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成绩瞩目全产业链实现突破记者:今年是我国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核工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请您谈一谈我国核工业创建至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王毅韧:核工业创建之初,我国核工业取得了"两弹一艇"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正>"核工业创建至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张建华在历数我国核能产业发展成绩时如此表示。可以说,我国从开始发展核事业到成功研制"两弹一艇",从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到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等多个核电基地,无论是科技创新成果还是国际合作,无论是核工业体系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有令世界瞩目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和载体,也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防科技工业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后续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国防科工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龙红山。(本刊记者简称"记",龙红山简称"龙")记:从以军品为主到民品比重节节攀升,占据军工产值的绝大部分份额,产品结构的变化体现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所取得的成绩。我们知道,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您能简单谈谈改革开放后国  相似文献   

4.
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也就是到"十三五"末,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将到达88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5.
正战略机遇期安全与发展并重记者: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核工业也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请您谈谈目前我国核工业面临的总体发展形势如何?王毅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治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程,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核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以核电为主要领域的新阶段。 核电发展的现状 我国核电的研发起步于70年代,开始于80年代,90年代初取得突破性进展。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自主建设,我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军转民》2012,(3):12-13
近日,2012年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1年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认真分析了2012年陕西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了2012年工作,表彰了2011年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50项获奖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黄强、  相似文献   

8.
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在为东北亚局势增添不安全因素的同时,也把公众的目光又一次吸引到核安全问题上。两会期间,"核安全"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朝核试验是否会影响我国环境和人民健康?我国的核工业安全体系情况如何?核电发展前景如何?对此,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委员会主任潘自强院士。"朝核试验未出现冒顶,对我国未造成影响"采访中,潘院士一再强调,此次朝核试验未出  相似文献   

9.
活动集锦     
广东:中央媒体探秘大亚湾切身感受核安全管理作为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的一部分,日前,国家核应急办副主任、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副司长许平带领20余家中央媒体记者团走进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切身了解核电站的核安全和核应急情况。中广核有关人员向记者团介绍了大亚湾核电基地核电运营管理情况和核应急工作情况,并对记者提出的"大亚湾核电基地在核应急工作中的经验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两会期间.就中国核电发展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张华祝。时隔一年.又是一个3月,又是一次万众瞩目的盛会,记者再次走进两会驻地,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近距离聆听张华祝委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1.
核谐共生     
<正>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安全、核安全的重大部署,由国防科工局、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2019年"媒体核电行"活动,多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我国核电基地进行深入采访报道。近日,本刊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活动第一站——福建宁德核电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正处在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的先进核工业体系,实现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是核工业新时代的历史责任与使命。目前我国核工业进入了全面布局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工业全产业链及"走出去"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以"华龙一号"开工建设和CAP1400、实验快堆、高温气冷堆成功研发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二五"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客观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核电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运行机组装机容量达到870万千瓦,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59%。核电厂累计发电量为451亿度.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总体来看.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偏低.2004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核科研基地.并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前不久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核电”。这是对我们核工业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另外.我国2020年前能源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核电装机容量将增加到3600万千瓦——4000万千瓦的宏伟目标.也就是说使核电在全国电力装机总量从1.59%提升到4%。  相似文献   

15.
成果速递     
《中国军转民》2013,(9):6-7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核工业体系完整的国家近日,从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获悉,经过几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核工业产业门类齐全、核工业体系完整的国家。目前,中国拥有商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56万千瓦。根据核电发展相关规划,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中国核电已经进入积极稳妥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11日,记者就兵团交通工作采访了兵团交通局局长倪鲁。记者:近年来,兵团公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倪鲁:近年来,兵团交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兵团党委提出的“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全面提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11,(9):22-23
国防科工局于8月19日和8月23日先后在京组织召开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规划宣贯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把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9月1日,国防科工局又召开宣贯会对贯彻执行《加快推进军工核心能力的决定》进行  相似文献   

18.
二七二厂是1958年建立起来的我国第一座大型铀水冶纯化厂,曾为"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和核电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又新建了一条钛白粉生产线,形成了核品和民品并存的雏型。随着核工业发  相似文献   

19.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4,(11):4-6
<正>许达哲:加速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10月9日,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研究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军工集团和中物院领导关于全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要凝聚共识,主动作为,加速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坚定不移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传达了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研究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核心,安全是前提,应急是保障。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汶川地震、日本福岛核事故到朝核试验,公众对核应急从陌生到了解。我国的核应急响应能力,也在考验面前,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的核应急有能力让百姓安心。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最好的注解。7月3日,在全国核应急宣传周的第一天,记者采访了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姚斌。记者面前的姚斌从容、淡定,"我们有准备、有保障、有能力,我们值得信赖!"他的话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记者:我国核应急的能力体系由哪些方面构成?姚斌:所谓核应急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核应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