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消耗从表面看,是一种“投入”,但在许多情况下却是一种超过其本身价值的“产出”。其区别在于消耗不等于浪费。搞清了这一概念,我们再看民兵训练消耗的“超值创造性”。 我国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为民之时,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为兵之时,方过渡为消耗物质财富。但以此就认为民兵  相似文献   

2.
“民兵”,是《县志·军事篇》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县志·军事篇·民兵》如何贯彻修志的指导思想,如何历史地、本质地记述民兵,突出当代民兵的编纂重点问题,本文拟就此发一孔之见。一、民兵制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已使用“民兵”一词。《魏书》卷五十一载,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淮阳玻豹子曾上表:“臣所领之众,本自不多,唯仰民兵,专恃防固”。北宋时,民兵(亦称乡兵)逐渐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隶属兵部。政府把农民中体智兼  相似文献   

3.
5年前的夏天,我带着书生的狂傲走上了武装工作岗位。自认为饱读了几年诗书,文字工作没什么大问题。当政委把一本本《西南民兵》交给我,让我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不以为然,随手把它丢进了资料室“封存”。一个月后,部里开展民兵整组工作,政委安排我给民兵上一堂政治课。我急着对政委说:“政委,我不是才来吗?对武装工作一窍不通,对武装工作也不熟悉,能不能下次再讲?”政委看着我说:“《西南民兵》看  相似文献   

4.
坐落在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的弓长岭矿业公司,编有基干民兵210人,普通民兵1500人。2004年以来,该公司坚持企业生产经营与武装工作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出,充分发挥企业民兵标兵、尖兵、卫兵作用,唱响了一曲曲“三兵”之歌。  相似文献   

5.
《西南民兵》杂志1994年第9期刊登了冉鄂生同志撰写的《“老武装”也需要“新思维”》一文,读后颇受教育。我与枪炮打交道已有36年,其中从事民兵、预备役工作已有15年,也可算是个“老武装”了。在长期的武装工作战线中,深深感到我们这些“老武装”除了努力学习,更新观念以外,还应努力提高4种工作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武装”长期在基层工  相似文献   

6.
知兵篇 知兵非好战。从任县长——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于国民对武装工作情有独钟。于国民常说:“武装工作和经济工作如同一担挑,只有保持平衡,才能稳步前进。”基于这种认识,在工作实践中,他把钻研军事业务知识,掌握武装工作本领作为己任。通过阅读《中国民兵》了解全国民兵工作动态,学习外地经验。遇有难点疑点问题,总是虚心地与人武干部共同探讨,解难释疑。很快从门外汉成为武装工作的行家。他“三次”异地任职,民兵工作都有不同凡响之举:在固始县当县长,带领民兵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使18万民兵成为支撑14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的主力军;在信阳县当县委书记,组织发动民兵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使“以劳养武”兵办企业顶起了全县乡镇企业的“半壁江山”;在信阳市担任市委书记,发挥民兵在社会治安中的积极作用,使民兵成为维护当地稳定的“铁拳头”。  相似文献   

7.
如何搞好一年一度的民兵整组,笔者认为:要不断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优化民兵组织结构;实现城乡兵员合理布局、科学编组;抓好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民兵高技术专业分队和民兵营连长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稳定的同时,切忌兵员“大出大进”。 我国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平时是民,战时为兵,按规定每年都要进行组织调整,这是兵员不断变  相似文献   

