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认同悖论及对兵团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认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与体认。“兵团人”以“爱国奉献”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形成高度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在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兵团人对兵团文化的认同正面临着挑战。理性客观分析“兵团人”在文化认同上所面临的挑战,既有助于兵团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指出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是为了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对军队来说 ,弘扬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强化其作用 ,更好地满足官兵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其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一是着眼“铸魂” ,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确保官兵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科学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先进文化的“魂”之所在 ,是国家的立国之本 ,也是个人的立身之基。当前 ,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 ,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上咄咄逼人…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今天 ,全球化作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但是 ,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 ,一些超强的发达国家正利用其政治、经济、军事尤其是一些“软力量” ,如文化上的优势来谋求世界霸权。它们在有选择地输出经济和技术的同时 ,也在毫无保留地输出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并正以此为标准 ,谋取世界的“划一” ,而这必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民族的文化独立面临严峻挑战 ,其中最具典型的便是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的文化扩张 ,我们称之为“文化霸权”(“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4.
战争文化视阈从更广阔的时空观揭示了战争归根结底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政治矛盾冲突的反映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观念和思潮的聚焦。比较东西方战争文化 ,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殖民性和扩张性 ,借鉴吸收西方军事发展的有益成份 ,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战争文化资源中挖掘出富有时代内涵的民族精神 ,塑造富有时代特征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观念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被迫投入抗美援朝战争时,经济十分困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济上确立与实施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将抗美援朝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有机结合起来;经济上成功地进行了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禁运和封锁;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实现了“边打、边稳、边建”,国内经济奇迹般地实现了全面恢复,有效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形势看,一些西方国家大肆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一切”,使得一些官兵更加看重身家性命,使命与生命的矛盾影响到当代军人牺牲精神的培树。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要对官兵深入开展人权教育和强化军队职能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文化也早已冲破了疆域的界限,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汹涌而至,强烈冲刷着人们的头脑。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军的图谋不死,继前些年大肆宣扬“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之后,近年来又竭力兜售他们的人权理论,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一切”,给我军官兵的思…  相似文献   

7.
军事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先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军队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概括了市民社会的全部历史”,指出古往今来“武谋文用”,为战争而组建的军队在国家发展、民族融合、精神传承方面发挥着无  相似文献   

8.
胡欣 《现代军事》2008,(2):22-27
1996年,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其《亚洲大趋势》一书中预言.中国必然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他预测,中国将在各个领域跃居世界前列,重新塑造世界的面貌,世界的游戏规则将不再由西方国家所主导。而国际关系大师级人物沃勒斯坦则断言.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衰落是“结构性”的,是“不可逆转的”.这种衰落既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和文化上的。这两种观点此消彼长,正好构成了中美未来走向的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9.
张涛 《政工学刊》2005,(9):15-16
基层党组织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在广大官兵心目中的威信,关系到党在基层官兵中的感召力,关系到军队建设事业的成败。树立和维护好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基层党组织应树立以下六种形象。一、筑牢信仰基石,树立坚定跟党走的政治形象。坚定的理想信仰,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为其事业奋斗的精神基石。当今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传媒手段多样的时代,各种文化和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一名官兵。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步伐在加快、力度在加大,他们大力鼓吹“军…  相似文献   

10.
加 入WTO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适应我国“入世”的大环境 ,进一步加强部队思想道德建设 ,是贯彻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需要 ,也是确保新形势下部队更好地肩负起“打得赢”、“不变质”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入世”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加广泛 ,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受到冲击。加强部队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着力铸牢官兵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随着“入世”后对文化市场的“硬性”开放 ,西方国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于庆利 《政工学刊》2002,(11):34-36
加入WTO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适应我国“入世”的大环境 ,进一步加强部队思想道德建设 ,这是贯彻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需要 ,也是确保新形势下部队更好地肩负起“打得赢”、“不变质”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入世”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加广泛 ,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受到冲击。加强部队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着力铸牢官兵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随着“入世”后对文化市场的开放 ,西方国家的思想方式、行…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在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围绕国家利益至上这个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军工文化建设”。“国家利益至上”是军工安身立命之本,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灵魂,也是推动军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鸦片战争被迫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进程,一路艰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并在新时代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成果。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厘清了中国的现代化与以往西方的现代化大有不同,鉴于每个国家国情和文化历史的差异性,西方现代化并不具有“共性”,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国家,而中国做到了运用西方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国情或者具体实际“个性”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指南。  相似文献   

