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为悦己者容”,我也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是她使我越来越美丽,在我走过的生命历程中,无论前方有任何艰难险阻,她总是激励着我,陪伴着我,从她那里我读懂了一种精神。她就是《红岩》。《红岩》,让我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革命气节,“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江姐、成岗、许云峰他们是我儿  相似文献   

2.
我曾读过《红岩》小说,曾看过《红岩》电影,曾读过其它描写革命英烈的文章。不曾想到,随同学生、青年、战士和民兵的人流身临渣滓洞、白公馆参观,心灵上竟受到如此强烈的一击——  相似文献   

3.
很早的时候我就读过《红岩》,故事中革命志士们的英勇顽强、从容就义的高大形象早就根植于心。这次再读《忠诚与背叛》,更加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忠诚与背叛》真实描述了重庆解放前夕,被关  相似文献   

4.
小说《红岩》在20世纪60年代面世后,迅速引起轰动,此后一版再版,被誉为是“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红岩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5.
说到华蓥山,看过小说《红岩》的人们都熟悉这是当年“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浴血奋战过的地方。如今,华蓥市人武部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带领广大民兵艰苦创业,治穷致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民新曲。  相似文献   

6.
《国防》2002,(10):32-32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 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江泽民《1995年在全国政协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肖辉 《政工学刊》2009,(8):41-42
好文章正财义早是改出来的,这话并不为过。杨朔的《雪浪花》只有2000多字,却有200多处改动,一字未改的只有15句。《红岩》重写三次,大改两次,苦战三年写下300万字,最后仅选定40万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经历了九易其稿的艰苦历程,才形成在全国影响巨大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8.
马亚西(以下简称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采访您,您能不能首先把您这些年来研究信息战的情况介绍一下。沈伟光(以下简称沈):我个人这15年对信息战研究最大的贡献,一个是提出这个名词、这个概念。我的《信息战》一书1990年3月出版,当时人家不承认、不理解,很多人都不敢想象。第二个就是宜传、教育、推广。1995年写了两篇文章,一个是《信息战对军事领域的十大影响》,这篇文章《新华文摘》转载了;另一个是为《解放军报》写了《当代军事革命的重心——信息战》,反响很大,有很多来信。后来我又写了一些文章。  相似文献   

9.
黄允升在《〈遵义会议纪实〉若干史实辨正》一文中指出:《遵义会议纪实》(以下简称《纪实》) 在《文汇报》、《光明日报》刊载后,产生了相当影响。这是一篇不错的纪实文学,但其中有些情节严重失实:(1)书中写道:毛泽东在会上反驳凯丰时说:“《孙子兵法》我确实认真研究过”。事实上,毛泽东本人曾多次说过当时他还没有读过《孙子兵法》。(2)《纪实》中说:苏区中央局在讨论1932年6月21日《中央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与我们的任务的决议》时,“引起  相似文献   

10.
重庆警备区围绕“弘扬红岩精神、塑造红岩形象、争做红岩传人”这一教育主题,大力开展学习和实践“红岩精神”活动,不断增强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爱党、爱国、爱军热情。 今年5月23日,江主席在视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江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大力弘扬“爱国奉献、自信自尊、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红岩精神。重庆忠县人武部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从“三个结合”入手深入扎实开展红岩精神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全体干部职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激发了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红岩精神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人武部的全面建设。 一、结合学习罗光斌事迹开展红岩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我校学术活动的开展,从总体上反映我校近几年来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现状,总结我校在各科学领域内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根据我校各专业所覆盖的学科,利用国际上著名的八大检索系统,即英国编辑出版的《科学文摘》(SA)、美国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化学文摘》(CA)、《国际宇航文摘》(IAA)、《工程索引》(Ei)、《数学评论》(MR)及美国和英国联合编辑出版的《金属文摘》(MA),对我校1986-1991年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市红岩村和歌乐山,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前仆后继用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主席在视察重庆期间指出: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重庆警备区广泛开展弘扬“红岩精神”教育、引导官兵自觉实践红岩精神活动,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7):5
增长见识的"好老师" 十三师读者赵宝山我第一次接触《当代兵团》(当时还是《兵团建设》)是3年前的事。那时,我刚刚到十三师新闻中心工作。上班第一天,我看到办公室放着几本《当代兵团》杂志,就随手翻阅,当时我就被杂志中精彩的报道吸引。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养成了阅读《当代兵团》的习惯。每当有新的一期《当代兵团》杂志到来,我总是第一个抢着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新闻稿件的写法。当我外出采访完,面对采访  相似文献   

