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受灾群众避难场所、灾区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以及过渡安置活动板房建设中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春节前夕,甘肃省民乐县地震灾区4000余顶灾民临时居住的帐篷门前纷纷贴出歌颂党和政府、感谢解放军和民兵的大红对联,与周围的皑皑白雪相映成辉。县人武部政委李善全告诉记者:这是全县2万多户受灾群众迎新年庆新春的独特方式和诚挚心声。 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乐县发生6.1级地震,4个乡97个村受灾严重,大量房屋倒塌或裂缝。地震发生后,民  相似文献   

3.
6月29日和8月12日,重庆市梁平县相继遭受两次特大暴雨,境内多处山体滑坡,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灾情就是命令。县人武部迅速组织2万多名民兵,投入抢险救灾的各个战场。 城北乡十月村受灾后,民兵连指导员刘国斌、连长高中权组织全村近100名民兵和群众,对房屋摇摇欲坠的13  相似文献   

4.
5月18至6月1日,四川广汉市人武部奉命组织民兵到地震重灾区什邡市蓥华镇和绵竹市区,为5万多名受灾群众提供热食保障,得到了各级首长的肯定和灾区群众的好评。好男儿踊跃支前当得知赴什邡、绵竹为受灾群众提供热食的消息后,许多民兵来不及抢修家里垮塌的房屋,顾不上抢收地里成熟的庄稼,踊跃报名到重灾区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中有西高镇  相似文献   

5.
情暖唐家山     
肖云  胡立 《中国民兵》2010,(1):18-19
近日,为了让因地震而失去房屋,宅基地和耕地的唐家山堰塞湖库区受灾群众过上一个温暖的新年,四川省绵阳军分区组织驻绵部队向灾区捐赠了2万多件过冬衣被,  相似文献   

6.
《军事史林》2021,(7):47-4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危急时刻,14.6万名人民子弟兵紧急奔赴灾区,冒死挺进震中,争分夺秒从废墟中拯救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为受灾群众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谱写了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感人篇章.这些是抗震救灾时期,人民解放军写下的请战书和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7.
4月22日17时11分,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交界处(北纬42.9°、东经122.4°)发生里氏5.3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受损严重,近2万名群众受灾。地震发生后,通辽军分区迅速集结1000余名民兵待命救援,出动科左后旗民兵700人次转移安抚群众,清点核实灾情,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帮助群众灾后重建,以实际行动践行宗旨,彰显大爱。22日下午,随着一阵剧烈的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都江堰、彭州灾区,一队队身着迷彩服、臂戴红袖章的民兵巡逻执勤队伍,穿梭在灾区各街道、乡村、受灾群众安置点,维护治安,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看管灾后重建物资。这些巡逻民兵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民兵“110”。  相似文献   

9.
1月中旬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200多个县(市、区)3500多万人受灾,特别是贵州省遭受了50年来最为严重的雪凝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军区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重要指示,迅速对救灾工作作出部署,要求部队像打仗一样抓好抗灾救灾。军区救灾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以灾区为战场,一声令下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一起在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战斗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再次展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忠诚本色。截止2月26日,军区部队共出动官兵8.6万余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74万余人次,车辆1.5万余台次,直升机38架次,调拨救灾物资2064万余元,为灾区捐款1092万余元,捐赠救灾物资价值178.9万余元。目前,灾后重建工作正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0.
情系玉树     
《东北后备军》2010,(5):25-25
青海玉树大地震牵动了沈阳军区所属民兵预备役部队广大官兵的心,他们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向灾区捐款捐物,为受灾群众献上一片爱心。  相似文献   

11.
巡逻队——爱的守护者 守护着灾区,守护着百姓,守护着那里的一切。他们是爱的守护者。 在灾区的大街小巷,在灾民临时安置点,他们昼夜巡逻,身影随处可见;救灾物资分发点,因为有他们的引导,受灾群众排起长队,秩序井然;因为有他们及时发放灾情通报,群众情绪稳定……  相似文献   

12.
1月15日凌晨,滇西重镇楚雄彝族自治州9县(市)遭受5.9级、6.5级强烈地震,受灾群众70多万人,毁坏房屋74.7万余间。 地震发生后,楚雄军分区短时间、大范围快速组织6万多民兵预备役部队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共救护受灾群众6.3万多人,搭建防震棚4900多间,抢救和运送各种物资6000余吨、大牲畜3万多头,守护中、小型水库和重点仓库77人,为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云南省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从搜救生命转入到灾后重建,“心理重建”工作也陆续展开了,广大心理专家和志愿者深入灾区对灾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建”与“生命救援”一样重要。在“心理重建”的过程中,不仅应加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而且还应重视救灾一线官兵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2008年,最让人忘不了的"坏消息"就是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在过去的大半年重建工作中.灾区群众处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处处感受到了对口援建省市的手足情深,处处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热爱人民的忠诚之心。时值2009年新年到来之际,编辑部应广大读者要求约请本刊绵阳军分区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发来了一组灾区见闻,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了灾区群众的现状,更了解到了身处灾区的人武系统采取多种措施,连续奋战,帮助受灾群众修路建房,过好冬、过好年。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用实际行动开展了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特别是到了严冬季节,灾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前不久,在胡锦涛主席亲自倡导下,全军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同灾区群众、困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是人民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广大官兵的光荣传统。当人民群众受灾时,他们冲在前,战斗在第一线;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他们及时伸出自己的温暖之手。临近年终岁尾,人武系统许多单位以各种形式走访困难群众,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为此,我们编发这组稿件,反映部分单位"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情况,希望人武系统各单位通过扎实细致的帮困工作,让困难群众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和和谐社会中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特别是到了严冬季节,灾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前不久,在胡锦涛主席亲自倡导下,全军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同灾区群众、困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是人民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广大官兵的光荣传统。当人民群众受灾时,他们冲在前,战斗在第一线;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他们及时伸出自己的温暖之手。临近年终岁尾,人武系统许多单位以各种形式走访困难群众,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为此,我们编发这组稿件,反映部分单位"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情况,希望人武系统各单位通过扎实细致的帮困工作,让困难群众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和和谐社会中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7.
慰问电     
《兵团建设》2013,(9):7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惊悉4月20日8时02分,贵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灾区人民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此,兵团党委、兵团谨代表全兵团260万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灾区群众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特别是到了严冬季节,灾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前不久,在胡锦涛主席亲自倡导下,全军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同灾区群众、困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是人民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广大官兵的光荣传统。当人民群众受灾时,他们冲在前,战斗在第一线;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他们及时伸出自己的温暖之手。临近年终岁尾,人武系统许多单位以各种形式走访困难群众,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为此,我们编发这组稿件,反映部分单位"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情况,希望人武系统各单位通过扎实细致的帮困工作,让困难群众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和和谐社会中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特别是到了严冬季节,灾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前不久,在胡锦涛主席亲自倡导下,全军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同灾区群众、困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是人民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广大官兵的光荣传统。当人民群众受灾时,他们冲在前,战斗在第一线;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他们及时伸出自己的温暖之手。临近年终岁尾,人武系统许多单位以各种形式走访困难群众,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为此,我们编发这组稿件,反映部分单位“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情况,希望人武系统各单位通过扎实细致的帮困工作,让困难群众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和和谐社会中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3月26日凌晨,山西省大同地域发生5.8级地震,受灾范围达50个乡、470个村。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峻威胁的紧急关头,灾区广大民兵、预备役官兵不顾零下10℃的严寒,紧急投入抢险救灾。他们及时组织1.4万民兵、成立了54个救灾队和276个巡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