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宝良 《军事历史》2006,(11):28-33
海军舰艇被称为“流动的国土”,在世界各国国家中,海军是唯一可以在和平时期走出国门,进行国际间友好访问的军种。海军的这一特性,使它在担负起保卫国家领海的作战任务以外,又常常担负起国家的外交使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军事领域中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许多外国军舰从大洋彼岸踏浪远航,进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不仅表示了对中国人民和人民海军的友好情谊,也充分反映了对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尊重。在1999年至2004年,笔者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飞行员,曾先后多次登上访问青岛的英、美、法等外国军舰,与外国海军官兵进…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旅游景点:青岛海军博物馆。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海军博物馆中,展示着一艘舷号为101的导弹驱逐舰。光是从101这个舷号上,就可以想见这艘军舰在人民海军中的地位。的确,它就是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艘驱逐舰,当年显赫一时、威震八方的“四大金刚”之首  相似文献   

3.
新闻快递     
国内军事1.法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中国青岛港 3月12日,由法国海军“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舷号D646)和“比罗司令”号轻型护卫舰(舷号F796)组成的舰艇编队,徐徐驶入青岛港,开始对山东青岛进行为期五天的友好访问。这是法国海军舰艇第4次访问青岛。(相关报道见P16)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在人民海军成立62周年之际,青岛市政府和海军驻青岛部队联合举行为期两天的纪念庆祝活动,活动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为配合这次活动,人民海军"芜湖"号导弹护卫舰停靠在奥帆中心供公众参观。军乐队和参加过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的  相似文献   

5.
硝烟散去志于学──海军政治干部学校初期学员生活琐忆魏艾民《海军大辞典》这部权威的辞书,称"1952年7月在青岛组建的海军政治干部学校",是现在的海军政治学院的前身。这样算来,海军政治学院已走进第44个春秋。笔者作为这个学校建校初期的学员,回首往事,感...  相似文献   

6.
三月的青岛,万物吐绿,浪花竞放。 海军青岛某训练基地。为检查海军民兵专业分队到现役部队对接训练的效果。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实兵实装检验性演习考核正紧张进行。由海军某舰队和山东省军区司令部联合组成的考核组,正通过计算机指挥系统向考核分队下达命令。  相似文献   

7.
胡宝良 《当代海军》2006,(12):26-29
海军是唯一可以在和平时期“自由”走出国门的军种。海军的这一特性,使它在担负保卫祖国领海、领空的作战使命以外,又常常担负起了国家的外交使命,海军军舰则被称为“流动的国土”。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交往的目益扩大,使得一些原先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的西方国家,再也不能无视中国这个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了。他们不断地派出军舰进入我国领海和港口进行访问,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和海军的友好情谊,也充分反映了对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尊重。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一名普通飞行员,笔者有幸与访问青岛的西方国家军舰官兵进行了交流,并参加了空中航拍和礼仪护航任务。现将我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6月11~15日,英国海军由“埃克塞特”号导弹驱逐舰和“灰色漂泊者”号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驶抵上海海军扬子江码头,对上海进行了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海军上海保障基地王凡副参谋长在码头主持仪式。上海访问期间,英海军官兵参观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护卫舰。中英海军官兵之间开展了多项体育比赛。 尔后,英舰艇编队于6月17日到访青岛,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中英海军在青岛外海成功举行了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6月20日,中国海军军舰同来访的英国海军军舰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成功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哈尔滨”号  相似文献   

9.
在美丽富饶的黄海之滨,景色迷人的烟台芝罘湾畔,在著名作家冰心的父亲谢葆障为第一任校长的北洋水师学堂旧址,有一所著名的高等军事学府,这就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于1950年8月组建于青岛,其前身是海军海岸炮兵学校,是建国后最早组建的军校之一;1951年3月更名为海军炮兵学校;1952年9月,从青岛迁至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3月12日上午9时,由法国海军“拉图什特威尔”号反潜驱逐舰和“比罗司令”号轻型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抵达青岛某军港,开始对青岛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是法国军舰第4次访问青岛,随舰来访官兵322人。  相似文献   

