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父亲的信     
父亲来信了一句句鼓励的话儿语重心长信里有谆谆教导也充满几多期望读罢信我仿佛看到父亲期待的目光读罢信我感到有一股热血在心头回荡父亲的信教我不再想家父亲的信让我变得更加坚强父亲的信教我堂堂正正做人父亲的信让我有了抱负和理想父亲的信使我感到重任在肩父亲的信给了我奋勇前行的力量父亲的信@李珂$65575部队72分队~~  相似文献   

2.
思念     
奶奶: 天凉了,加件棉衣吧!夜里冷,就把热水袋拿出来,别老惦念着我踢开了被子没人给我盖;别总把好吃的东西留到我探家的那天。没人陪您说话,您又在把我寄给您的音乐卡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用完了电池还凑着耳  相似文献   

3.
人总期待着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像猫眼,永远在等待捕抓猎物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中,不知从哪儿学来一种惯性,仿佛,一定得把平静的空气搞得沸沸扬扬才有意思。有时我觉得。我的心好像古代大宅院里住着的一些怕闲着没事干的妯娌,由于天下太平无事。深宅大院阴森森的空气闲得人发霉,于是想尽了办法要生风波,东打探西挑拨,让自己感到活着还有事做。  相似文献   

4.
往事如窗前的细雨,在记忆的窗台上,悄悄地滴落。牵着我们那些逝去的时光,它不是热烈的,淡淡如一杯隔夜之茶。当我静下心来重品那些沾花旧影的时候,为何心魂被攫走得如此彻底? 抬眼窗外,母校的影子啊,我思念你。我思念中队前簇簇水竹的枝繁叶茂,我思念大操场上的气喘吁吁,我思念二号高地上的凉风习习,我思念考场上的战战兢兢,我思念宿舍中海阔天空般的神聊狂侃,我甚至思念教导员点名时的啰里啰唆……我的思念就如同我们彼此谈论初恋时那样的刻骨铭心,就好像我们告别家乡一样肝肠寸断。军校生活的碎片,我愿意用自己热烈的感情打捞你。那些曾经豪言壮语后又粗话连篇的同学,你们好吗?你们可曾与我一样,自毕业那天起就在心底默默念叨重逢时的喜悦、再见时不落往昔的风采?我已经忍受不住了。我必须将思念诉诸笔端。当你们看到我这些文字时,就用它们的稚嫩为我们当年的十八队下酒吧。醉倒的是我们火一样燃烧的青春。它尽管菲薄,尽管短小,亦足以告慰那些激情的岁月。让我们彼此在异地干杯吧,十八队的弟兄们。我相信我们的洒脱一定能碰撞得如毕业酒会上那般干脆!  相似文献   

5.
致读者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李芸,作为“心理空间”的新主持人,希望能成为您信赖的知心朋友。当您或您身边的战友、朋友、亲人遇到什么烦心的事,心里有什么困惑,不妨拿起笔写信告诉我,我将伸出真诚的双手同你携手走出烦恼与困顿;当您欣喜地发现自己终于走出了心灵的坎坷或阴霾时,不妨拿起笔写信告诉我,让我同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你成长的经历、收获成熟的心得;当您有许多生活的感悟或心灵的悄悄话,不知该说给谁时,不妨拿起笔写信告诉我,我会静静倾听,保守秘密我将打开心扉,真诚地期待着与朋友您的每一次心灵对话。我在一个叫…  相似文献   

6.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日月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地期待……”激越悲壮的歌声在兰州大学礼堂回荡。这是兰大师生正在与老山前线某部英模报告团的指战员一起举行歌咏晚会。尽管要求节目要避免重复,但《血染的风采》这首歌还是一遍又一遍被选唱,一个晚会上竟演唱了七遍。会场的气氛更是炽烈感人。只能容纳1800人的礼堂,一下来了2700多人,座位坐  相似文献   

7.
1984年春,正当我全力以赴准备新一届学兵授课内容时,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去领导办公室谈话。我第一反应就是立即把自己毕业分配到该团当教员半年以来的教学和生活情况检索了一遍,觉得好像没有出现什么可以被领导单独“训话”的差错。  相似文献   

8.
心理空间     
新兵心理自助门谚内向性格要改变吗? 问:我从小就不爱说话, 性格挺内向。当兵来到部队虽说班里十几个人,但我却时常感到寂寞。看着别人有说有笑,亲亲热热, 我倒像个局外人,心里可着急了。我真不喜欢内向性格,您能告诉我,怎么改变自己的性格吗?  相似文献   

9.
尉光明 《国防》2010,(7):81-81
像捉迷藏的孩子 举着一束火把 把夜紧紧咬住 寻找童年的向往 穿上崭新的军装 让目光读了一遍又一遍 丢下一堆思想的血迹 每天每天都风和日丽  相似文献   

