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洋军阀兴亡的军事经济原因敖四林冯勇智程海南北洋军阀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军阀。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民国临时大总统,最后到1928年张作霖退出关外,北洋军阀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最终走向覆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北洋军阀军队的军事制度 (一)组织机构和编制 北洋军阀的军队基本上是由清末新军转化发展而来的,因而其确立和沿用的军事制度有许多都是继承了清末新军的制度,当然也有不少变化和发展. 北洋军阀军队的最高统帅机关名义上为北京政府陆军部,北京政府首任陆军部长为段祺瑞,后因各派势力的消长而频繁更迭.  相似文献   

3.
1917年7月1日,北洋军阀安徽督军张勋带领5000辫子兵到北京,把清朝最末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请出来,重登宝座,宣布“大清帝国复辟”。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得知,即以“反对复辟”为由  相似文献   

4.
在渤海之滨的津郊,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地方。昔日,这里因作为北洋军阀练兵之地,而为世人所关注;如今,这里因成为天津市首富村,而享誉津门。这就是地处天津市津南区的东大站村。  相似文献   

5.
北洋军阀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洋军阀创始于袁世凯的编练新建陆军,兴盛于北洋六镇的设置,形成于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就是北洋军阀兴起的轨迹。一、从新建陆军到北洋三军这是北洋军阀的胚胎时期。清朝原有的武装力量是八旗,入关后衰落,绿营兵起而代之;平定三藩主要依靠绿营,后来绿营也衰落了;太平军兴起,清臣不得不使用由地主阶级组建的湘、淮军。这些军队都是用封建思想、方法和旧式武器装备起来的旧军。这些旧军面临近代以来的种种“内忧外患”而暴露出存在的弱点。于是朝野上下纷纷建议改革旧军。甲午战  相似文献   

6.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间进行的革命战争。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方军阀也相继形成。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打倒北洋军阀,结束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已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孙中山先后组织多次北伐,均未如愿。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相继创建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成立国民政府,编组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和…  相似文献   

7.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时的海军,派系复杂、矛盾重重。本文拟就民国海军派系的渊源、形成的过程和抗战前民国海军的状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北军始未     
东北军亦称奉军,是北洋军阀三大武装之一。在北洋军阀时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六次发兵出关,逐鹿华北或中原,问鼎中央。在北洋军阀后期,即皖系,直系势力削弱之后,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直接控制北京中央军政大权。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后,张学良子承父业,统率东北军。张学良排除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威胁,于同年年底毅然宣布东三省易帜。至此,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追随蒋介石,进行反苏反共活动,并卷入新军阀混战,调主力进关,以致东北空虚,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来原有的八旗和绿营体制已经全面腐朽崩溃,在国内外局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清廷开始依靠地方力量举办团练。在军事权力下移的过程中,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私人化军队从内部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主要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军队私人化问题愈演愈烈。而早期以北洋军阀为主要革命对象的国民党经历了从照搬英美军队国家化,到策动军阀武装斗争,最后到以俄为师的过程,对使用政党力量统领军队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重蹈军队私人化的覆辙,而走向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0.
北洋军阅时期的军事经济活动,是在封建经济崩溃与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种军事经济活动具有鲜明的近代化特色。同时,由于北洋军阀的军事经济活动自身存在着基础薄弱、对帝国主义依赖性强等先天弱点,这个时期的军事经济活动的发展又是畸形的。具体表现为:军费开支过大且严重不足;军阀自筹军饷,军队成为私人的工具;军事经济残缺不全,基础极其薄弱;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导致军事经济不能独立,表现为一种负效益型军事经济。  相似文献   

11.
川军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队的简称。清末 ,清政府编练新军。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取而代之的是袁世凯北洋军阀的血腥统治。而四川军政大权也落入袁世凯的爪牙胡景伊手中 ,四川军阀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2.
湘鄂战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数不多的具有正义成分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虽仅局限于湖北一省,但涉及湘、鄂、直、鲁、豫等省,范围十分广阔,其结果也对当时和其后的中国政局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间接地成为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前奏和导火索。  相似文献   

13.
冯玉祥是从北洋军中普通一兵“起家”的高级将领,又是反抗北洋军阀“发家”的有代表性的军人。笔者认为冯玉祥在北洋时期的治军颇具特点,是对北洋军的“变异”。本文探讨其“变异”的原因,并指出冯玉祥治军存在着家长制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北伐战争的第二年(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组建了四个集团军,第三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也组建了四个集团军。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建的集团军,对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夺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完成统一中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谈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军于1926年7月出师,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击败数倍于己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占领湘、鄂、赣、闽、皖、苏等省的全部或大部地区,把革命势力...  相似文献   

16.
论袁世凯的建军治军和军事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但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甲午战后 ,他在引进西方军事思想 ,推动清末军制改革、编练新军、兴办近代军事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治军建军和军事教育思想值得研究 ,以便能够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路遥玉林1926年7月,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工农运动的猛烈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开始北伐,矛头直指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出师之始,蒋介石任命其亲信王柏龄代理第1军军长兼总预备队指挥官,负责指挥第1、第...  相似文献   

18.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潘宏20世纪初期的中国,封闭式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为割据军阀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个反动的军事政治集团──北洋军阀。在大清即将失其一统天下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袁世凯以...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运用于战争 ,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威慑力 ,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家的极大关注。伴随世界航空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军事斗争的需要 ,中国的航空队也从无到有 ,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本文通过丰富详实的史料 ,展示了抗战前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航空队、北洋军阀航空队和国民党新军阀航空队兴衰演变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民国史上,为什么有一支冯玉祥的西北军,还有一支杨虎城的西北军呢? 冯玉祥原属北洋军阀直系将领,1925年初,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冯统辖的军队也被扩编为6个师、3个旅。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率部经宁夏、甘肃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