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乾  桑金良 《环球军事》2013,(22):41-41
反恐怖作战是21世纪的新型战争。前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反恐怖作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战役或;中突,而是有别于二次大战以来历次战争的一场新型战争。美国把它称之为“灰色战争”“非常规战争”。反恐怖作战的长期敌人是那些遍及世界各地的、组织网络化、现代高智商的国际恐怖犯罪团伙。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1年10月底通过的“反恐怖特别措施法”,日本海上自卫队2支舰艇编队于11月份先后离日本驶往印度洋,开始了二战以来意义最为非凡的远征。首批舰船包括驱逐舰“雾雨”号、“鞍马”号和补给舰“滨名”号,11月9日离佐世保港,下旬进入印度洋,12月3日对美舰进行了首次补给;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两大城市纽约、华盛顿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恐怖的爆炸事件,造成了美国世界贸易中心两座大楼倒塌,五角大楼、国务院等地也先后发生了爆炸事件。对此,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坚持打击恐怖主义。由此,世界各国都必将加强反恐怖力量建设。目前,全球已有60%的国家成立了反恐怖部队。下面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反恐怖力量建设情况。 一、“三角洲”——美国反恐怖部队。 在美国东部,有一个神秘的军事基地—北卡莱罗纳州布雷登堡。这就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立的专门用来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的“三角洲”部队的总部。 “三角洲”特种部队是美军反恐怖的主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对付世界范围内威胁美国利益的各种恐怖活动,现编有两个中队,中队下辖若干小队,每个小队16人。针对各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恐怖主义威胁的增大,国外已经有超过60%的国家成立了反恐怖部队。这些部队主要任务是对付特殊情况下的暴力事件,在这些反恐怖部队中,精锐的作战部队主要有以下10支:“美利坚利箭”——美国“三角洲”反恐怖部队该部队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任务是对付全球范围内一切威胁美国利益的恐怖活动。该部队编有两个中队,中队下辖小队,每小队通常有16名训练严格、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的队员。“超级黑兵”——俄罗斯阿尔法反恐怖部队该部队的“阿尔法”别动队成立于1974年7月,俄罗斯独立后,特别是车臣战争爆发以来,该部队的“阿尔法”行…  相似文献   

5.
张健 《国防科技》2002,(3):70-72
2001年11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三艘军舰启航,前往印度洋支援美军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与11月9日先期出发的另外三艘战舰在印度洋会合,共同承担美军的海上补给和运输任务。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首次“在日本以外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向海外派兵的行动,在二战后日本海外派兵史上开创了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6.
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秘密的政府机构,反恐怖中心则是中情局的秘密机构。“9·11”事件发生后,这个秘密作战中心成为美国政府手中一张反恐怖的王牌,这里的特工们正利用最先进的手段,试图查清“基地”组织的下一着棋会怎么走——  相似文献   

7.
阿富汗反恐怖战争之初,美国多次向世人声明,美军进驻中亚完全是临时性的,与中亚各国的军事合作是出于反恐怖战争的需要。目前,支持恐怖分子的塔利班政权业已垮台,阿富汗过渡政府已宣告成立,美国打击恐怖活动的头号目标本·拉登已销声匿迹,“基地”组织成员除少数仍在顽抗外,基本上是“树倒猢狲散”,美国军事行动的目标已经达到,阿富汗的反恐怖战争基本上尘埃落定。按理美国应当“见好就收”,即刻从中亚撤军,可时至今日,进驻中亚的美军却没有丝毫要走的迹象。4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发表演讲时说:“我们将在阿富汗继续战斗下去,直到完成我们的使命”。另外,美国的各军政要人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声明,在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结束后,美军不打算撤出中亚。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为何在中亚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武装部积极适应边疆城市反恐怖斗争的需要,努力探索城市民兵改革的新路子,以反恐怖军事斗争任务为牵引,立足现有装备,本着“建为用,训为战”的思想,率先在西北地区组建了民  相似文献   