10.
几个月前,我因面临中考的压力,无心恋战于学习的战场。于是,我来到了学校附近的杂志中心。一进门一本蓝色封皮的《环球军事》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开目录,里面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暴力竞技”何去何从》、《目击日本陆上自卫队火力演习》、《纳赛尔让空军打不还手》……我看着海、陆、空军服,简直是帅极了!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酷。从此,我与《环球军事》相识了。我的哥哥是一名武警,现在在湖南当队长。他希望我也像他一样。我也有志向,成为一名为国家作贡献的军人,没有比这个更能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了。《环球军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军在多国联合军演中,首次实弹射击和首次用英语指挥多国舰队获得成功,说明中国海军在国际舞台上开始走向成熟:美国拆日本的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实美日心中各有鬼胎;伊朗扣留英国海军人员,让美、英又恨、又气,又无可奈何:美国想用阿富汗国民军替代美军和北约部队,但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2.
爷爷,您的孙女今天要远行。瞧,爸爸和妈妈已经为我准备好了行装;瞧,我已穿上了妈妈送给我的中航工业夏装。尽管我想穿着漂亮的连衣裙飞向远方,可我知道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也像您的儿子、儿媳,我的爸爸和妈妈一样,也成为航空人。于是我穿着中航工业夏装向您告别,尽管我没有能够像您一样,能够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成为中航工业西航的一员,献身航空动力事业。可我要去的地方也很神圣,是让战机拥有千里眼的中航工业雷电院。瞧,您笑了吧,我就知道,您一定会说"只要是航空人,干啥都行"。  相似文献   

13.
远行     
谭桂亮 《政工学刊》2002,(10):64-64
想念的妈妈 ,今天身在军营的儿子又提笔给您写信 ,想告诉您一个不算好的消息 :今年儿子不能回家过春节了。算起来这是儿子第四次给您写这样的信了。每写一封信 ,儿子都感到很对不住您。您生病卧床的时候 ,儿子正在光缆施工第一线 ,没能到病床前尽孝子之心 ;农忙的季节里 ,儿子又在火热的训练场上 ,不能帮您一点忙。转眼春节将至 ,本应和家人团圆 ,毕竟从当兵到现在儿子一次也没回过家。但儿子在部队是班长 ,是党员 ,今年又被评为优秀士兵。组织上决定让我回家过春节 ,我想这样的机会还是让给战友吧 ,他们是新同志 ,比我想家。这丝毫不能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3周年,恰巧今年的9月18日正好是第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想到这一天,我便觉心中郁闷,似有千言,可真提起笔来,却又觉得笔重千钧,无语凝噎。毕竟,这个题目太沉重,沉重得有些让人透不过气来。因为,这一天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耻辱、太多的鲜血、太多的悲哀…… 初识“九一八”,是幼儿时期从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松花江上》开始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虽然懵懂幼童尚不知这首歌的含义,但那凝重而激昂的旋律却让我感受到其中的  相似文献   

15.
我叫英子(众所周知的原因,请允许我用化名),今年24岁。春节前,我和心上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要向《西南民兵》及全体编辑人员道一声:“谢谢您——《西南民兵》,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6年前,高考因十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那年,我刚刚18岁。再说,即使我考上了大学,家里也供不起我念书。于是,我和村子里的几位姑娘一同来到到广州,成了  相似文献   

16.
距离产生思念,思念升华柔情。在无尽的相思中,身在豫北军营的中尉排长王晓红,决定去探望远在西藏阿里某边防连当连长的男友李辉。出发动身之前,王晓红又将李辉写给自己的所有信件看了一遍,她想从中知道对方是从何时开始疏远自己。这显然只是徒劳,因为每封信的字里行间,都充满浓浓的爱  相似文献   

17.
军校毕业被分到人武部后,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民兵》杂志,我就喜欢上了 她。我总爱往收发室转悠,希望与它邂逅,接下来便是一遍遍翻看。 我的习惯被政委知道后,一天,他面带鼓励的神情把资料室钥匙交给了 我。资料室有一书架,全是历年的《中国民兵》杂志,我仿佛一下迈进了后备军 知识的海洋。我上军校时学的是司务长。若让我炒个菜、做个账,那绝对是行家 里手。但写起文章来,总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怕读者笑话,我当时连做个 食谱都要在措辞上琢磨半天。在人武部资料室呆的时间长了,从没在报刊发表 过“豆腐块”、“火柴盒”的我,突然间有了写作和发表的欲望。于是,在我还没有  相似文献   

18.
兵之歌     
人生就像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我就是从绿色开始踏出人生第一步的。我用背包裹起缀满橄榄绿的梦想,踏进这直线加方块的营地。当理想的花蕾含苞欲放时,我穿上军装走进春光照人的行列,生命便充满了温馨和浪漫。我庆幸自己成了一名军人,并由此体会到当兵的苦累与乐趣。我心甘情愿地抛弃了自己本该得到的许多东西,但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同龄人所不可得到的珍贵财富,那就是军营的熔炉里铸就的“军魂”。面对困难,我不再畏惧。因为,我  相似文献   

19.
韩晓峰 《政工学刊》2014,(10):77-77
我刚当指导员时,有几个战士因违反纪律被机关通报了,在进行批评教育后,我要求那几个战士“把事情和家里说说,并让家人给我打电话,不然明天罚抄条令一百遍”。刚回办公室不久,战士小李怯怯地站在办公室门口喊“报告”,让他进来后,才得知他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养大,爷爷奶奶对他的期望特别高,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部队犯了错误,宁愿接受抄条令一百遍的惩罚。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11日,是我军著名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领导者、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阎揆要将军的百年诞辰。作为曾经在阎老手下工作过的我,很希望在阎老百年诞辰的时候搞一下纪念活动,便和他的子女联系了一下,但得到的回音却是:根据阎老生前的要求,在他死后不再搞任何形式的纪念活动。因此,阎老的百年诞辰也不搞什么纪念活动了。听到这个回音,我的心中涌起一种隐隐的思念,不由得想起与阎老生前的最后一次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