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风情     
一曲《康定情歌》蜚声中外,跑马山、溜溜城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佳宾,还是国外贵客,来到康定,印象最深的除了白云环绕的跑马山,能歌善舞的张家大哥李家大姐,就是康定的众多水泥桥。 由于折多河、雅拉河横穿康定溜溜的城,解放前,康定城就在折多河上修建了下桥、中桥、上桥、将军桥、公主桥、驷马桥六座木桥,在雅拉河上修建了头道桥、二道桥两座木桥。故有八桥城之说。抗战期间,我国著名国画家张大千先生在康定避难时曾赋诗:“春风巧绿跑马山,坡上崖畔红杜鹃,贡嘎山雪折多水,炉城八桥情难断。”(康定古  相似文献   

2.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一曲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诉说着四川省康定县民族文化的神秘之美、自然景观的震撼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川西南高原名城康定以一首《康定情歌》享誉天下。“跑马溜溜的山下”,党的十六大代表、县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杨苏萍以搞经济建设能力强,抓武装工作办法多,被誉为“又唱‘情歌’又行武”的人。 杨书记一生最遗憾的事是没当上军人。不过,她却在任县武委会主任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5年中圆了国防梦、了了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从飞机上鸟瞰,这里还是奎屯的"棚户区"贫民窟";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奎屯脚手架与塔吊最多的地方。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天北大道、团结北街等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大马路伸向远方…… 诞生仅仅两年,历史已惊叹于这里的巨变。从最新版的奎屯市城区地图上可以看到,在城的北部已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天北新区。这是一个兵地融合发展的新城区。  相似文献   

5.
边关明月     
从师大中文系毕业后,我穿上了军装。我军旅人生的第一站,是在南国边防的一座军营里当排长。连队驻守在崇山峻岭中一座不知名的大山的半山腰上,这里除了连绵不断的山和山与山之间深不见底的狭长的沟壑,很难找到一块像样的平地。在这里,生存的每一寸空间都是用炸药和铁镐向山神艰难索要来的。于是,群山之中有了块难得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在爽爽的贵阳、绿绿的贵阳,矗立着一座现代化军工企业——中国航发红林。2016年10月26日,红林创建50周年。时光流逝,50年匆匆而过。50年前,一批热血儿女响应祖国的召唤,毅然告别大城市,来到"开门见山、出门是山、山里有山、山外有山、山高谷深、群峰峭拔偏僻、艰苦红林穿洞"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东部山区,有一座山叫神女峰。山下有一偏僻的小山村。小山村里驻守着"黑队"和一群年轻的兵。电视台记者到这里来采访,临走时扔下一句话,说这里"山都感到寂寞,鸟都感到孤独"。5年前,我因为有采访任务,曾两次到过那里。在那个小山村里,我熟悉了被兵们亲切地称为"黑队"的徐家宝。那时,徐家宝是那山旮旯里最大的官儿。  相似文献   

8.
湖州,这座江南古城,昔日素以“丝绸之府”享誉华夏,今日又以“全国双拥模范城”名扬全国,时下,全民国防教育正伴随改革大潮涌动湖州城,再谱新乐章。最近,笔者就此作了一次采访。 国防教育“窗口”在这里开辟 国防教育要渗透到每一个领域,要使国防观念烙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几乎已成了湖城人的共同心声。笔者慕名来到湖州汽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生活》2014,(1):10-12
正2013年11月27日,华山脚下,本是初冬的这里,寒风已经吹得人透心凉,一股股地肆虐地硬往你的领口里灌,完全不顾我们这一行是新来的客人。华山从来不缺故事,也从来不缺英雄,我们来到这里不是寻访当年"华山论剑"的印迹,也不是探寻那一个个"武林高手"是否后继有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因为这座山脚下有"老虎",听说还不止一只。  相似文献   

10.
初春的川南兴文县两龙乡,到处一片翠绿,远近的山峁披上了竹果织就的“外衣”。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笔者来到该乡团结村老冠沟山岭上,亮丽的山林赫然入目,各种各样的竹类和药材点染着整个山岭,整座山变成了竹的“王国”,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聚宝盆”。可谁又会想到,在短短一个月之前,这里还曾一无所有。这不小的功劳不得不归功于一位老党员、老退休干部,他就是兴文县原县  相似文献   

