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共产主义战士——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壮举,家喻户晓。王杰用鲜血和生命掩护下来的集体——张楼乡“民兵地雷班”老一代民兵,人们并不陌生。“王杰民兵班”新一代民兵们在改革大潮中,开拓进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新一代民兵把王杰生前教会的3种应用地雷发展到今天的69种,可在几公里的区域内布下封锁水陆空立体雷网。他们曾为来自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范围内的部队、民兵作过150余次军事表演,弘扬了  相似文献   

2.
一群武装暴乱分子企图制造恐怖事件并试图引爆地雷。接到情报后指挥部立即命令防暴分队集结。一辆迷彩色的通信指挥车迅速出动,民兵迅速在野外架设起天线,与指挥部通话。随后,民兵用警棍盾牌术制服子大部分暴乱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民兵抬担架、埋地雷、炸碉堡、端炮楼,参战97次,毙伤、俘敌460个,涌现出民兵英雄、民兵模范46名,被人们誉为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村”。在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堡垒村”的新一代民兵在商品生产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隆阿爹被越军特工队布在我境内的地雷炸死了。这样的事件,近几年来不断发生,广大群众义愤填膺,同声要求边防民兵赶快想些对策。一天,边防某村的民兵在大榕树下整齐就坐。连长宣布军事课开始。担任教学的边防部队宋参谋,打开带来的提包  相似文献   

5.
湖北蒲圻市赵桥镇羊楼司村退伍军人、原民兵连长胡华伯,1975年,在一次民兵进行地雷实爆训练中,为保护战友的安全,他奋不顾身地排除哑爆,不幸引发了18颗连环雷,使其失去了双手和左腿,成  相似文献   

6.
正小于涛说:"爷爷,长大了我要当兵,当地雷兵!"于化虎哈哈大笑:"孙子,你这是怎么了?当兵好,我同意,你的叔叔伯伯都当兵,你也当兵,不过,现在没有地雷兵,现在叫工兵。"从那以后,于涛的心里就种下了想当兵的种子,并开始生根发芽。传奇的开始1941年秋,招远县武委会为该县民兵抗日队伍送来一颗大地雷,重25斤,上面写有"活雷化虎"四字,民兵于晋生将它埋设在墨石硼路边的石堆里,半个钟头后,日伪军300余人从此路过,一脚踩响,顿时11个敌人命丧黄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河北大城、青县、河间三县交界的东汪村,是一个敌人眼皮底下的小村,这里出门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是敌人控制相当严密的地区,也是周围各据点敌人互相勾结串通的必经之路。在日伪的铁蹄践踏下,东汪人民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4年东汪建立了党组织以后,该村积极发展民兵武装,先后成立了区小队和基于民兵队、儿童团等民兵组织,带领群众挖地道、造地雷,  相似文献   

8.
一个旭日初升的早晨,南国边境某寨的外面突然传来了爆炸声。正在寨子里帮助民兵搞训练的边防部队的宋参谋,当即判断是地雷爆炸,马上带领民兵赶到现场。葱绿的草地上,一头黄牛躺在血泊里,旁边的牧童哭诉着爆炸的经过:刚才他骑在牛背上,看到地上有一根细铁丝,便好奇地拿鞭子去挑,那知铁丝还没挑起来,就听轰地一声,牛便躺下了。宋参谋一听明白了:这是中了越军特工队布下的——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县五丈湾出了一位“民兵爆破英雄”,他布的地雷阵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轻易不敢从五丈湾路过。敌人曾宣布要以牺牲100个“皇军”的代价活捉他,并在五丈湾驻扎多日进行“清剿“。他就是《地雷战》的原型人物之一,晋察冀边区的爆破大王李勇。仲夏,走进河北省阜平县五丈湾村,顶着炎炎烈日,踏访英雄足迹,聆听民兵老游击队员郑作仁讲述李勇那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仿佛又听到了地雷的爆炸声和敌人的惨叫声——  相似文献   

