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建立蓄电池精确模型存在的困难,采用了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充电控制技术。以控制经验数据为依据,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硬件实现及软件编程。经试验验证,模糊充电系统能使充电电流根据蓄电池本身可接受电流的大小实时改变,符合快速充电的要求,同时避免了蓄电池的过充电和欠充电。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磁发射蓄电池组大倍率快速充电过程中的电网谐波陡增问题,提出多模式模糊滞环控制谐波抑制方法。结合电磁发射混合储能系统的时序串联拓扑结构,说明蓄电池的超大倍率充电应用工况和策略,进而介绍蓄电池充电的拓扑结构,明确谐波的来源、特点和产生原因。在分析单台充电机充电时的电网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充电机并充台数、不同充电电流情况下电网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分布规律。设计多模式控制方法的组成方式和切换判据,建立蓄电池充电机、瞬时无功功率检测、谐波抑制、多模式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和试验数据表明:谐波抑制方法能够快速抑制电磁发射蓄电池充电机大规模启停、波动时的谐波陡增问题,补偿效果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合储能系统精确控制能量转移问题,提出了双环控制策略,即外环采用均衡控制策略,降低蓄电池组的大倍率放电时间和发热量,并保证蓄电池组的一致性,延长蓄电池系统使用寿命;内环采用时序串联控制方法,并分析了传统恒流充电方式由于器件杂散参数偏差导致充电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时序重构方法来消除误差影响,以满足系统快速精确充电的要求。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动汽车等技术不断发展,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数学模型是铅酸蓄电池 研制和应用中重要的研究工具。概括总结了铅酸蓄电池建模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并着重讨论了等效 电路模型。同时,也在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上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大功率蓄电池智能充电仪,采用了第三代IGBT元件和PWM控制技术,利用单片机检测、控制充电电压、电流等参数,实现了对蓄电池的快速智能充电维护。  相似文献   

6.
根据铅酸蓄电池模型研究中所特有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对环境敏感性等特点,应用三阶模型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建模,并根据仿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提出应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领域中的“黑箱”理论、神经元网络理论,以及自适应思想来解决铅酸蓄电池仿真建模等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智能型鱼雷蓄电池快速充电装置的新型充电理论及其硬、软件设计原理和方法.该系统使充、放电容量得到实时控制,减少了鱼雷电池充电时的极化,提高了充电速度.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铅酸蓄电池组的数学模型,采用对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组进行突加扰动的试验方法,对不同容量的蓄电池组开展了实验研究,验证了所建模型并辨识出蓄电池组的参数。通过对不同状态的蓄电池组的参数辨识,发现其参数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蓄电池使用保养中常见的错误作法,提出了蓄电池的合理使用寿命,初充电方法,电解液密度的测定方法和取值原则,给出了干荷蓄电池初充电的定量判定数据,论述了蓄电池容量的选配要点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级混合储能装置这种特殊、新型储能结构必须实现蓄电池到脉冲电容器的快速充电才能充分展现其技术优势的特点,首先在时序串联充电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效率更高的改进充电策略,在蓄电池组数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并联电池组对电容充电,电压达到一定水平后改变电路结构即将并联电池组转换为串联继续对电容器充电,从而提高充电效率;然后,建立了仿真实验平台,对改进策略和此策略中引入的系数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α的不同取值对充电效率与恒流区宽度有较大影响,改进后充电效率提高最多可达40.7%。蓄电池到脉冲电容的新型充电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效率,为混合储能更好地应用于电磁发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独立光伏系统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参数的检测对于整个系统的能量控制十分重要。介绍了蓄电池充放电参数检测的特点,设计了充放电电压和电流检测电路,并基于saber仿真平台进行了检测电路的仿真,介绍了以ATmega8L单片机为核心的充放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软件设计流程。通过试验证明,系统检测误差较小,电路简单,满足了工程控制的需要,能为独立光伏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提供准确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消除UPS蓄电池组单体电池之间的容量差异,设计了一套基于均衡模块对称分布的充电均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均衡效率的控制策略。主控芯片选用FPGA,通过定制PWM(脉宽调制)核,构建NiosⅡ嵌入式系统以控制整个均衡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减小电池之间的容量差异,具有良好的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整流器的接入会给电网带来大量谐波和无功污染,为了削减电网侧的电压谐波分量,提高军用储能电源充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PWM的新型闭环控制方法。在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储能电源整流环节的双闭环控制结构,引用模糊逻辑对双闭环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模糊比例积分(PI)控制算法设计电流内环,系统可以实现PI参数的自适应调整。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双闭环模糊PI控制的PWM整流器可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保证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既有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网络中延误传播规律的局限性,基于高速列车实绩运行数据和列车时刻表数据构建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复杂网络中的渗流理论研究延误传播团簇的演变规律,并以最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南京南站和第二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长沙南站为例,分析处于渗流突变状态下的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提出基于核心延误传播团簇的站点延误状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网络中的站点可按延误传播特征分为延误发散站点、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延误发散站点不仅能直接将延误传播至邻近站点,还能通过延误传播链将延误传播至较远地区的站点。由此网络以部分延误发散站点为中心向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进行“辐射式”延误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