦戍边”使命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爱国主义,兵团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祖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没有比热爱祖国更伟大更荣耀的事了,爱不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每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和最根本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编与读     
正具有珍藏价值的资料一〇三团读者肖永革一口气读完《当代兵团》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出版的专刊《屯垦戍边一甲子》,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屯垦戍边一甲子》全方位展示了6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发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在祖国边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创造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可咏可颂的改造荒漠的奇迹,为新疆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不知从何时起,阅读《当代兵团》成了我不变的守候。我喜欢读"屯垦史话"、"兵团档案"栏目,一篇篇真实纪录兵团这一支不穿军装、永不退役的屯垦大军的文章让我感动,也引我深思。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兵团人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原中默默付出、屯垦戍边,铸就了可贵的"兵团精神",激励着我要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现有的工作和生活,踏实做事、真  相似文献   

9.
正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人走过了辉煌的一甲子,又迎来了再创辉煌的新甲子金秋十月,五彩缤纷的绿洲大地迎来了兵团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翻开西域2000多年屯垦的历史,最为耀眼辉煌的是兵团屯垦戍边的60年。兵团的屯垦戍边走出了历史上屯垦"一代而终"的藩篱,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兵团的屯垦戍边是化剑为犁、和平发展的典范。屯垦戍边使命赋予兵团人既屯垦又戍边的双重角色。1954年10月,17.5万名军人集体转业,投入到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批又一批的山东女性,从渤海之滨来到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她们告别家乡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新疆的屯垦戍边大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辆又一辆满载着山东女兵的汽车,过玉门、出阳关,使得已经沉寂了几个世纪的丝绸古道上,又迎来了滚滚尘烟、朗朗笑声。她们的到来,不仅  相似文献   

11.
兵团屯垦戍边50多年的历史是兵团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履行的屯垦戍边史,是一部西部开发史,是一部国际屯垦典范史。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环境,国家对兵团屯垦戍边赋予了新的使命,对兵团屯垦戍边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杂志于1999年第一期刊发的王运华同志撰写的文章《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今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是兵团宣传媒体独具慧眼推出的力作,也是兵团理论战线取得的新成就,可庆可贺。王运华同志的这篇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辨证地认识兵团的使命与职责,通篇贯穿着对屯垦戍边事业的深邃思考,使我们深受启发。一是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屯垦戍边是一个历史的课题,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新疆的重要讲话的深刻思想以及对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指导意义,深入思考了兵团如何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快兵团的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实力。二是提出了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是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农十师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立足当地实际,使教育活动深入而广泛。不久前,该师一八一团中学、一八二团中学、一八三团中学、一八四团中学、一八六团中学、一八八团中学专门组织师生来到被称为“西北边境第一团”的一八五团,在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北边境第一连”接受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回望历史,多少年轻人将青春奉献给屯垦戍边这项伟大的事业曾几何时,数十万祖国各地有志青年齐聚兵团,投身开发建设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大潮中。他们创办了新疆最早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引领了新疆先进农业生产方式,推进了新疆多元文化交融,创造了兵团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曾几何时,由于种种原因,兵团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停滞,人才外流。不少人发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后继乏人的悲凉感叹。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让兵团屯垦戍边事业薪火相传?兵团党委以战略眼光作出决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走出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发展之路,让兵团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厚重历史,根植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是兵团几代人用真情和热血树立的不朽旗帜,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人为之献身的屯垦戍边千秋伟业的主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兵团有5个师的60个团场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就像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熠熠生辉。崛起在戈壁荒原上的军垦新城——奎屯和北屯早已为世人所瞩目;诞生在可克达拉的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更是唱遍全国,走向世界,使人们对伊犁垦区有着挥之不去的向往。兵团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历史的部队。半个世纪以来,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伊犁垦区的兵团人,既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生产队,充分发挥了"四个力量"的作用,以"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执著精神,在伊犁地区建成了独具一格的经济带,为伊犁的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7.
兵团,新疆社会生活中一个特殊社会组织,它亦兵亦农、亦兵亦工、亦兵亦牧,集工农商学兵为一体,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工交建商服全面发展,在新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和国家在新疆这个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置兵团,是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秦人急农兼天下,孝武屯田定西域"的寓兵于农、亦农亦兵的屯垦思想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屯垦戍边是它的历史任务,兵团作为一种中央帮助地方、汉族帮助少数民族的形式,具有极其深远的政治意义。我以为,这种意义是通过兵团发挥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职能作用得以体现的。不过,不同时代,对兵团工作的职能  相似文献   

18.
鲜活的教材     
正《当代兵团》是一部活的教材,使我了解到兵团的过去和现在,感知兵团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进步,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获得巨大的精神财富。我最喜欢"老兵列传"栏目,她让我了解到老一辈军垦人创业的艰辛以及他们为屯垦戍边所作的牺牲。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和繁荣,他们在艰苦险恶的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和兵团精神教育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兵团有关部门联合承办组织评选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活动。在各师、院校、兵团有关行业、部门和职工  相似文献   

20.
兵团精神是兵团创业者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实践中,兵团儿女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凝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兵团精神是推动兵团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兵团人永久珍惜、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在推进农十四师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将兵团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