9.
当代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安全的大敌之一。为了有效遏制并铲除这一社会的毒瘤,防止其滋生和蔓延,二战结束,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以特殊的作战力量和特别的战斗方式来回击恐怖主义的恶行,纷纷建立起各种专业化的、具有极强战斗力的反恐怖特种部队并在实战中屡试身手,成为反恐怖作战的急先锋和生力军。 特种部队的“天赋使命” 透过特种部队的成长历史,人们可以发现,特种部队与恐怖主义生来就是“冤家”。反恐怖特种作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特种部队的“天赋使命”。 特种部队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就开始组建和使用特种部队,主要执行反对“白色恐怖”等任务。1919年,“契卡”根据苏共中央命令从各种部队中抽调人员充实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不仅撞毁了美国的双子星座,更警示世人恐怖主义已威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当今,城市房屋建筑及交通工具已成为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主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老的战争原则指导着我们在新形式反恐斗争中,于钢筋水泥、高楼林立的城市战场上,必须实现隐蔽地抵近侦察恐情。于是,适应城市反恐怖多维侦察作战需求的反恐“壁虎”——以色列“精灵”爬墙机器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日前,美国和菲律宾于1月底开始的在菲南部城市三宝颜开始的代号为“肩并肩”的联合军事演习正“打”得热火朝天。3800名菲律宾士兵和包括160名特种部队士兵在内的600名美军士兵参加了这场历时6个月的演习。由于这是首次以实际敌人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为目标的军事演习,这场联合实战军事演习被看成是美军开展反恐怖战争的新战场和美国反恐怖战争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恐怖威胁,一说到“基地”组织的核生化能力,美国反恐怖机构和情报部门就会说苏联的“提箱原子弹”如何落入本·拉登手中,世界各国的核废料如何可能被“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蕴含着许多克敌制胜的谋略,其中“奇正”思想在孙武战术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孙子“奇正”思想,并借鉴运用于武警部队反恐怖行动,对有效处置恐怖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铸成战争机器:“海豹”突击队员的选择与训练众所周知,“海豹”突击队现已成为美国实施低强度战争、应付突发事件、执行反恐怖作战的“杀手锏”。它行踪诡秘,“神龙见首不见尾”,充满了传奇色彩。“海豹”突击队的每一个队员都是超级军人。美国大多数海军官兵都把投身“海  相似文献   

15.
在未来作战中,反恐怖作战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以反恐怖作战理论为基本依据,针对反恐怖作战的实效性、非对称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反恐怖作战模型,解决了反恐怖作战中作战效能评估、兵力需求预测、兵力分配决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恐怖活动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打击恐怖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我们预备役部队的一项全新的课题,同时,做好反恐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们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一项崭新的实践活动。因此,如何做好反恐怖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提高部队“反恐”能力提供坚实有力的服务保证,是新形势下政治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值得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深入研究探索。我认为,在反恐行动中,发挥好政治工作作用,应重点提供“三个”保证:  相似文献   

17.
“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给民兵应急分队的训练提出了新的课题。 今年,我们在打好民兵军事训练基础的前提下,经与军区某部领导共同探讨,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民兵反恐怖等特勤科目训练实施计划,在全市基干民兵中挑选了80名素质全面的人员,建立了一支由50名防暴队员和30武装突击队员组成的反恐怖分队。在  相似文献   

18.
1西北地区反恐怖作战后勤保障的特点西北地区社会和地理环境特殊,反恐怖作战后勤保障除具有一般地区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1政治性强,后勤保障更具有复杂性西北地区恐怖活动往往是国际恐怖势力、非法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为代表的“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以某一事件为借口,采取爆炸、暗杀、投毒、劫持和煽动不明真相群众暴乱等非法手段,与政府和社会对抗,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的威胁,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根据恐怖组织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反恐怖军事行动既要对恐怖分子实施有效的打击,又要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要…  相似文献   

19.
所谓特种(特警)部队,是指由精锐战斗人员组成的,经过特殊训练,并且配备特种装备器材的战斗兵种。它用以在和平、冲突和战争的各种作战环境中,为达成政治、军事经济等目的,运用非常规手段而实施的特种作战行动。翻开人类反恐怖史册,利用特种(特警)部队完成反恐怖任务的例子司空见惯。早在上世纪初叶,美国、英国和前苏联等世界军事大国便纷纷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如:前苏联的“阿尔法”、“斯贝茨纳兹”,美国的“绿色贝雷”、英国的“哥曼奇”等;进入上世纪中期后,走私、贩毒、抢劫、暗杀、劫机、绑架等恐怖活动日益猖獗,为有效地制止恐怖犯罪…  相似文献   

20.
一、统一领导,服从全局。城市民兵反恐行动,以配合公安、武警、军队一线作战和后方救援为主,是整个反恐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统一的领导下行动,才能确保其行动的正确方向,并与其它反恐怖斗争力量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在反恐怖斗争中的巨大威力。为此,城市民兵的反恐怖行动,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一体化反恐怖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要抓好思想教育,统一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