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世界上还没有“邮票”的概念。在欧洲,当时的习惯是寄信人不付邮资,邮资在信件送到后由收信人支付。教师罗兰·希尔,有一次看到邮递员把信送交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向信封上瞟了一眼就讲自己没有钱支付邮费,不肯收信。于是邮递员和姑娘发生了争执。希尔要替姑娘交付邮费,但被姑娘婉言谢绝,便好奇地追问姑娘,为什么不肯收信,姑娘道清了原委:她未婚夫在皇家军中服役,所在部队正和法军交战,两人约好,每星期写一封信,如平安无事,就在寄来的信封上画一个圆圈,看到这  相似文献   

2.
身有“传家宝”自有姑娘爱李维江,王兴胜老班长与大款姑娘结婚了!这是探家刚归队的刘强给战友们讲的第一条新闻。老班长是去年的退伍兵,名叫戴建海,其貌不扬,家庭贫穷;大款姑娘名叫于小梅,聪明漂亮,家资万贯.姑娘为啥爱上他?……去年11月3日,服役满5年的戴...  相似文献   

3.
在地处黔中平坝县的苗族同胞中,流传着一个“勿概港”的传说。说的是一个苗族后生与一个苗家姑娘在跳花场相识,产生了爱情。后生给美丽的姑娘戴上一只精制的铜手镯,作为相爱的信物。姑娘姓刘,家住美丽的桃花冲。生母早逝,后母待她很刻薄,常常不给吃饱穿暖。有次过节,家里打粑粑宰鸡,不许姑娘吃。眼馋的姑娘趁后母不在,抓起一块鸡肉刚送进嘴里,后母就呵斥起来。姑娘不敢咀嚼,整块吞在喉里被鸡骨头卡死了。狠心的后母将她丢在寨后的一个山洞里也不安埋。后生闻讯赶来向她后母索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一个“神枪姑娘”的故事,传遍了神州大地。据说,“神枪姑娘”的枪法比当年的“双枪老太婆”都准,不仅有指哪打哪的本领,还有日射飞鸟夜射灯,百步穿杨射流星的功夫。还有人说,“神枪姑娘” 这光荣称号是毛主席、周总理送的。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位昔日的“神枪姑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民兵学习的典型,如今在哪里?前不  相似文献   

5.
她为何卖淫     
1988年,18岁的姑娘张某走出豫西伏牛山区一个偏僻的村庄,到县城读书。初到县城她和城里的姑娘相比,觉得土气极了。她想打扮自己,但没有钱赶时髦。一个偶然的机会,姑娘碰到一个女个体户王某。王某“开导”她说:“姑娘  相似文献   

6.
巨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前,伫立着一个豆蔻年华的姑娘,她那明亮的眼睛凝视着地图深沉地思索着,五颜六色的地图上用彩笔标着曲曲折折的线连着20个省、市。姑娘拿起尺子在地图上量了又量,用红笔从吉林一直闯过山海关画到河南,这条线正是姑娘下决心要走的路。  相似文献   

7.
早就听说,李瑞环市长讲话生动、诙谐,果然名不虚传。5月10日,天津市人武部交接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他,几句有趣的开场白,就把记者打动了。“今天是个送‘姑娘’,娶‘媳妇’的喜日子,天津警备区把好端端的‘姑娘’送出来,我们市委、市政府把‘姑娘’娶过来,就成了‘婆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一定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云梦县农村在开展“我为军人作奉献”活动中,激起了一批农村姑娘的爱军之情。截至今年5月底止,全县近两年共有986名农村姑娘把丘比特爱射向绿色的军营。与军人喜结鸾凤,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9.
九寨沟、黄龙寺旅游的九环线上,岷江上游的藏羌山寨,男女青年们以“对歌”的方式谈恋爱。 当春种秋收季节一过,农活便松闲下来,这时寨子里的姑娘们就轮流作东,几乎每隔几夜便喜喜哈哈聚餐联欢。小伙子们耳朵长,消息灵,打听到姑娘们聚餐联欢的消息后,待夜幕一降临,便一蹦三跳地赴“宴”白吃去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姑娘们表面上嗔怒这些不速之客,心头却为这些毛小子们自动上钩而甜滋滋的。 姑娘们一听到门外有细碎的脚步声,便赶紧把门  相似文献   