14.
40年的风雨足以剥蚀铜墙铁壁,40年的风雨却奈何不了精神丰碑。弹指一挥间,”雷锋班”已风雨兼程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来,“雷锋班”班长虽然换了21位,但他们始终沿着雷锋的足迹不断地求索,并用奉献和爱心谱写出一个个与雷锋相关的光彩人生。这是一场与时光并进的精神的接力。“雷锋班”每一位班长在自己离任时,都准确无误地传递了这支精神火炬;而每一新任班长都庄严地接过这团精神圣火,在自己这段赛程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意义。那么,是什么力量激励和鞭策着他们40年如一日,实践并光大着雷锋精神呢? 让我们把目光拉长,去解读“雷锋班”每一任班长的交班寄语,透过这些发自肺腑的寄语,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的传承,历史的延伸……  相似文献   

15.
中外学界一致认为,西方世界是通过古罗马来了解和消化古希腊的文化果实的。事实确实如此。古希腊极盛时代的开创者亚历山大所领导的十年远征实际是“东征”,对于马其顿的西方,特别是地中海的西部和不列颠地区、他还没有来得及征服就死去了。他的远亲,古伊庇鲁斯国王皮洛上曾想继承他的遗志,征服西地中海,但一开始就碰上了罗马这个硬钉子。相反,不到50年时间,亚历山大所创立的希腊化国家大部落入罗马怀抱,地中海第一次成为一个国家的内湖。东西方才真正合为一体。经过二百年的“罗马和平”和“西欧拉丁化时代”,偏处一隅的古希腊文…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统、精神情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积淀和传承,是人们认同归属的精神家园和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作为一种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文化深深熔铸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每一个历程。以“文”化人,能够提高人的素质与涵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文”化物,能够为物品注入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观念对世界和平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从“军事文化”概念的定义分析入手 ,为军事文化研究确立了可供操作的前提。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普遍性出发 ,引出春秋战国与当代世界的国际关系性质的比较分析 ,得出两者在国际政治方面的五个共同特征 ,进而指出 :先秦诸子军事文化观念与当今体现在国际政治领域的西方军事文化观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西方国家以“人权高于主权”进行军事干预 ,为自己的霸权主义服务 ,与春秋战国时期以“攻其国 ,爱其民 ,攻之可也”为借口的“假仁以霸”情形完全一致。国际反霸权主义的思想同孟子的反霸权思想本质上相同。作者认为 :由于最初的地理原因 ,“封闭型文明”比“开放型文明”更早完成“暴力建立秩序”的历史过程 ,因而也就较早地出现制约暴力的和平主义因素。中国古代属于“封闭型大河流域灌溉型农业文明” ,因而较早地产生了具有浓厚人道主义关怀与和平主义倾向的军事思想 ,而渗透着东方古典人道关怀与和平主义的“慎战”、“不战而胜”等战争观念为当代西方所接纳和推崇 ,表明西方文明正在摆脱与生俱来的崇尚暴力的传统 ,在战争观的进步上 ,正在接近中国古典文明时期的水平。究其原因 ,在于春秋战国的社会与当代国际社会某些性质相似。作者认为这一现象既可以看成西方文明或当代世界文明已经在  相似文献   

18.
开放与自信     
“今天的中国更加开放和自信!今天的中国军队也更加开放和自信。”日前,国内某著名军事专家在与笔者交谈时,由衷地发出了上述感叹。回望改革开放的近30年,特别是步入新世纪后的这些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的确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有力。这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也表现在事关国家安危的国防和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的提出,军事软实力建设研究如火如荼,传统文化在军事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便自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今天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新思想、新思维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传统文化过去只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军事软实力,往往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而主动挖掘利用才是我们在军事软实力建设中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营造兵味浓郁的军营文化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军营文化的目的集中在满足文化娱乐的需要上 ,一些同志简单地把基层文化工作看作是“调味品” ,是拴住基层官兵心的“绳子” ,是部队其它工作的陪衬和附设 ,致使军营文化的作用发挥不够。这是远远不够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才能为部队的全面建设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撑。一、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官兵素质上文化娱乐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官兵精神生活的需要。但娱乐不是文化活动的全部目的。当今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 ,部队官兵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他们对文化活动的要求 ,不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