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面拿破仑     
苏石 《环球军事》2013,(14):71-71
英国专业作家弗兰克·麦克林恩撰写的《拿破仑传》,是一部“纪史”性著作,侧重于“冷漠”纪实。这本书反映了20世纪后半期西方在拿破仑历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作者还专门去考察了拿破仑的出生地一科西嘉岛,发掘潜伏在拿破仑心灵深处的种种“情结”的根源,并应用当代西方极为流行的心理历史分析方法,揭示了拿破仑作为一个人的人格两面性。  相似文献   

2.
拿破仑战争,是指1799年一1815年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同欧洲反法同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在这期间,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战役有60多次,几乎是所向披靡,创造了战争史上许多奇迹。恩格斯称赞他为一代“军事巨人”。对这一战争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拿破仑战争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巧合     
拿破仑于1804年执政,希特勒上台在1933年,二者时差129年。拿破仑于1809年占领维也纳,希特勒攻入维也纳在1938年,时差也为129年。拿破仑于1812年进攻俄罗斯,希特勒是1941年,时差又是129年。拿破仑于1816年被打败,希特勒是1945年,时差  相似文献   

4.
战争轶闻     
拿破仑不拘一格用人才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的大战役,并屡屡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讲年龄拿破仑27岁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身执政”,35岁便当上皇帝。拿破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感有志不在年高。在拿破仑的将帅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马尔蒙26岁时就被任命为法军驻意大利炮兵司令,35岁就升任元帅。苏尔特30岁升为少将,35岁获元帅衔。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14位现役元帅  相似文献   

5.
犬救拿破仑     
那是1815年的一个黑夜,拿破仑从其流放的厄尔巴岛秘密出逃,慌忙中在一块岩石上滑了一跤,跌下黑黝黝的海水里。不会游泳的拿破仑被海浪打得浮浮沉沉,连连呛水。黑暗中,营救拿破仑的人弄不清他在什么地方,急得团团转,不知所措。幸而等在海上接应拿破仑的小船上的一  相似文献   

6.
战争轶闻     
拿破仑的最后一次失误人们普遍认为“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仑一生最后的失误。其实不然,当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收到一位亲密朋友赠送来的礼品。这件礼品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这副特别精制的象棋爱不释手,几乎每天都与它打交道。可是,他却忽略了好友专门送棋的用意和这棋子中隐藏的秘密。直到拿破仑最后死于孤岛后,才有人发现这棋中一枚棋子底部可以拧下来,里面藏着如何从岛  相似文献   

7.
犬救拿破仑     
在1815年的一个黑夜,拿破仑从其流放的厄尔巴岛秘密出逃,慌忙中在一块岸石上滑了一跤,跌下黑黝黝的海水里。不会游泳的拿破仑被海浪打得浮浮沉沉,连连呛水。黑暗中,营救拿破仑的人弄不清他在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经历过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革命的战争转化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通过对拿破仑时期法国对外战争的研究,掌握战争性质转折的关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拿破仑及其帝国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列宁曾在《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一文中对拿破仑战争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民族战争可以转化为帝国主义战争,反之亦然。例如,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象拿破仑那样被众多的文学大师们描写过和议论过。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描绘的拿破仑是个“矮小的人”,既自负,自信,又有点装腔作势。鲁迅在他的杂文《拿破仑与隋  相似文献   

10.
被马克思称为伟大军事家的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曾以显赫的战绩震撼整个欧洲以至世界。从1793年的土伦战役开始,到1815年的滑铁卢会战为止,拿破仑组织指挥了大小50多次战役,常常以少击众,取得令人惊服的胜利。尽管拿破仑最终失败了,但是在历史的天平上,他的威名、军事思想和统帅艺术,都明显地超过他的对手。拿破仑的军事造诣体现在诸  相似文献   

11.
拿破仑·波拿巴用刺刀加速了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同时拿破仑也通过一系列军事立法,巩固和发展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军事成果,最终完成了新型资产阶级军队的奠基任务。一、规范军官晋级体制,培养竞争机制,提高军官素质在军官晋级制度上,拿破仑的...  相似文献   

