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豫夫 《环球军事》2012,(5):48-50
台湾“中央社”1月18日报道,岛内领导人马英九当天宣称,小而精、小而强、小而巧的台军,是建军备战目标。在战略思考上,不再把所有的“国防”都放在军事方面,两岸关系的改善等方面,都是隐性的“国防”与安全保障。这是马英九获得连任岛内领导人后,首次对岛内防务政策发表政见。台湾媒体分析认为,在马英九的第二任期内,将会继续拼经济、争取历史定位,而台军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进一步压缩,甚至还有舆论要求台军要忍耐。  相似文献   

2.
曹州 《宁夏科技》2001,(5):60-62
最近,台湾军方神秘的台东基地“建安计划”地下战机洞库曝光。又有消息说,台军打算把衡山地堡建成台湾版的“五角大楼”。那么,台军究竟有多少地下军事设施?台军苦心经营的这些地下军事设施又有多少神秘的地方?这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一个“谜”。  相似文献   

3.
豫夫 《环球军事》2009,(15):42-43
台湾《中国时报》近日报道称,在马英九质疑军中将官太多之后,不仅今年7月台军将官晋升人数将创下10年来最低纪录,台军内部也已拟定了一项“摘星计划”,准备配合兵力精简,顺势裁减百余名将官,把目前387名的将官员额大幅调降到200多人,让台军真正从头“瘦身”。  相似文献   

4.
信息战在台湾被称为“资讯战”。台军高层认为,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谁掌握了信息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台海地区一旦发生战端,信息战必将首先打响。同时,台湾当局认为,从目前两岸信息战能力对比看,台军无优势可言,在未来的信息战较量中,大陆更将对台构成“实质威胁”。台湾“国防部”“通资局局长”林勤经称,在2000年台军的一次电子模拟战中,代表大陆的红色一方首次战胜了代表台湾军方的蓝色阵营。鉴此,台当局对信息战十分重视,对提升台军的信息战能力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为反制所谓“点穴战”、“电子战”,台军近来已把夺取制信息权视为整军备战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台军为实现“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军事战略和“决战境外”的战略妄想,把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作为达成其战略目标的首选,而发展各型导弹则是台军的重中之重。 现役导弹万枚有余 台军目前已装备的导弹主要有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和少量地地导弹。其中大部分导弹是台湾耗费巨资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购进的。  相似文献   

6.
沈语 《环球军事》2010,(9):50-51
近期,台军似乎有些“点背”。各种各样的弊案、丑闻、糗事、惨剧层出不穷。当台军“不雅照”、“不雅视频”还在网上流传时。与台军有关的“桃色风暴”又风生水起·刚传出有台军高官涉嫌买官卖官挪用公款被抓。  相似文献   

7.
最近,台军决定在“汉光21号”演习中,首次进行“精神战力周”活动。这项被外界称为“洗脑周”的训练已停止了7年。外界普遍认为,台军此举旨在消除连宋访问大陆在台军内部掀起的大陆热。开展“精神战力周”的主要原因台军政战组织“大变脸”使然。5月10日,台“总政战局长”胡镇埔宣布,将把监察、保防部门从政战体系分离,分别改隶于“国防部”监察室和情报部门,“未来政战工作重点将置于心理作战、心理辅导、文化宣教与民事服务”等方面。台军政战部门的这次重大调整,是台军构建“反制软打击能力”的重要内容。台军政战工作在始创之时,就非常注重对官兵作战意志的政治训练。台军认为“防卫作战之胜负取决于台军及全民作战意志的强弱”,极力鼓吹“战志决胜”,并积极规划措施因应两  相似文献   

8.
李缘 《环球军事》2014,(6):42-44
岛内媒体近日报道称,台军继“精实案”“精进案”“精粹案”之后,又拟订了代号为“勇固案”的兵力结构调整方案,企图通过新一轮“国防”组织再造与兵力结构调整,致力打造一支所谓的“小而精、小而强”的现代化军队。对此,岛内媒体分析认为,台军战力将可能从此开始空洞化。  相似文献   

9.
耕海 《当代海军》2010,(1):73-76
台军耗资超过500亿打造的“博胜案”2009年年底前完成,不过这项号称可让台军“看得到就打得到”的战场管理系统,由于预算有限。只好有选择性地在部分美式武器上装配,法系和岛内自己生产的装备大多被迫排除。台军无可奈何地宣称,半套“博胜案”完成后,台军行动将“一手快、一手慢”,有点像中风。  相似文献   

