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将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另一弹则是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因此"两弹一星"现在一般指的是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就是说,仅仅十年功夫,在党中央的坚定支持下,以钱三强、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2.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相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间只有32个月,发展速度比美、苏、英、法四国都快。这在世界上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特别是法国,当年戴高乐总统曾经把原子能总署的官员和主要科学家叫到他的办公  相似文献   

3.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4.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 “两弹一星”是中国共产党80年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和革命精神的充分显示,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聂荣臻、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功勋,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军事史林》2013,(6):10-25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6.
正二战期间,为迎头赶上西方国家的核武研发步伐,争取核科研优势,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苏联当局出台了历史上著名的"核计划"。苏联"核计划"是指以原子弹研发为核心的苏联核能发展规划。该计划始于1942年9月28日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颁布"关于组织开展铀工作"的决议,止于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相似文献   

7.
军事纵横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马兰核试验基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是一颗“内爆法”铀原子弹,代号为“596”,以示我国不屈服于某大国的压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进  相似文献   

8.
1964年10月16日,是一个永载共和国史册的日子。这天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宣告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作为试爆的参与者,当年在试验场区经历的一件件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坐上了张爱萍上将的车 那是1964年8月的一天。下午1点多钟,我在试验场区安装完103外场测量点的“光冲量”探头(测量原子弹爆炸当量的一种仪器)底座,准备去108测量  相似文献   

9.
在加入世界“核俱乐部”的时间表上,法国排位第四,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于1960年2月13日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2月14日,法国电视台播放了这次在法属西非撒哈拉大沙漠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实况纪录片。但国内观众看了后并没有受到“巨大鼓舞”,因为电视上没有显示出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强烈闪光和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只有一股稀薄的烟雾冲上青天,历时约2分钟。法国政府十分重视核武器的研制。法国总统认为,核武器是提高国家国际地位的和影响力的重要资本,发展核武器是确保法国重新在国际上取得应有地位的手段。美国、苏联和英国在50年代初期已分别成功爆炸了各自的第一颗氢弹。  相似文献   

10.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北地区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当量22万吨的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核武器,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中国政府于原子弹爆炸的当天即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总参某测绘大队】1989年3月2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该大队"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自1954年组建以来,该大队官兵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同步通讯卫星、第一枚导弹和"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试验,提供了精确的测绘保障。  相似文献   

13.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两个月之后,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又过了半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突破了原子弹、氢弹(以下简称"两弹")两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科技人员、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经过不懈努力,铸就了"两弹"的辉煌。大家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俊亭 《军事史林》2004,(10):35-36
整整40年前的深秋季节,在我们祖国西北地区上空,一声春雷般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随后下久,中国第一枚核导弹试验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浩瀚无垠的太空.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他是飞行员思想上的"领航员",有人赞叹他是永远站在幕后的无名"金头盔"。空军航空兵某团"霹雳中队"飞行一大队飞行员谈及这位不上天的教导员蔡皓,总是亲切称呼为"书记",信服之情溢于言表。绝不能让飞行员带着思想疑惑升空春节收假第一天,三湘大地乍暖还寒,记者跟随蔡皓参加了飞行员组织的社会热点辨析讨论。当谈到空军飞行员的时代价值时,讨论一下热闹起来。"一样跑道,两种待遇……""不如  相似文献   

17.
七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7):79-79
荩7月01日1946年7月1日,美国海军在比基尼岛的环礁试爆原子弹,这是第一枚在地下引爆的原子弹。1970年7月1日,日本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报纸传真。他们使用与东芝电器公司共同开发的AT-2型传真机和接收机,把一页《纽约时报》自纽约传真到大阪万国博览会联合国馆,全部过程历时50分钟。荩7月02日1901年7月2日,由德国人齐柏林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艘大型硬式飞艇试飞成功。这艘在康斯坦湖附近建成的飞艇长达128米,直径11米,由铝制骨架及外罩棉布构成艇身,下有两个外挂吊舱,舱内各装一台16马力的发动机,时速可达32公里。荩7月05日…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与国防尖端技术□张作文我国的导弹核武器,是5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制的。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到1964年10月16日就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在此前后又成功地研制了氢弹、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和与之相配套的核弹头。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9.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试爆成功,使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有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本文从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探究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艰难的创建发展历程中所面临的各项危机风险,以及积极作出的相应防控措施。进一步阐明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是老一辈革命家和科技工作者为之艰辛奋斗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2013,苏联启动了原子弹计划,由贝利亚领导的特别委员会负责首枚原子弹的研制。特别委员会一方面加紧原子弹研究;另一方面开始核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苏联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先后完成了核试验场选址、试验场建设、原子弹研制和组装以及试验用各种设施准备等工作。1949年8月2913,苏联首枚原子弹PTC——1试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