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Mamdani模糊推理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发动机故障征兆信号作为模糊推理的输入,利用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推理规则并提取蕴含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故障征兆信号与蕴含关系的Mamdani推理合成获取发动机故障原因发生的可能性,进而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数字化火控系统实时故障检测与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式框架知识表示的火控系统实时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专家系统与实时进程通信,获取故障征兆,进行实时推理定位故障源。给出了诊断系统的一般架构,介绍故障诊断系统知识表示的形式化描述,实时推理、规则匹配算法和UDP进程通信协议。实际应用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分层有向图模型在卫星地面站故障诊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分层有向图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建模过程中,考虑到卫星地面站故障征兆多、建模复杂,依据各设备工作状态的故障传播方式合并同类节点,以减小模型规模;同时,在模型中加入节点有效性使能函数,克服传统分层有向图模型中设备主备切换导致系统结构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建模的问题。在故障诊断推理过程中,采用反向回溯和正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减小故障源搜索空间,并基于各节点被搜索次数给出故障概率,提高诊断效率。以北斗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地面站为例对单故障和多故障报警场景下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增强分层有向图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4.
复杂装备火控系统的故障具有关联性和耦合性,故障隔离需要信息采集为诊断推理提供数据支持,并在诊断推理过程中对信息采集进行控制。基于火控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故障隔离的信息需求和信号类型,给出信息采集系统的具体形式;采用分层故障网络和框架结构进行诊断知识表示,并通过信息采集来获取测试信息,以保证诊断推理过程的有效进行;设计了故障诊断的推理控制策略,并对于实际应用的诊断推理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对于某型导弹系统,其故障原因与故障征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文中采用模糊关系的推理机制,建立了故障诊断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故障诊断系统总统方案,根据系统的诊断流程,采用VC++编程语言实现了系统的诊断功能。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系统对某型导弹系统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FMEA和粗糙集决策系统基本理论,对飞机中分系统故障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定义故障预测所需的征兆并对系统进行FMEA,按照FMEA分析结果分次向系统模型注入引起特定故障的事件,采集含有故障趋势的系统模型的信息用于构建适用于故障预测的粗糙集决策表,对该表进行了处理,最终发现用于故障预测的知识(即决策规则和算法);最后运用所发现的知识进行故障预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无人机编队空战战术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CBR)和规则推理(RBR)的战术决策方法。在剖析战术决策案例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框架结构的案例表示方法,并引入结构相似度和云模型理论以改进传统的最近邻检索算法。最后,借用基于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设计的战术决策GUI界面,能够快速地从库中检索出与当前空战态势最匹配的战术决策源案例,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装备状态监控和故障预测推理的需求,提出不同的诊断推理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二值相关性模型的快速推理算法,采用Vx Works平台对方法进行了验证评估。然后,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时延、故障耦合等现象,提出了动态诊断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故障预测的诊断和预测一体化诊断推理模型,对推理运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开发了仿真验证软件。以某卫星电源系统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故障诊断和预测能力,能实现故障诊断和预测的一体化推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模糊产生式规则知识表示复杂、推理效率低、单一阈值设定不能满足复杂故障诊断需求的问题,给出了模糊产生式规则转换为模糊Petri网的一般方法和故障诊断模型,以及基于双阈值设定的两级故障诊断推理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型柴油机遥控系统故障诊断之中。通过设置双阈值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推理速度和推理效率,同时又能对系统的准故障状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故障,排除故障隐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无线通信设备的故障特点,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了针对无线通信设备故障特点的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模型,为了扩展和维护知识的方便,以及实现知识的重用,根据CommonKADS思想,对故障诊断模型按照领域知识、推理知识和任务知识进行建模。最后以VC++6.0为开发工具和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实现了原型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舰船电力推进是一个复杂的船—机—电系统。对其动态特性的研究,利用现有的基于理论分析建立机理模型的方法,就会遇到分析过程繁杂、模型适用性差的实际困难。本文则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一个具体的船模实验及辨识计算,确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为了克服相关噪声的影响,参数估计中采用了增广矩阵法。并对模型从拟合程度和收敛性两方面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所得到的动态模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度传感器提供高度信息,结合高精度异源图像匹配技术与惯导系统漂移修正方法实现SAR平台定位。根据成像中间时刻SAR平台与SAR图像中心线上物点在水平面的投影共线的特性,在单帧图像中心线上均匀选取若干点与光学基准图进行高精度景象匹配;计算平台在水平面上投影位置,并利用高度信息确定其空间位置;使用序列图像定位结果估计惯导系统漂移参数,对惯导系统输出的位置数据进行修正,实现高精度的SAR平台定位。对各误差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推导了精度估计公式。仿真和实际序列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正确可行,具有较高的平台定位精度,具备一定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雷达回波模拟技术模拟目标态势单一、建设成本高、灵活性差等缺陷,结合相控阵雷达快速波束定向的扫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存储转发技术和移动阵列平台的相控阵雷达外场试验目标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射频空间辐射注入的方式为雷达提供较为逼真的三维空间模拟目标回波信号和构建较为复杂的模拟目标场景态势,能够支持包括雷达天线在内的整个雷达系统进行模拟试验或训练。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雷达回波模拟技术模拟目标态势单一、建设成本高、灵活性差等缺陷,结合相控阵雷达快速波束定向的扫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存储转发技术和移动阵列平台的相控阵雷达外场试验目标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射频空间辐射注入的方式为雷达提供较为逼真的三维空间模拟目标回波信号和构建较为复杂的模拟目标场景态势,能够支持包括雷达天线在内的整个雷达系统进行模拟试验或训练。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指挥自动化网络的基础上,针对雷达装备计量保障信息化建设,提出构建空军雷达兵部队计量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给出平台的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平台的工作流程等初步设计方案,为提高雷达装备计量保障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前期的技术预研.经实际应用证明,该设计方案能够较好的解决雷达装备计量保障资源信息管理和计量保障计划的自动生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借鉴雷达检飞的思想,以雷达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实际探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了雷达探测距离的修正方法,构建了相关算法和数学模型,实现了雷达探测距离的修正.既提高了雷达探测距离的精度,又避免了雷达实地检飞的难题,为雷达探测距离推算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辐射式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支持雷达全系统进行试验或训练的目标环境。针对搜索雷达,提出了基于旁瓣注入的辐射式雷达目标回波模拟方法,即对回波模拟设备接收存储的雷达射频信号进行辐射时机控制、功率调制和频率调制,以形成模拟回波并从雷达天线旁瓣注入雷达。该方法不但能够模拟目标径向运动,而且能够模拟目标在一定方位范围内的切向运动,适用于外场条件下的雷达模拟试验。最后以某型搜索雷达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雷达探测概率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建立雷达探测概率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空间分割算法建立网格 ,以雷达检飞资料作为基础数据 ,用雷达方程推算各个网络中心的探测概率  相似文献   

19.
一种六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六通道高速采集系统的结构。该系统采用微机作为采集主控单元 ,兼容三种体制雷达的采集要求 ,可以实现六通道同时采集和大容量数据的存储 ;为了实现高速和大容量采集 ,系统采用S5 933作为PCI总线接口 ,利用PCI总线的高速传输能力 ,满足主控单元与采集单元的数据传输要求 ;同时利用双口RAM内部切换保证连续采集和连续传输 ;控制电路采用FPGA实现 ,简化了电路板设计 ,提高了灵活性。软件系统在WindowsNT平台上实现 ,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定义,分析了用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表征雷达跟踪性能的可行性,并对角误差信号的模拟方法进行了讨论。介绍了一个可以测试幅频特性、暂态特性、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测试系统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