10.
5月15日,四川省民兵预备役人员爱军精武比武活动正在紧张进行。野外练兵场上,一场解救人质的战斗打响了,自贡市民兵应急分队快速出击。"不许动.举起手来!"随着一声大喝,几十名全副武装的民兵将枪口对准持枪"歹徒",人质安全获救。这时,考核指挥组临时出了新情况:"歹徒"在附近安装了3个爆炸装置,有自制地雷、定时爆炸物,并含有有毒气体,必须迅速排除。危险时刻.民兵们想到了新战友——"尖兵1号"。"3号目标区发现爆炸物,请派‘尖兵1号’前出排除爆炸物!"接到指令,操作手卢涛等3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雷也在现代化。过去,地雷全靠人力一枚枚地埋,非常费事。现在不同了,地雷可以用飞机、火箭大面积地撒布,一撒就是一大片,眨眼的功夫,就能布设一个地域广阔的雷场。现代科技的发展,赋予地雷以种种神奇性能。防不胜防的无壳地雷传统的地雷是用金属做外壳的。这种地雷很容易被探雷器侦察  相似文献   

12.
田武 《云南国防》2004,(4):45-45
防步兵地雷是地雷大家族中最早问世的。老式的防步兵地雷一般装药量比较多,又重又大。现代防步兵地雷已经逐渐改变了其笨重的旧貌,研制出了体积小巧、重量轻便、杀伤力强的各类防步兵地雷。例如:  相似文献   

13.
周义 《国防科技》2001,(4):46-47
地雷是一种主要布设在地面或地面以下,杀伤和迟滞进攻之敌的爆炸性武器,在以往的战争中可谓功勋卓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地雷研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地雷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造就出一代全新的重量轻、体积小、威力大的灵巧地雷和智能地雷,使地雷在未来战争中将再现辉煌。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反地雷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地雷意识     
增强地雷意识对提高探扫地雷的成功率,减少人员伤亡十分重要。本文介绍的是各种地雷使用者可能使用地雷的手段、如何辨认雷场标记以及从雷场中撤离和生存的规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对传统普通地雷不断改进的同时,正在积极研究地空一体化攻防高科技地雷。随着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雷研制,地雷的性能将不断改进,技术战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地雷装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及电子技术在地雷上的应用,地雷的尺寸、重量明显减小、而威力不断增加。以反坦克地雷为例,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所造的地雷,直径一般为340毫米,总重15千克,装药量为10千克,多数地雷为炸履带雷,只能使坦克失去机动能力,不会炸伤车内人员。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地雷性能迅速提高。雷径减小到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每15分钟就有一人被地雷炸死或炸成残废,联合国估计,现在全球60个国家的土地上埋设了1亿多个地雷,许多地雷经常被激活爆炸,对平民形成了较大的威胁。不幸的是,探测和排除这些地雷依然十分困难,并且充满危险,要完全消除地雷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掌握安全可靠的地雷侦测和扫雷工具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翔实的资料,列举了地雷尤其是防步兵地雷给受害者及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影响,提出任何禁雷协议都应该是全面的,从而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禁止生产地雷.此外,还略述了地雷的演变、地雷问题的基本情况和德国扫雷技术。  相似文献   

19.
徐南 《宁夏科技》2002,(2):54-57
饱受战火蹂躏的阿富汗,在内战期间,各个派系埋下了无数地雷。喀布尔被称为是全世界埋着地雷最多的城市。此外在其他地区同样埋着无数的地雷。在2000年误踏地雷被炸成重伤或被炸死的达1096人,死者大都为平民,甚至还有无辜儿童。这些隐藏于地下的地雷,对于在阿富汗交战的地面部队来说,无疑于是最大的隐身杀手。  相似文献   

20.
据联合国估计,在62个国家的地底下,埋藏着8500万至一亿颗杀伤地雷,而库存的地雷数目也有同样多。目前世界每年死于地雷人数达7000至8000人。全球范围的扫雷行动估计要耗资850余亿美元,还不包括地雷受害者的庞大住院治疗开支。 据估计,在过去15年里死伤于地雷的人数超过100万人。负责《国际残废》反地雷运动的卡斯泰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