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总理说多难兴邦,灾难不仅能凝聚人心、洗涤心灵,更是一种经历、一种启示、一笔财富,使大家能从容面对以后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2.
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民族遭此突如其来的劫难;而抗震救灾的有力有序有效的进行,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添了一笔新的财富。以悠久、灿烂文明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每一次灾难过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洗礼,中华民族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应了多难兴邦的箴言。正是汶川特大地震,让中国人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了伟大的彰显。  相似文献   

3.
多难兴邦     
实践证明,一个坚强的民族多次遭受灾难,面临严酷的考验,反而会激起人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意志,使国家强盛起来,此之谓"多难兴邦"。在我们的历史上,凡是值得纪念的大写的胜利,都不是轻松的拾遗补缺,皆须经历磨难,经历惊心动魄。中华民族就是在不屈不挠的思想熏陶中,培育出独特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曾面对百载不遇的滔滔洪水、频繁的地震灾害,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近几个月来,在和"非典"的生死搏斗中,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等英雄以身殉职的壮举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赋予了时代的内容,我们的民族精神又一次闪现了夺目的光彩。面临"多难",沉着应对,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51度,东经105.4度。中国,汶川。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这一地使无限心力为之凝聚。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相似文献   

5.
一次灾难,便是一次洗礼;一次灾难,便是一次检验。在云南鲁甸遭受百年强震之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实施救援。本刊作者在抗震一线,通过自己的体验与观察,为本刊撰写了独家稿件。他以一名军事记者的视角,对此次抗震救灾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震惊中国,撼动世界。不可抗拒的大灾难是对每个灾区群众的考验,更是对全中国人民的考验。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这场地震,震级之高,破坏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我国30多年来罕见。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再一次让中华民族挽起众志成城的臂膀。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  相似文献   

7.
与自己量较     
阿里在自己还不是拳王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阿里回答说:“为了与自己较量,我只有一次次地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别人。”是啊。有时想想,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敌人真的不是贫穷、灾难和疾病,而恰恰是我们自己。当我们遭受挫折时,扪心自问,是不是某些消极思想占了上风?是不是某种诱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战胜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魄力,更需要一种心境。面对艰难困苦时,我们要敢于征服自己。当灾难如泥石流一样袭来时…  相似文献   

8.
一个巨大的历史灾难,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发生于21世纪初的世界金融危机,暴露了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家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利用资本这个强大的武器,剥削各国人民,这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当今世界,我们要在灾难中学习,在灾难中奋起,从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志宏图。  相似文献   

9.
马锋 《中国军转民》2008,(10):38-40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灾难是试金石。抗御灾难,对我们是考验,也是锻炼。  相似文献   

10.
昨天,天还是那么蓝,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起笑逐颜开。追逐着梦想,畅想着未来,期待着新一天的到来。可谁承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那一刻,我们感到了无助与恐慌,那一刻,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和无价。  相似文献   

11.
核武器诞生以来,地球变成了一座尚示喷发的核火山,人类曾9次面临核战威胁。如果一旦核战爆发,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核冬天”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不想成为罪犯的阶下囚王德华,曹继明当我们第一次在看守所里提审他时,简直不敢相信,连走路都轻手轻脚的他,竟是一手制造了重大交通“灾难”的罪犯。我们更不敢相信,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罪犯,却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关注,甚至同情。在审讯室里,他甚至不...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甲午海战100周年。正如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所说:“没有哪一次的巨大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100年前的甲午海战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历史灾难,但也正是这样一场战争,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检讨甲午海战的历史教训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中华民族尽管比100年前强大得多了,但仍没有强大到别国不敢任意欺凌的程度。时至今日,世界上有些大国仍不  相似文献   

14.
《当代海军》2004,(2):3
“园”,是我们人类又一次精诚团结、携手并肩,与突袭而来的恶魔——SARS不屈不挠,英勇战斗,最终取得圆满胜利的“圆”。这让我们人类再次感慨万端,一切有碍于人类生存、和平、幸福、发展的灾难、祸害、毒  相似文献   

15.
杨剑 《政工学刊》2008,(6):63-63
这几天我的心情很沉痛,眼泪一次次地流下,被震撼、被感动。 汶川大地震后,每天我都在密切地关注电视新闻,看到遇难者人数不断地增加,我的心无比疼痛。作为一名军人,不应该轻易掉泪,可此刻我却无法忍住。在灾难瞬间吞噬万千生命的时候,在一个个与死神抗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救人故事发生后,我的心脆弱了。  相似文献   

16.
去年发生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是一面镜子,抗灾救灾的实践,对我们的国防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协同配合能力、紧急支援能力都是一次直接的检验,给交通战备建设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08,(6):45-45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突袭我国川西大地,汶川大地震考验我们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检验着我国政府的应急能力以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如此大的自然灾难面前,中华民族让世界侧目,中国政府也让世界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我们能有如此迅速、高效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王乐 《环球军事》2009,(18):48-49
布什政府任内,美国官方一直否认气候变化会为人类安全带来威胁,而奥巴马上台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态度。这一转变颇像2004年上映的由好莱坞著名灾难片导演艾默里奇执导的影片《后天》中的情节:美国副总统在自己国家经历了灾难之后坦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失误。在现实中,美国等西方国家虽没有遭受像电影中那样的气候灾难,但对灾难的预期正变得愈发现实。  相似文献   

19.
一场灾难正震撼着中国,房屋变为废墟,数万生命瞬间陨落。就在整个华夏神州为之啼血的时候,灾区的人民却用坚韧与顽强,甚至用生命绽放出了最美丽的人性光辉,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注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无言。  相似文献   

20.
生命之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串平常的数字,这个时间长河里微小的一瞬。因了一场灾难,成了我们必须永远记住的时刻。那一瞬间,我刚从午睡的梦中醒来,爱人正把一杯热茶递向我,忽然的头昏目眩,我莫名其妙地扑倒在床上,杯了碎裂.床在摇晃——地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