11.
3月12目上午9时,由法国海军“拉图什一特利维尔”号反潜驱逐舰和“比罗司令”号轻型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抵达青岛某军港,开始对青岛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是法国军舰第4次访问青岛。随舰来访官兵322人。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首次通过巴拿马运河。这是即将进入巴拿马运河加通船闸的海军“青岛舰”。  相似文献   

13.
德国海军导弹护卫舰 F123级“梅克伦堡-沃波默恩”号和 F122级“莱茵兰-普法尔茨”号,在德海军护卫舰第六支队支队长索尔斯膝·克勒中校率领下,于2(X)2年6月10日上午驶入青岛港,开始对青岛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两舰随舰来访官兵共431人,其中军官52人、士官190人、水兵181人、外特军人8人。这是德国军舰首次访问青岛。 F 123级"梅克伦堡一沃波狱恩"号是德海军先进的防空型导弹护卫  相似文献   

14.
1927至1937年,国民政府续办了原北洋政府时期的马尾海军学校、葫芦岛航警学校和黄埔海军学校。蒋介石通过派系分治办法,使得各校彼此不相通、相互抗衡。为了建立嫡系海军,蒋介石还新建了电雷学校。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各海校陆续西迁,电雷、青岛、黄埔三所海校相继停办,仅存的马尾海校也大幅度缩编。在贵州省桐梓办学的马尾海校为中国海军教育延存了血脉。战后,在美国援助下,国民政府在青岛成立中央海军训练团。1947年,中央海军训练团改组为海军军官学校,当时被誉为中国海军的最高学府。同时,为了培养海军机械人才和军士,国民政府先后成立了海军机械学校和海军军士学校。国民政府海军学校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海军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但存在发展时断时续、规模有限和派系隔阂等弊端,这也就注定了国民政府海军、海校建设的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海军,是在清朝末年海军的残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其海军曾分裂成地域性的闽、粤、东北三大派系(亦称马尾系、黄埔系、青岛系);1932年,蒋介石为培植自己的嫡系海军,在江苏省镇江筹办了电雷学校(又称电雷系)。虽然,早在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改旗易帜,民国形式上统一了,但海军仍未统一成编,尤其是东北海军(即后来的海军第三舰队)仍我行我素。现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将原东北海军及第三舰队的兴衰作如下记述。东北海军前身在沈鸿烈创办东北海军前,曾有一支直  相似文献   

16.
军闻述评     
我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美、加、菲三国2006年8月21日上午,由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洪泽湖”号大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我舰艇出访编队驶离青岛某军港码头,开始了美、加、菲三国四港之旅。访美期间,出访编队将在夏威夷海域、圣迭戈海域与美海军进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美海军间的第一次海上联合演习。[于文献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17.
波兰海军7月27日宣布,在波罗的海海底发现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唯一的航空母舰“格拉夫-齐柏林伯爵”号的残骸。这一发现有望彻底揭开一个尘封了59年之久的历史悬案。曾是纳粹德国唯一的航母发现“齐柏林”号航空母舰残骸的是波兰的波罗的海石油公司。7月初,该公司在离波兰北部港口城市格旦斯克以北大约60公里的海底进行石油勘探的时偶然发现一艘沉船的残骸,随即报告给波兰海军,才引起官方注意。根据该船沉没的位置以及相关历史文献,波兰军方推断它就是纳粹德国唯一的航空母舰“齐柏林”号。波兰海军发言人巴尔托斯·扎伊达少校证实,波兰海军…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中国邀请世界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团长、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来访青岛,参加以"和谐海洋"为主题的多国海军活动。各国海军代表团和来访舰艇官兵举行了高层  相似文献   

19.
海上阅兵是世界各国海军的一种传统庆典仪式,通常是在国家和海军重大节日期间举行的一项重大活动,很多情况下还是一个国家阅兵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在青岛举行的海上大阅兵,既是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海上阅兵展现了我国不断增长的海上实力,加强了多国海军之间的传统友谊,增进了彼此了解与互信,是人民海军自信心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残封的由来     
“青岛”舰首访澳洲大陆纪念封是个残封!经中央军委批准,由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世昌”号训练舰、“南仓”号综合补给船组成的舰艇编队,在北海舰队副参谋长韩芳润少将的率领下,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