10.
“先制”、“反制”作战(文中简称“两制”作战)是台军防御作战中的主要攻势行动,是“有效吓阻”、“以攻辅守”作战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台军近年的重点演训内容之一。在台军刚刚结束的“汉光21”演习中,攻势作战思想占据了主导位置,“反制”作战地位明显上升。这个动向值得重视。“两制”作战理论的演变台军“先制”、“反制”作战理论的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孕育、脱胎、形成三个阶段。孕育于“守势战略”前期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为了实现其对抗大陆、并最终走向“台独”的政治目的,台军一方面从境外、特别是美国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推出各种武器自制计划,以自行研发所谓的高性能反制武器。在其众多的武器研发计划中,“万剑计划”可说是台军一系列的“极机密计划”之一。何为“万剑计划”?“万剑计划”即是由台湾“中科院”担纲,为台军研发旨在攻  相似文献   

12.
近年台军军演除老调重弹“反封锁”、“反登陆”、“反斩首”等科目外,开始注重研究实施敌后特遗作战,并视其为“境外决战”的重点之一。台军的特遣作战是根据战略、战役或战术需要,运用正规部队或特种作战部队编成特遣部(分)队或组,秘密渗透至对方后方,执行袭击、破坏等任务,或配合正面部队作战。从近年来台军的训练和历次军事演习情况来看,其特遣作战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窃搜情报台军强调,隐蔽侦察,窃搜情报是成功实施特遣作战的先决条件。因而台军要求在作战前,充分利用夜暗和不良天候及隐蔽地形实施侦察,主要窃搜作战区域内对方情况、地形、民情和天候气象等情报。必要时,指挥  相似文献   

13.
于喜斌 《环球军事》2010,(15):52-53
近来丑闻不断的台军又出状况。据台湾媒体报道,日前,台“空军司令部”在对所属士兵检查时,竟在一名士兵的柜中发现了K他命毒品。台军中毒品泛滥的问题,已成为台军的一个“顽疾”,让台军高层头痛不已。  相似文献   

14.
军事转型是台军近年着力推动的重点,也是台军建设“质精量适”武装力量的主要措施。其目的是在有限的“国防”资源条件下,通过对军事组织、兵力结构、战略构想、武器装备、准则发展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计划性变革,创造整合一体的功效,以带动台军整体战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豫夫 《环球军事》2009,(23):52-53
数十年前,台湾海军曾因中小型战斗舰艇数量多且配备导弹而“显赫”一时。之后,为追求所谓的大型化、导弹化,台湾海军一度放弃了中小型舰艇的研发。马英九上台后,宣称要建立一支小而精、小而强的防卫力量,为此,台军战略也从陈水扁时代所谓的攻势调整为目前的守势,台湾海军也趁机再次把千吨以下中小型舰艇的发展列为重点,加速新型中小型舰艇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隐形武器在战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竞相研制和发展隐形武器已成为世界各国新世纪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新亮点。面对这一趋势,台湾当局也不甘落后,从2004年开始投入巨资研究隐形武器。台军高层将该计划命名为“黑狼”。实际上,它并非台军武器隐形计划的开始。在此之前台军就曾出台过“庐山”计划。  相似文献   

17.
1月26日晚,身为台“三军最高统帅”的马英九在“三军军官俱乐部”举办了“总统府”尾牙(即年终聚餐或联谊会),感谢全府上下同仁过去一年的辛苦。随后的28日,台“国防部”也选择在“三军军官俱乐部”举行了媒体春节餐会。可以说大到台军的将官晋升,小到三军将士的各种喜事,台军上上下下的重大活动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在这里举行。究竟这里有何“特色”之处,不妨让我们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8.
从去冬到今春,台军试射导弹的轰鸣声一直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空、海军各路导弹纷纷亮相,争相“献艺”,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应接不暇。6月19~22日,台军又大张旗鼓地进行了“爱国者”导弹试射。3枚“爱国者”导弹先后从屏东县九鹏基地飞往太平洋兰屿方向,在台湾东南沿岸至兰屿、绿岛之间的预定演习海域上空,拦截并击落靶弹和靶机。台湾军方想通过“爱国者”导弹的试射,在今年这个“训练年”推出一个小高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台军把"战力保存"作为"应急作战"的"首要"指导原则,认为,只有"先具有经得起挨打的能力",才能在防卫作战中"保持战力",避免在遭受突然打击后丧失还手之力。为此.台军制定有详细的兵力分散部署计划和应变措施,设想在进入"应急战备"阶段.各机场、港口、导弹阵地、通讯中心等,采取机  相似文献   

20.
李海 《环球军事》2014,(7):44-45
台湾岛内媒体报道称,台“国防部长”严明近日在“立法院”宣称,面对大陆近来军费预算持续上升,积极扩张军备,台军依照“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建军构想,全力推动募兵制,提升部队训练成效,并筹建新式武器装备,绝对有能力捍卫台湾安全。然而,当严明被“立委”问及台军在解放军攻打台湾时,说台军可守一个月,被“立委”讽刺为好有guts(胆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