15.
主任委员:迟宝山副主任委员:徐滨士(院士)臧克茂(院士)姬建民张兆垠刘德刚李胜利特邀院士编委:(按姓氏音序排列)高金吉关桥李济生刘尚合沈志云王哲荣钟群鹏庄逢辰委员:(按姓氏音序排列)毕小平常天庆陈树望陈岩程耀辉丛华郭金茂郭齐胜何明利何新华贾希胜蒋晓瑜蒋亚民焦冰李彤罗建华马晓军牛燕平乔军单志伟邵毅宋春雳谭俊王红岩王凯王青海王铁宁吴光臣徐达许津武许世蒙杨宏伟杨建华杨万利游光荣余高达袁文先张炳岩张兵志张进秋张瑞清张伟张炜张玉申朱胜《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第七届编委会委员名单  相似文献   

16.
我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很早前就熟悉《当代兵团》(原《兵团建设》)。从事宣传工作后,翻阅《当代兵团》就更加频繁了。今年杂志新开了"最美兵团人"栏目,以展示兵团各条战线上的模范人物们的先进事迹为主,张利莉、石书江、仇立春等模范人物一个一个地走进我的视线之中,激励着我努力工作、继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中国军事文学巨著,更是一首谱写生命的诗篇与吟咏革命的赞歌。如此孔武有力,仿若洪钟大吕,开掘着共产主义精神力量,撼动着华夏儿女的心弦,隔绝了生死卑亢,凸显出民族脊梁,矗立起一座座顶天立地的丰碑!这便是恢宏磅礴!这便是铁血倾情!这便是豪气干云!这便是《红岩》。格之突出,在于笔墨着力顿挫开阖。本书以事  相似文献   

18.
“孙吴”的名字首见于《史记》一书,那时离“孙吴”生活的时代已有约四百年的时间。我仔细研究了《史记》以前各种资料中“孙吴”(指孙和吴)一词的含义,认为它指的是孙膑和吴起。我认真研究了“孙子”(即“孙大师”)一词出现的地方,得出结论:按照军事论文的传统,这个称呼指的是孙膑。我仔细阅读过银雀山出土竹简、史记、上孙家寨出土竹简有关孙武的记述,认为里面都是些说教性的故事,对研究历史用处不大。关于孙武预  相似文献   

19.
连线蔡国庆     
正空降兵某司训大队陈建明(上尉):你特招入伍的事在当时还是一个大新闻,你是在事业的高峰期选择入伍的吗?蔡国庆:我是1993年8月1日入伍的,应该说这件事在当时轰动全国,《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都报道了我入伍的消息。20世纪90年代初,的确是我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期。从1991年到1995年,我连续5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独唱,《去远方》《北京的桥》《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我心中的故事》首首都非常流行。那时电视频道也少,中央电视台有3个频  相似文献   

20.
不知不觉中,《环球军事》已经走过了 5个春秋,由一个初出的嫩茅长到今天枝干分明。而我也由一名中学生成长为一名大学生。在这期间,《环球军事》始终是我的良师益友。记得第一次接触《环球军事》,是在我高中一年级。对于一个军事迷(我可以说是铁杆军事迷),它独特的视角、新颖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