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春秋军事制度与军事文化是以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为基础,反映了分封制国家政体下的血缘政治关系;而战国军事制度与军事文化是以战国变法运动以后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基础,反映了郡县制国家政体下的地缘政治关系。周代军礼兴衰的历史,是周代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演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边疆跨国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历来是关系国家治乱兴衰的问题.影响边疆跨国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在同一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论述现阶段影响我国边疆跨国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宗教、地缘和民族文化变迁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这世纪之交,人们十分关注我国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因为这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世界地缘政治形势之大变化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地缘政治形势(地缘,是指以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理条件的利益为缘由的——编者注)发生了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经过90年代初期的调整,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关系以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并签定相关协议为标志,进入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中、俄两国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合作,不仅给两国带来了直接的利益,而且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是由两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地区安全以及在国际格局中所处的战略态势等因素决定的。第一,两国在地缘政治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中俄两国的共同边界长达4300多公里,双方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以致力于各自的经济建设;第二,两国在国  相似文献   

5.
地缘人际关系是同一地域范围人们在长期相同的自然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历史演进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地缘意识、地缘心理在人际交际中的一种外化表现。它与血缘人际关系、业缘人际关系等在构成基础、构成方式、交际性质、交往频度、交际结果等方面明显不同,表现出其独立的特征。因地缘交际而形成的地缘心理、地缘意识以及其独特的地缘交际文化,对形成团结互助,爱国爱家等良好社会时尚,乃至于对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形势需要一场综合的、多方面的、能在思想意识方面下功夫的反恐战略布局。反恐不应只局限于地缘上,也应该在思想意识上下功夫。反恐采取的主方略不应只是锁定某些国家、集团、个人,还应该包括“信息反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特定地域外的危险人物所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遏制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贯彻始终的国家战略,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手段和名称,但其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直至今天,在美国国家战略中仍然可以发现其影响,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具有典型意义。地缘政治因素是影响遏制战略提出和形成的基本的、核心的因素,对遏制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地缘政治因素对美国遏制战略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掌握美国国家战略调整的基本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向,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一、地缘政治理论是遏制战略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孤立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地缘之困:大国博弈的"中心区" 亚洲中心地域位于地球上各大陆的中央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这里界定为"历史的地理枢纽",指出这一特定区域是陆上力量的战略中心和"心脏地带". 而哈萨克斯坦又位于中亚腹地,其横跨欧亚两洲,国土包括中亚北部和乌拉尔河以西的欧洲部分,与俄罗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  相似文献   

9.
2001年8月19日至25日,由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和希腊军事历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27届国际军事历史大会,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地缘政治与军事冲突”。出席大会的代表计155名,分别来自35个国家。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萧裕声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军事历史代表团一行4人出席了此次大会,萧裕声副部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地缘关系:中国和平与发展的战略选择”的重要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按照大会的日程,7天中共有来自29个国家的47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大会分为5个专题、10次会议对“地缘政治与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元要素集成的登陆地域可视化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陆地域的评估及选取是登陆作战中克敌制胜的重要一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要素集成的登陆地域可视化评估方法.基于海底坡度、海底底质、海流、海浪等各地理要素对登陆的影响,分别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最后对多元地理要素进行了集成分析,实现了其在登陆地域的可视化表达.实验表明,此方法能实现登陆地域可行性的可视化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在浅海区域影响反潜作战成功进行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固有的高噪声环境因素。这产生于众多因素,其中包括光反射,来自海底或周围水面波的运动地理特征,如悬崖的声波反射,而且,在大运输量的地区,机械和螺旋桨产生高宽带噪声。  相似文献   

12.
越顶侦察     
航空摄影亦称航空照相,是一种利用飞机等航空器上安装的航空摄影机、获取地面或空中目标的图像信息的技术,一般不受地理条件限制,能获取广大地域的高分辨率照片,经过图像判读,可获得有关地形、敌方兵力部署、军事设施等准确情报,还可用于检查军以的战斗行动和伪装状况,评定空中射击和轰炸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受欧洲和美国经济萧条和国防预算削减影响,国际军火市场出现了一一定程度的萎缩。但是相对紧张的国际局势又使军火市场得以绝处逢生,以中东为代表的地区国家为了应对地缘战略挑战,真正做到确保国家安全,仍然表现了强烈的购买欲,某些国家的军购额还屡破纪录。  相似文献   

14.
论地缘环境与地缘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环境和地缘战略是制约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大量史例研究 ,系统论述了地缘环境对军队结构规模的影响 ,地缘战略对军事力量部署的影响 ,地缘战略对军事战略指导的影响、地缘环境对军事战略传统的影响 ,在研究地缘战略对军事战略指导的影响时 ,重点研究了易于导致两线作战的地缘环境、地缘战略多重点下的军事战略指导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国防》2015,(7)
张文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2000~2001年度国家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访问学者。出版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论中国海权》《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中国地缘政治论》《印度与印度洋》《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等著作。  相似文献   

16.
王伟 《环球军事》2014,(21):64-65
从地缘角度看世界,绝不能被地图上的国界线束缚住思路。因为地理特性不可能因为人们在纸上画了几条线就改变,很多区域只有把几个国家摆在一起通盘考虑才可能看出问题所在。东亚问题便是如此,如果把日本、朝鲜半岛以及台湾地区放在一起来看,很多问题就会变得清晰起来。事实上,东亚地区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事情部和这块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曾玉仙 《环球军事》2011,(19):17-19
近年来,受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南海问题出现了复杂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与我争端方分别以所谓“历史依据”、“法理依据”和“军事存在”等手段固化所占岛礁主权,国外一些学者对此看法不尽相同。如何解决南海争端,单一手段或传统的手段恐怕难以奏效,应采取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看问题,都应该多方设法加快新疆地区的发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无论从哪一个层面考量,新疆都是西部之重,只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地缘政治层面,才能认识到新疆跨越一般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复杂的环境我们先看一下南海周边的整体态势,会发现中国南海的位置事实上正好是深入到了东南亚的核心地区,三面披东南亚国家所包围,东南亚的地理特征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个半岛和两组群岛,南海西面的半岛就是中南半岛,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这6个国家都在这个半岛上,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半岛.  相似文献   

20.
地理空间情报使用影像、影像情报和地理空间信息,解释、审查和直观地表示地理特征和活动.美军通过地理空间情报提供的战场信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指挥控制和实施作战行动,以支持国家安全、国家政策、作战部署等不同层次的战略和战术需求,实现战场上的信息优势.美军在战场上形成的地理空间情报优势,离不开多年来美国在地理空间情报领域探索实践中形成的先进发展理念与能力建设.对美国地理空间情报数据的获取能力进行分析,为我国地理空间情报数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