10.
在那苍翠葱郁的林间参园,一簇簇红艳艳的参花开了,她摇动着火焰般的身姿,给山里人带来一个又一个美好神奇的梦。古人传说,人参有人的品格,神的灵性,古朴善良——人参姑娘爱穷少、人参娃娃斗老财,扶危济贫,乐于助人,传说归传说.梦想归梦想,谁也没有亲眼看到人参姑娘真的显过灵。进入八十年代,古老安详的皇家围场喧闹起来了,“人参姑娘”真的从林莽中走出来了。于是,人  相似文献   

11.
“战友、战友,我为你歌唱,唱那边关哨所小白杨……”南国8月,骄阳似火。广东省珠海警备区新兵入伍欢送会上,彩旗飘扬,歌声嘹亮,一场由十八九岁的姑娘们“导演”的慰问演出正如火如荼进行。姑娘们精彩的表演,给台下的新兵们送上了一顿丰盛的文艺大餐,激发了他们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青春激情。这群十八九岁的姑娘都来自珠海汉胜艺术团女子民兵排。  相似文献   

12.
去年,在吉林省柳河县大甸子乡德兴村出了一件新鲜事,基干民兵于桂云结婚的前一天,和她爹挨家挨户送“回礼”。大伙儿无不惊奇:“人参姑娘,立的啥规矩?”事情还得从头儿说起。姑娘家是全乡闻名的人参专业户,爹爹人称“于老万”,于桂云也得了个“人参姑娘”的雅号。姑娘和她爹致富不忘乡亲,出技术、出人力、出资金,帮助乡亲们发展农副业生产。在他们的  相似文献   

13.
5月5日晚上.河南省舞阳县某乡联中16岁的少女薛某快到厕所门口,只见等候已久的同村青年民兵徐长河,一步一步地迎面向她逼来。姑娘转身就跑,但已晚了,徐长河一把抓住了她随即将姑娘拉到  相似文献   

14.
第六怪 姑娘银器满身戴 银器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装饰品之一。每个苗族姑娘的头、手、颈、胸、腰、脚等部位,佩戴很多帽幅、项圈、耳柱、手镯、银角、银花、银泡、银鸟、银戒指、银项链、脚花等银饰品。走起路来,银光四射,叮当作响。苗族人把它们视为富有的象征和美丽的标志。因此,苗族姑娘戴银饰品少则4—5斤,多则20斤。 第七怪 青年唱歌谈恋爱 布依族不论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素有赶歌会习  相似文献   

15.
汝南县留盆镇田庄村民兵董明德,今年30岁,尚未娶妻。一天有一个中年汉子,领着一个20岁上下的姑娘来到田庄村。董明德见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十分动心,又听说姑娘与父亲同来漯河做生意,不幸父亲在西平被车撞伤,现送漯河医院急需3000元住院费,离家又远,  相似文献   

16.
去年底,在河南平舆县射桥乡马庄村的小道上,一位俊俏的姑娘,手里牵着一头大黄牛,满面含羞地向一座院落走去。姑娘名叫王桂兰,是马庄村的基干民兵,1987年她高中毕业后,和本村青年马自国谈上了恋爱。小马虽说学会了一套娴熟的木工活,  相似文献   

17.
“嗒嗒嗒、嗒嗒嗒……”一阵阵急促的枪响,一串串怒吼的子弹,划破了碧蓝的天空,打破了大山的宁静。顷刻间,山坡上10个靶标全部开了花,山谷中响起了姑娘们的一片欢呼声。这是近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女子民兵排的姑娘们参加实弹射击考核的一个镜头。这些来自“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的农家姑娘们,爱红装更爱武装,用花季的青春,默默地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尽情地演绎着新时期女民兵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台安县西佛镇凭借科技联姻60对民兵结成伉俪。科学技术搭鹊桥,拓开八方致富路。达连村兄弟民兵邓井方、邓井文有一手柳编好技术,古家村和石家村两姑娘不要分文彩礼,过了门。婚后,两位姑娘也学得一手柳编技术,帮助娘家村办起了柳编加工厂。  相似文献   

19.
去年7月24日,四川省开江县民兵训练基地的教学大楼内掌声雷动,一位文静的姑娘登上领奖台,再次以“优秀教员”的殊誉从该县人武部领导手中领取了奖状和奖品。这位姑娘名叫杨吉秀,时下芳龄23,是开江丝绸厂的基干民兵。5年前,她作为实施规范化训练的首批对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漫天星斗的映衬下.伴随着沉稳震耳的轰鸣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万众期待中,拔地而起,准确将怀抱玉兔的嫦娥三姑娘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三姑娘回家之路的第一站,在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