12.
马伦哥会战,足拿破仑在1800年第二次意大利作战时指挥的一次著名战役,法军于此战大败奥地利军队,同时也粉碎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拿破仑可谓煞费苦心,在其一手策划下,法国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真假预备军团的好戏,从而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  相似文献   

13.
作为法国大革命时期异军突起的一位年轻统帅,拿破仑在建军、带兵、用兵上不落俗套,大胆革新,成就非凡,一度使法国军队在欧洲战场所向无敌。拿破仑的用兵谋略、指挥艺术、带兵方法及对世界军事科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为恩格斯无产阶级军事理论体系作了学术上的必要准备。恩格斯在自己长期的军事理论探研中,对拿破仑一生的功过得失也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提起拿破仑,人们马上会想起这个小个子军事天才征服世界的野心和奇计迭出的智谋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战绩。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拿破仑一个重要的生活习惯:即使在他的军队饥肠辘辘地行军之时,他也要让人为他准备丰盛的食物,然后津津有味地细嚼慢咽。拿破仑一向与他的士兵同甘共苦,惟独吃东西他从不让人。也许正是这些丰盛的食物使他始终保持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给他智慧过人的头脑输送了充足的营养。由此看来,拿破仑既是一位“真正的军事艺术的巨匠”(恩格斯语),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军旅美食家。而如今在高技术条件下,每一个士兵都可以成为拿破仑式的军旅美食家。  相似文献   

15.
一次作战中,拿破仑手下两个屡立战功的团队,因士兵意志动摇而丢失了阵地。拿破仑把这些表现动摇的士兵集合起来,以悲伤和愤怒的声调斥责道:你们不应该在慌张中放弃自己的坚固阵地。拿破仑说着,命令身边的参谋长在这两个团的军旗上写一句不祥的话:“他们不再属意大利方面军了。”士兵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初,欧洲正处在大变革、大动荡的年代。拿破仑统率的法国资产阶级军队所向披靡,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王朝;同时拿破仑的侵略扩张政策也激起了受害国家人民的反抗。就在这种形势下,普鲁士王国加入第4次反法同盟,向法国宣战,发誓要给拿破仑“这个来自科西嘉岛的穷小子”以严厉的惩罚。1806年10月14日,普鲁士、萨克森联军在耶拿和奥厄  相似文献   

17.
梁贵明 《国防科技》2004,(11):94-95
一位西方人士这样说过: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代天骄拿破仑,拿破仑战争则培育出克劳塞维茨和约米尼两位近代军事科学巨匠。A.H.Jomini约米尼(1779-1869)祖籍意大利,1779年出生于瑞士帕耶那的一个殷富家庭。少年读书时,他立志成为一名商人或银行家。走出学校后到巴黎一家大银行当上了职员。17岁时,拿破仑大军在意大利战争中取得震惊全欧的奇迹般的胜利,—下子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这个年青的瑞士人热情向往刚刚经过革命洗礼的法国,尤其仰慕拿破仑光彩初露的统帅艺术。这一年,他投笔从戎,先是在为法国服务的一个瑞士步兵团任职,后来进入法国防…  相似文献   

18.
1821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病逝时,瑞典国王卡尔十四世(即昔日曾在拿破仑麾下作战、后来又领兵与之对抗的前法兰西帝国元帅贝尔纳多特)这样说道: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能,才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1812年法俄战争是影响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军事格局的一次重要战争.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军队入侵了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之下的俄罗斯帝国,本欲通过快速赢得战争迫使俄国签订媾和条约的拿破仑,不但没有实现其设想的战争计划,反而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战争开始时入侵俄国的60多万大军,最终只有3万余人逃出俄国,其中骑兵和炮兵损失殆尽.这场远征俄国战争的失败也成了拿破仑和法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战争之后的第二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812年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拿破仑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又遭遇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战败和拿破仑个人军事生涯的终结.  相似文献   

20.
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时,萨贝安上尉在莫斯科撤退中被沙俄军队捕获,收容在萨拉托夫俘虏收容所。继拿破仑之后,法国当政的波旁王朝对于沙俄收容的法国俘虏漠不关心,未作任何努力促使他们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