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裁军的成本包括转轨成本、机会成本,实现裁军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途径是裁军时机选择、成本分担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有国必有防,无防国不立。因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与战争相伴随,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发生战争就达一万五千多次,没有战争的硝烟仅有329年。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没有战争的时光仅有26天。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是整个历史的总趋势,但缓和与争夺并存,对话与对抗并用,裁军与扩张交替,构成了当今国际社会之生存与发展、纷争与共处、兵戎相见与无硝烟较量的多彩画面。人类远非进入化剑为犁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政策发布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发表了《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介绍中国的国防政策和近两年国防建设情况,再次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白皮书全文约3万字,分为前言、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武装力量、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国际安全合作、军备控制与裁军等部分,是中国政府自1995年发表《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以来,第4次发表有关国防的白皮书。  相似文献   

4.
军备与和平力量搏弈的发展趋势,通过国防负担率表示。近年来,这一比例呈下降趋势。本文在研究美国与前苏联扩军与裁军历史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军费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今后军事支出的削减程度及由裁军产生的和平时空如何被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战争既是人类在军事领域内的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为了取得一定的军事效用,获得一定的物质军事力量,人们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形成战争成本。战争成本思想是军事经济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先秦时,《管子》、商鞅等已提出了中国最早的军事成本思想。汉代后,尤其是唐、宋时,也有较多的人关注战争成本,并涉及到精简冗兵、调整兵员结构和加强后勤财务管理等较具体的问题。并以此展开了对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裁军与国防资源配置研究》一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军事学“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近日喜获全军“九五”后勤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该课题是由博士生导师朱庆林教授、博士生孟仁忠副教授任主编,硕士生导师李安翔教授、瞿建波同志任副主编,联合长期从事国防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位学者,经历近三年时间,在完成裁军背景分析、裁军与国防费分析、裁军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影响与对策、裁军与军队质量建设、裁军与国防动员机制等五个专题论证报告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美国军事经济的调整及其对军备与裁军的影响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骆忍石关键词美国军事经济调整军备与裁军美国军工生产冷战结束,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军备裁减。全球军费总额由80年代高峰时的一万余亿美元降至目前的约8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9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为全面准确理解白皮书的相关内容,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研究员滕建群。记者:滕研究员,中国发表的《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在国际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你能否先介绍一下出台这份白皮书的背景。滕建群: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联合国成立60周年,此刻发表这样一份白皮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告诉人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国际社会应该倍加珍惜。军备控制与裁军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着核裁军进行了数  相似文献   

9.
瑞典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成立于1966年,是一家独立的国际性研究机构,主要研究和平与冲突问题。从1969年开始.它每年对外发布年鉴,就前一年全球的重大武装冲突、多边和平行动、各国军费支出、军火生产与销售、核武器与生化武器状况及其控制、常规武器控制等问题做出评估。《SIPRI年鉴2009: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是其第40版,于2009年6月发布。  相似文献   

10.
图书推介     
《国防经济学系列丛书》之《战争与和平经济理论》〔法〕范妮·库仑著陈波阎梁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国防经济学都不是脱离一般社会思想的独立体系,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一直是主流经济思想的重要方面,然而,这方面的思想却似乎一直被淹没在经济学的大海中。可喜的是,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青年国防  相似文献   

11.
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有着几乎相同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经历。战胜国对德国这两次军备控制与裁军是在不同背景、相同思路下进行的,尽管采取的措施基本相同,但结局却迥异。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如对战败国必须实施坚定、严格的军备控制措施,但仅有军控措施既无法解决军控问题,也无法带给国际社会以和平与稳定;战败国的思想改造与自我反思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彻底战胜对手,密切国际合作;适度照顾战败国的合理安全需要与民族感情;追究战争责任,惩处战争罪犯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裁军与国防资源配置研究》是朱庆林教授主责的199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我国国防经济学科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之一。关于裁军的著作已经出版了许多,但将裁军与国防资源配置结  相似文献   

13.
刘森山 《国防》2001,(3):39-40
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在国外开办跨国公司、合资企业、金融机构和网络经济的增多而出现的新名词。它作为国家之间在资源、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有效途径,既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促进人类向生产的深  相似文献   

14.
一国的军事及军事经济发展离不开八大军事需求:战争需求、扩军需求、演习需求、训练需求、淘汰需求、裁军需求、出口需求和外事需求。一国的军事和军事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军事需求,而这又有必要根据本国自身的特点来“创造”或扩大不同形式的军事需求。不论是“外需”还是“内需”,只要能扩大总的军事需求,那么就必然会拉动军事和军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裁军是指国家对军事力量或军事准备进行裁减的活动。它不是一项单纯的军事行为,而是受多种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制约的社会现象。适当裁军可以优化军队结构,提高军队有机构成,完善军队编制体制,促进国防高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动员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2003年9月1日在国防科技大学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宣布:“面对新形势,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再裁减军队员额20万。这个重大决定,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对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军经过近20年的一系列调整改革,从数量到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100万和50万人的大裁军,由原来420万人降到250万。目前,全军正以改革精神响应军委裁军20万的号召,进一步压缩规模、调整体制编制、优化内部结构、理顺关系,探索中国式的精兵之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外军在体制编制改革上是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军事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大国的军事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军事支出与军事生产先降后升,军事工业企业的集团化和军事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日益加强,军事经济与民用经济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美国成了世界军事经济领域独一无二的霸主。大国军事经济领域的变化不仅会引起新的军备竞赛,影响世界裁军的步伐,而且会加剧地区乃至世界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18.
楼海强 《国防科技》2000,21(2):34-39
人类史表明,战争总比和平成熟得早。在私有制和阶级没有彻底消亡之前,和平只不过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隙”。尽管如此,善良的人们依然热切地期盼着和平,并积极付诸行动去争取和平,维护和平。 正如战争的爆发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背景一样,和平这种矛盾冲突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生存方式也不是“呼之即来”的,而必然有着某种超越人们主观意愿的客观的内在机理。……不同类型的机理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和平样式”,即和平存在方式。人类社会在经过数千年的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历史过程之后,如今,和平存在方式已经成为一个一世…  相似文献   

19.
战争经济成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开支是战时公共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战争的耗损大幅上升,使得战争经济成本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从战争经济成本的界定、战争经济成本构成及其主要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国防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的方针。要辩证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处在一种相互促进、共生共长的融洽状态。面对机遇与挑战,为完成和平、发展、统一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足以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国防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协调状态下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