8.
我搬家多次,始终保留两大箱《中国民兵》杂志,虽然占地方,可这是我干一辈子武装留下的宝贝,说啥也舍不得丢。 我1965年退伍便从事武装工作,长期担任民兵训练基地主任。当时,按上级规定,民兵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都由基地组织实施,可基地只我一个“光杆司令”,在创刊不久的《中国民兵》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民兵教育训练任务。当时信息资料奇缺,我十分注意收藏和利用《中国民兵》。每逢组织教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马晨阳任河南省浚县钜桥镇党委书记以来,倾心做好基层党管武装工作,积极为武装工作办实事、解难题,使钜桥镇武装工作年年走在前列,多次被省军区、鹤壁军分区和县人武部评为“先进基层武装部”和“民兵军事训练先进单位”。马晨阳不是行伍出身,但深知“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道理,担任镇党委书记后第3天,她就专门召开了一次议军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兵》越办越活了,越办越好了,这是我们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普遍反映。报刊征订期间民兵们说:“可别少订了我们喜爱的《西南民兵》。” 《西南民兵》不仅版面设计新颖、大方,给人以美感,通过“开卷有益”、“典型经验”、“风流人物”、“武装干部之星”、“民兵生活”、“探讨与思考”、“基层生活”、“双拥工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党管武装成效显著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坚持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有力地促进了民兵工作,先后涌现出“金子买不通的关卡”通天河守桥民兵班,“草原活雷锋”蒙托那义、把党的温暖送进原始森林的囊谦县人武部,以及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称多县人武部、全国民兵团结先进个人才娃等一批先进典型。 (郭汉民)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剑川县人武部部长尹立坤,一个有着30年兵龄的老武装。在正团职位置上干了15个春秋的他,始终不改普通一兵的本色,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赞扬。 上任伊始,尹立坤和党委“一班人”定下了艰苦奋斗,铆着劲儿实干的决心。1988年,他带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投入150万元办起了民兵铁合金厂。如今,这个厂年年创纯利20余万元,并安排了100名退伍军人和民兵就业。在人武部的带领下,全县办起了以民兵  相似文献   

13.
一片丹心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武装部部长刘宏书,是一个兵龄28年、从事武装工作已经18年的老武装了:他热爱武装工作,潜心钻研新形势下城市民兵工作的改革方向,致力于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努力当好地方“军事常委”的角色。入伍28年来,先后6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树为干部标兵;多次被吕梁军分区评为“优秀人武干部”;2003年8月.被北京军区评为“人武之星”。在他的带领下,孝义市武装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单位连续12年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  相似文献   

14.
洪椿喜虽不是行武出身,但对武装工作的地位、作用却十分清楚。他曾在许多场合说过:“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共和国驶向21世纪的经济舰队,不能没有护卫舰,经济工作与武装工作只有同兴共振,才能国富民强。 心系武装情深意浓 洪椿喜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曾在西平县化肥厂当过民兵班长、排长、连长,1981年他在带领民兵参加化肥厂火灾灭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0月,在部队百万大裁军中,年仅36岁的李发喜从团政委的岗位上转业到了地方。此后,无论工作怎么变化,职务如何升迁,他总是牢记一句诺言:“脱下军装还是兵”。 1997年底,他调任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区长,并担任了区武委会主任。刚上任,他就了解到该区人武部由于种种原因债台高筑,民兵武器仓库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因班子不团结,人武部干部、职工人心浮动,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此情此景,李发喜撂下一句话:“武装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大山深处的乐丰乡有一位年轻有为的民兵指挥官,他就是乡党委书记——朱友吉。 30多岁的朱友吉,虽然一身文气,却对武装工作情有独钟。他自担任乡党委书记的那一天起,为了做武装工作的“明白人”,不当“瞎指挥”,把《中国民兵》、《中国国防报》、《西南民兵》、《国防时报》等国防刊物作为自己的教材、民兵的“课本”,很快实现了从门外汉到内行、再到“导演”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马钢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克章,心系国防兴武强兵,企业武装工作连年上台阶。公司武装部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李克章被南京军区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23日,济南东郊,郭店民兵训练中心。 随着三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山东省党管武装工作会议民兵军事训练汇报表演拉开序幕。 来自“地雷战故乡” 的海阳市民兵进行的吊石雷和连环雷爆破表演刚刚结束,由省人民武装学校150  相似文献   

19.
江汉油田人武部部长何明湖从事武装工作二十多年来爱武装、抓武装,一片丹心献国防,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何明湖深深地懂得:“兵不强,不可以御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为了狠抓民兵连基本建设,他行程2000多公里,一家一家地定标准、抓落实,先后制定了民兵营  相似文献   

20.
曾经当过8年兵的颜廷瑞,作为县委书记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更能深刻体会到国防建设的分量,对国防建设情有独钟,对全县民兵预备役建设厚爱有加。 颜廷瑞常说:“党管武装是传统,为人武部排忧解难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管武装……”为了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建设,他亲自和人武部领导选点定址,协调县财政投资50多万元统一了民兵应急分队的服装,购置了头盔、盾牌、通信器材和交通工具。去年“八一”,在县委议军会上,针对民兵训练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