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联合国统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共埋设了4亿多颗地雷。美国国务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有64个国家埋设了地雷.其数目高达1亿l千万颗.有的机构估计达2亿颗之多。在中东.由于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等8个国家残留有1700~2400万颗地雷。在西南亚的阿富汗等国有1300~2500万颗地雷。在中南美洲的八个国家里也有30万-100万枚地雷。  相似文献   

2.
据联合国估计,世界各地大约埋有6000万~7000万枚地雷,还有2.5亿枚地雷存放在约100个国家的军火库里。地雷犹如一个伺机作恶的魔鬼,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1997年12月在加拿大  相似文献   

3.
地雷是一种布设在地面或地面下,用以构成障碍的专用爆炸性武器。因其制作和敷设简便,对进攻一方可起到有效地迟滞和杀伤效果,而在历次战争中被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因战争或武装冲突遗留下来的地雷约有1.1亿颗,而且每年还要新埋地雷约200万颗。每年因地雷而死或致残的有近3万人,大多数是平民。受害最严重的是阿富汗、柬埔寨、波黑、安哥拉、莫桑比克、索马里等国人民。为了遏制地雷危害的势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共同努力展开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钱锟 《环球军事》2005,(2):28-29
二次大战结束前夕,绝望的德军在撤出丹麦前,共在丹麦境内埋下了150万枚反坦克地雷和反人员地雷。与德军在其他欧洲国家埋下的地雷相比,这个数子实际上是相当小的,但是,在任何地区,多达150万枚暗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估计,在62个国家的地底下,埋藏着8500万至一亿颗杀伤地雷,而库存的地雷数目也有同样多。目前世界每年死于地雷人数达7000至8000人。全球范围的扫雷行动估计要耗资850余亿美元,还不包括地雷受害者的庞大住院治疗开支。 据估计,在过去15年里死伤于地雷的人数超过100万人。负责《国际残废》反地雷运动的卡斯泰尔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每15分钟就有一人被地雷炸死或炸成残废,联合国估计,现在全球60个国家的土地上埋设了1亿多个地雷,许多地雷经常被激活爆炸,对平民形成了较大的威胁。不幸的是,探测和排除这些地雷依然十分困难,并且充满危险,要完全消除地雷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掌握安全可靠的地雷侦测和扫雷工具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前 言 八十年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坦克武器?这是一个颇有兴味的问题。下面按反坦克武器的射程米分类叙述一下。 二、近距离反坦克武器 这一范畴的反坦克武器,有代表性的是反坦克地雷和个人携带的反坦克火箭。 直到数年之前,埋设地雷是专门依靠人力,但在最近,有的国家已开始使用利用机械力的地雷敷设机;另外,利用大口径火炮:多管火箭炮、直升飞机以及战术飞机等布雷的技术也正在完成。八十年代将会出现一种跳跃式反坦克地雷,这种用上述方法布下的反坦克地雷在落下的地点等候坦克,一旦探知坦克到达附近,就点燃推进剂,跳起来向坦克撞去。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近几年国外的有关文献,对探地雷达(GPR)的三种主要形式,即频率步进雷达(SFR)、FM-CW调频连续波雷达、成象雷达,分别从原理上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及应用领域,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雷也在现代化。过去,地雷全靠人力一枚枚地埋,非常费事。现在不同了,地雷可以用飞机、火箭大面积地撒布,一撒就是一大片,眨眼的功夫,就能布设一个地域广阔的雷场。现代科技的发展,赋予地雷以种种神奇性能。防不胜防的无壳地雷传统的地雷是用金属做外壳的。这种地雷很容易被探雷器侦察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江苏以劳养武上新台阶在改革开放中产生、发展的江苏民兵以劳养武活动,随着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跃上新的台阶。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省6000多个民兵以劳养武企业创产值15亿元,税利2亿多元;产值超300万元的有200多个,创办合资企业20多个,出口创汇产品近百个,创汇1000多万美元。(孙智林、夏养波)  相似文献   

11.
白云 《云南国防》2004,(4):44-44
地雷主要由雷体和引信组成,在目标作用下起爆或操作起爆,以杀伤敌有生力量和毁坏其技术装备。它是战争史上最古老的热兵器之一,也是战争中难以对付和对士兵心理构成巨大威胁的武器之一。地雷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每枚杀伤性地雷的售价多数在10美元以下,布设一枚地雷最快只需30  相似文献   

