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辽东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组成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5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毕绪增  李琳 《国防》2001,(10):50-50
2001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吉林省临江市的“四保临江”烈士陵园是此次被公布的示范基地之一。临江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就发生在这里。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第四纵队、辽南独立一师、辽宁独立二师、安(丹)东独立三师以及辽南、辽宁、安东等三个省军区部队和南满地区广大军民在陈云、肖劲光、肖华等指挥下,  相似文献   

3.
君威 《军事史林》2006,(11):33-4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时的农民起义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抗日战争时期的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太行军区各军分区部队、太行纵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王牌部队,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7月平江起义中诞生的红军第5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15师部分部队、滨海军区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君威 《军事史林》2007,(1):37-4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其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四方面军第31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和豫西军区部分部队。  相似文献   

6.
君威 《军事史林》2006,(7):28-3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7纵队是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下辖的吕梁军区机关和部队为基础组建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是由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1947年12月6日,察哈尔军区领率机关及直属部队和冀中军区独立第7、第8旅、北岳军区直属部队,在河北定县合编组成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  相似文献   

8.
君威 《军事史林》2008,(5):24-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苏中军区部分部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胶东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君威 《军事史林》2007,(2):34-41
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决死第1纵队、太岳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1旅、太岳军区第8纵队第22旅、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
君威 《军事史林》2008,(6):1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时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冀察纵队、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追溯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中诞生的红军部队.  相似文献   

14.
君威 《军事史林》2008,(2):22-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的前身部队诞生于抗战初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鲁中军区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君威 《军事史林》2010,(12):18-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军是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冀南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和桐柏军区部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5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该纵队是以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938年7月,中共冀热辽特委和京东特委在八路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组成的。 1947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渤海军区以其所属部队组建渤海纵队(当时番号尚未公布,而以渤海军区前方指挥部代称),军区司令员袁也烈兼纵队司令员  相似文献   

18.
君威 《军事史林》2008,(7):13-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解放军胶东军区部队、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1947年8月下旬,奉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命令,胶东军区部队在招远县夏甸、掖县郭家店地区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周志坚任司令员,廖海光任政治委员(11月到职),滕海清、李迎希任副司令员,陈华堂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黎有章任参谋长,下辖第37、第38、第39师,  相似文献   

19.
君威 《军事史林》2006,(8):32-3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军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这是一支绥蒙地区的子弟兵组成的部队.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下属的冀南军区部队组成的第14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8年2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命令,以冀南军区所属部队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4纵队,司令员韦杰,政治委员甘渭汉(7月到职),副司令员石志本,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甘思和(7月到职),参谋长高厚良,下辖第41、第42旅,全纵1.3万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