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河南大片国土沦陷,中共中央作出“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及东南亚战场先后转入战略反攻, 日军已陷入战略上的全面被动。到1944年初,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已被切断,其在中国的长江补给线也受到中美空军的严重威胁。日军为扭转被动局面,在中国发动了旨在打  相似文献   

2.
王作化  林生  菅强 《环球军事》2008,(3):104-106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战争恐剧,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至今后果难除的灾难。然而,近年来发掘的史料证明,日军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进行过细菌和化学战剂,而且在其它战场上也都公开或秘密使用过生化武器。在1939年日本与苏联爆发的诺门罕之战中,日军为挽救战场败局,曾秘密将新研制的细菌武器投放战场,结果造成口军自身1300多名士兵神秘死亡就是其中鲜为人知的一幕。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由独力抗击日本侵略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上,并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人民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远征军滇缅战场抗日作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远征军滇缅战场抗日作战评析黄汉光1942年至1945年,中国先后投入近40万军队,作为中美英盟军的主力,开辟缅甸、滇西战场,以伤亡近13万人的代价,歼灭日军近6万人,保卫了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和与海外联系的国际交通线,解救了英军在缅甸、印度战场上...  相似文献   

5.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此后,战事便在陆上和海上两个战场全面展开。随着日本陆军在朝鲜的作战战场北移平壤,日本联合舰队也相应进泊仁川至大同江口一带,企图挑起战事,歼击北洋海军,夺取黄海制海权,切断中国同朝鲜之间的海上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战争惨剧,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然而,近年来发掘的史料证明,日军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进行过细菌和化学武器战,而且在其它战场上也都秘密使用过生化武器。  相似文献   

7.
人鳄大战     
一九四五年二月中旬,太平洋战争已接近尾声。在孟加拉湾海域巡逻的英国舰队,截获了一支企图从海上撤回日本的侵缅日军舰队。他们将日军的几艘护航炮艇击沉后,装有一千多名日军的两艘运输船,却把日军安全地运到了一个叫兰里岛的小岛上。上岛后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军,捍卫祖国的尊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湖北抗日作战可分为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于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进行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此次会战,是抗战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牺牲最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次战役。日军在作战中损失惨重,军力顿挫。中国的抗战由此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侵占武汉后,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威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并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丽面夹击的战略态势,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抗击了日军的局部攻势,并组建中国远  相似文献   

10.
张丽霞 《军事历史》2005,(11):26-29
全面抗战的序幕拉开之后,日军为迅速吞并中国,实现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在各侵华战场上广泛使用航空兵作战。民族危难关头,中国空军作为正面战场抗击日本入侵的一支重要力量,自始至终参加了抗日战争,英勇奋战,迭挫敌锋,给进犯日军以迎头痛击,悲歌壮举,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向中国的全面进攻。日本依据“以战养战”的战时基本国策,大量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为其进一步的侵略战争服务。1942年10月,驻扎在远东地区的美国空军第10航空队出动5架B-24轰炸机,从印度北部飞越珠穆朗玛峰远程奔袭1760公里,对日军在我华北地区占据的一个重要煤矿实施了奇袭。由于此次秘密轰炸任务的目标位于敌后区,轰炸效果难以判定,而且轰炸途中没有遭到日军拦截,所以此次作战行动世人知之甚少。领受任务美国空军第10航空队于1942年初在印度组建,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小、最默默无闻的美国空军作战部队之一。虽然如此,第10航空队却担负着保护从印度到中国的后勤生命线。1942年中期,第10航空队有10个战斗中队,但其中仅有6个中队勉强具备战斗能力。1942年6月,本来已经非常困难的第10航空队又雪上加霜。由于德军在中东地区攻势如潮,盟军防线吃紧。为了阻碍隆美尔  相似文献   

12.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败北,在中国战场上也完全处于守势。但德、日法西斯不甘心束手就擒,特别是日本,为了扭转败局,无所不用其极,不断派出特务深入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在我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战区,日军忌惮我军一种火炮的威力,竟然在我军制造炮弹的炸药上打起了歪主意……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关注后勤装备的发展。日军进入90年代以来,为了获得未来战场的主动权,开始针对21世纪初战场条件和新的作战理论的要求,进行后勤装备革新,并已建立起一个精干、机动、灵活、高效的后勤保障系统。日军后勤装备的现状日本曾在二战中有过轻视后勤和后勤装备的教训。所以日本自卫队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后勤建设和后勤装备的发展。目前日军的后勤装备品种多、门类全、性能好,整体保障能力强。日军后勤装备现状及水平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当年重庆“日军战俘营”日本军人有号称至死不屈的所谓“武士道”精神,但在中国战场上,尤其是在武汉大会战中被中国军队俘虏者为数甚众。当时,一部分日俘押解至云南、贵州等地,而大部分别送关在重庆的原巴县刘家湾、鹿角场、土桥等地几处大地主及富豪宅院里。中国方面...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  相似文献   

16.
二战缅甸战场日军参战部队跨区域调动频繁,编制复杂,留存数量巨大的部队史档案资料。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亚洲史料中心等机构存藏了丰富的日军缅甸战场部队史档案文献,包括日军作战部队履历、作战计划及军令、战斗详报、作战记录、阵中日志、战时军政等类别,内容囊括日军在缅甸战场的编制变化、战略规划、军事行动及军政统治等内容,是研究二战史、滇西抗战史不可或缺的日方佐证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1940年前后,数十万日军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日本军部认为,欧美通过英国和法国控制的远东殖民地向中国提供军援,是中国能够继续抵抗的主要原因。为此,日军策划了夺取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主要是今天的越南)的入侵行动,而这一过程注定是充满血腥和杀戮的。  相似文献   

18.
1944年下半年,美国为打破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垄断优势,决定在菲律宾打开突破口,建立一个稳固基地,使之成为插入日本整体防御体系中的一把尖刀,以期重创日军,进而掌握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控制权。最终经过权衡利弊,决定将战场设定在莱特湾海域。这场以登陆与反登陆为背景的莱特湾大海战,参战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战役的强度和惨烈程度,都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此次海战,从10月24日开始,至26日基本结束,在东西600海里,南北2000海里的广阔海空域内全面展开,包括航母在内参战的各种作战舰艇达293艘,飞机多至1996架。从作战前期准备来看,日本的兵力部署、战役布势及作战实力,总体上要强于美军。但因为3封生死攸关的  相似文献   

19.
日军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始终把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资料记载,中国抗日战场历年牵制日本陆军兵力为: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北岸地区在军事战略上极具重要意义。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时,日军采取“两翼迂回、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会战后期,日军第10军在淞沪战场的右翼杭州湾北岸实行登陆,与从左翼迂回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合围中国淞沪守军,进攻上海和南京。杭州湾北岸和太湖南走廊对日阻击战,是淞沪会战后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中国军队未能阻敌进攻,阻击战最终陷于失败,导致淞沪战场防御阵线的完全瓦解和上海的陷落。太湖南走廊的被打通和苏浙皖边境门户洞开,造成日军从南面和西面迂回南京的态势。抗日战史上这惨痛和悲壮的一幕,给后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