12.
地雷一直是各国普遍采用的防御性武器。尽管国际上禁止使用杀伤性地雷,但在近一些年的各种冲突和局部战争中地雷仍然在大规模地使用。例如,在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曾在横跨科威特、长64千米的地带埋设了50多万颗地雷,在整个战场上每平方千米大约有1700颗地雷。在阵地前沿、敌方前进通道上布设的地雷、雷场对徒步士兵、地面车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可以有效地滞缓敌方的行动。而战后,埋设的地雷则会危及平民,后患无穷。因此,在战时需要迅速探测并准确确定地雷的位置,以便采取适当的手段快速开辟部队前进通道;战后需要及时标明雷场和地  相似文献   

13.
奇怪,雷场分布地图上明明显示这里有一枚地雷,可扫雷兵们来回找了几十次仍无踪迹。到底是什么原因?"地雷会不会因外力发生位移?"他们在荆棘遍布、现象环生的雷场,小心翼翼地搜排,20分钟后,终于在未标识处发现一枚防步兵地雷并成功排除。别惊叹,这不是一部热血电影里场景,这是真实发生在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里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成都军区某工兵团的维和官兵。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在世界导弹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就是反舰导弹。反舰导弹虽经过多次升级改良,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其产量却每况愈下。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大约生产3000枚反舰导弹,可带来10亿美元的年收益。到1990年时,年生产6.7万枚,价值达到200亿美元。但也就在这时,导弹市场的不景气开始初露端倪。舰对舰的威胁大大减少导弹需求量和产量降低随着苏联的瓦解,美国及其盟国改变了他们的威胁顺序,西方盟国不可能再面临像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全球性陆海冲突,东西方阵营巨大舰队间彼此使用反舰导弹的威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雷场尤如生死线,走进雷场,命悬一线。而中国维和军人却说,走进雷场,检验的是官兵的胆略,考验的是军人的忠诚。在异国他乡,中国维和军人用生命交付了一份满意答卷。据国际禁雷运动组织发布的报告宣称,目前世界各地还遗留有1亿多枚未爆弹及地雷,全世界每年都有1.5万人到2万人因此致残或者死亡。所以,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排爆扫雷也是维和部队所担负的任务之一。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是中国政府首次成建制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也是中  相似文献   

16.
现今世界上还缺少一种能在已知的地雷障碍中可靠地扫除地雷或使其失效的器材。只有这里介绍的“雄野猪”扫雷坦克“唯一”能扫除各种型号地雷,或使其失效,而且不管是如何布设(放设或埋设)和使用什么类型引信,无需探雷或标定地雷位置,扫雷可靠性几乎为100%。  相似文献   

17.
曾两次参加过云南边境大扫雷的他,刻苦钻研扫雷知识,在保证扫雷进度和质量上,在确保全队无一人伤亡的前提下,带领全队官兵完成了16片雷场,2109万平方米雷区的扫雷任务,排除地雷7.63万余枚,清除爆炸物品2.13万余件,功勋卓著,20D0年被云南省军区批准荣立一等功。  相似文献   

18.
<正>1939年至1943年的五年中,延安军工企业共生产步枪9758支,子弹220万发,手榴弹58万余枚,掷弹筒1500门,掷弹筒弹19.8万发,八二迫击炮弹3.8万发,修理枪枝上万支,修炮4门,还为地方民兵生产了地雷上千万枚,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加快推进夺取抗战胜利的进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据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中介绍,红军在长征中的  相似文献   

19.
五、战果总分析“饥饿战役”五个阶段,总计历时4.5个月,美国第21轰炸机指挥部的第313轰炸机联队,用80~100架B—29重型轰炸机,共出动1424架次,在围绕日本本土各岛,对其岛间航道与各海港以及朝鲜的一部分海港,一共布下了各种引信的水雷12135枚。每架飞机的水雷携带量平均为8.5枚。B—29可装12枚1000磅或500磅(455或227千  相似文献   

20.
共产主义战士——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壮举,家喻户晓。王杰用鲜血和生命掩护下来的集体——张楼乡“民兵地雷班”老一代民兵,人们并不陌生。“王杰民兵班”新一代民兵们在改革大潮中,开拓进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新一代民兵把王杰生前教会的3种应用地雷发展到今天的69种,可在几公里的区域内布下封锁水陆空立体雷网。他们曾为来自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范围内的部队、民兵作过150余次军事表演,弘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