11.
塞外草原深处,有座红色的山峰,山顶上哨所里的官兵常年担负着保障"空地对话"的重任:战鹰出击、返航的指令由这里源源不断地传达,进出空域的"通行证"在这里随时随地"签发"……近日,记者来到沈空某场站对空台,与这群"放牧"战鹰的官兵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升旗。每当节假日,战士们总是盛装出席这场特殊的升旗仪式。没有旗杆,他们就把天线当旗杆;没有音乐,他们  相似文献   

12.
华阴兵器试验中心是我国继白城之后建立的第二个常规兵器试验中心,也是我军常规兵器走向战场的另一座摇篮。从新一代的地空导弹到炸弹,从装甲运兵车到新型主战坦克,我陆、海、空三军使用的很多常规兵器,都是经过这里的试验鉴定后走向部队的。从"南征北战"到足不出"城"  相似文献   

13.
"康定"级导弹护卫舰是台湾海军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光华二号"计划从法国购买的"拉斐特"级护卫舰,用以取代老旧不堪的"山"字号护卫舰。台湾原计划装备16艘,首批6艘向法国购买,剩余10艘自行建造。但到目前为止,台湾海军仅装备了从法国采购  相似文献   

14.
入夏,记者再次来到云南昆明的呈贡新区。云南省军区在该区青草山建设的200亩国防林,已经是一片葱茏,撑起了阴凉。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只有些许杂草的荒山。自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云南省军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兴边富民工程"实施计划,经过长时间探索,结合支援  相似文献   

15.
这里位于天山北麓,新疆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这座城有一个很美的称誉——“戈壁明珠”,它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6.
秀丽的郴江宛如一条黛绿色的飘带,袅袅娜娜,绕郴城蜿蜒北下,流经11公里处,陡然间开阔起来,山川秀丽,美其名曰:小桂林。就是住这里,崛起一座现代化工城——郴州华洲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7.
川山群岛南端一座高山上的空军某雷达站是我国南海最前沿的一个雷达连队,人称“南海前哨”。4月下旬,笔者来到这座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岛雷达站,看到最多的是烟波浩渺的海水和空气般弥漫的大雾,感觉最多的是似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冬,记者踏上关中大地,来到了这座向往已久的神秘“东方西雅图”飞机城,走访了被尊为“中国蓝天第一团”的空军英雄群体,解读这些与死神打交道的人们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9.
生活de变迁     
深秋10月,阿拉套山山区的牧场草原一片金黄。正是秋果丰硕的季节,我来到距农五师八十四团团部24公里的山区牧民定居点——梧桐村哈萨克族牧民赛巴依的家。这是一座设计新潮的砖混结构的新房,三室一厅,是团场专门给牧民们盖的。像赛巴依一样搬进如此标准新房的牧民,梧桐村就有40余户。房内样式新颖、工艺考究的家具和彩电、冰箱,是刚刚从几十公里外的博乐市买来的,那是给小儿子结婚准备的。炕头上,赛巴依的刚满一周岁的外孙子睡得是那样的安然、甜蜜,赛巴依的妻子在忙着手里的活儿,火炉上温着飘着清香、诱人心醉的奶茶……八十四团牧民定居点梧桐村,在阿拉套山的深山区。1963年,刚满9岁的赛巴依随父亲来到这里。青年时代的赛巴依和父辈一样,过着"一盏马灯熬长  相似文献   

20.
建城 筑梦     
宽阔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样式新颖的居民小区内绿草如茵,夜幕下的文化中心广场霓虹灯闪烁……如今,来到五师八十一团的人们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景色美了!街道靓了!职工生活更加舒适!近年来,五师八十一团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一座宜居、生态的小城镇正蓬勃生长,一幅迷人的"建城"画卷徐徐展开。为打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该团党委明确提出,要围绕城镇建设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