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在这之前,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10次武装起义,虽然都遭到了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就是经过这种量的不断积累,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军队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并取得胜利.此后,南昌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原定计划撤离南昌,绕路福建,进军广东.9月5日,起义军到达福建长汀后,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了关于攻取广东东江的计划,并最终"主张以主力取潮汕,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再经揭阳出兴宁、五华取惠州".[1]朱德率领第11军第25师及第9军军官教育团进驻大埔县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南下.三河坝战役是朱德指挥部队和国民党钱大钧部进行的一场战略阻击战.本文通过分析朱德在三河坝战役前的动员、战役中的表现,以及战役后的转移策略等方面探究其在三河坝战役中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3.
民兵文摘     
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亦称“国庆节”,是我国各族人民阳历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纪念日。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着中国人民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为纪念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曾以阳  相似文献   

4.
在距今80年前的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点燃了武昌起义这一星星之火、并很快燎原于全国。在这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中,具有左右长江流域局势之力的清海军,或于镇压革命的前线倒戈,或于驻防地区反正易帜,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然而,海军起义与清朝新军起义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即并非革命党人长期发动所致,而是革命爆发后的许许多多内部、外部因素促成的。对此,本文拟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在坚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也与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剥削压榨人民群众的清王朝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鸦片战争后的10年,全国就发生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00多次。1851年,震撼世界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起义军在短短的二年时间内就横扫半个中国,给清王朝以致命打击,并在南京建立起革命政权,坚持10余年之久。这以后中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烈火越烧越旺。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连续发动了武装起义,在全国掀起反抗清朝统治的运动。1911年10月10日,守卫武昌的清军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走投无  相似文献   

6.
陈毅粟裕宿北战前会合考温镜湖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是华东战场上继苏中七战七捷后又一重要战役,也是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自合以后第一次在战役上协同作战。在战役发起前。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在鲁南的陈毅和在苏北的粟裕会合在一起,共同组织指挥了这一...  相似文献   

7.
1955年1月18日发起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实施的联合登陆作战。战役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我军当时因没有足够的现代化舰艇可供运输和组织支援炮火,不得不从地方上征集一部分机帆船临时装上火炮,来代替部分舰艇。这就大大增加了组织指挥上的困难。虽然如此,整个作战的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在发起攻击后,只用了九个多小时就攻占了一江山岛。现在仅对战役组织指挥方面作一简要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1949年10月的金门岛登陆作战,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10余次较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中,惟一的彻底失利的战例,教训十分深刻。对于此战失利的原因,特别是后勤保障方面的原因,总结和反思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在深入进行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今天,立足现有史料,剖析这一战役的教训及启示,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一、金门岛作战的一般情况金门岛登陆作战是1949年9~10月间,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发动的“漳厦金战役”的组成部分,由该兵团第28、第29军部队组织实施,统归第28军前指指挥,以夺取国民党军占领的金门岛为目标。金…  相似文献   

9.
联合战役指挥协同,是参战诸军兵种按照总的战役企图,在各战役方向、阶段为实现战役目标而实施的协调一致的作战行动。较之以往合同战役指挥协同相比,联合战役指挥协同组织实施更加复杂,保障任务更加艰巨。其指挥协同着力于参战诸军兵种力量的整体发挥,这既是以整体合力制胜之必需,也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发展趋势之必然。  相似文献   

10.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战斗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在这场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60万兵力战胜国民党军80万,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