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燕山深处山海关角山古战场铁甲轰鸣,硝烟弥漫,一场防侦察监视,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的高技术条件下伪装演练拉开了序幕。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升空,霎时,数百辆坦克、火炮,装甲输送车等重型装备消失得无影无踪,“敌”雷达、红外热像仪,战场电视、无人侦察机等对此进行全方位立体侦察,均未发现“蜘丝马迹”。“敌”空中来袭兵器也被某工兵团自行研制的固定式拦截网拦截并引爆……,这是北京军区进行的近似实战条件下伪装成果演示现场的一幕。近年来,北京军区认真贯彻军委总部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和关于开展新“三打三防”训练的指示,积极探寻伪装运用的有效途径,在伪装新知识学习、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技术革新、训法创新、战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数百项成果。这次演练重点演练了对人员、装备车辆、指挥所及指挥所转移实施伪装,制作假目标、构筑假阵地、防精确打击、对集团目标实施烟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条件下,侦察卫星可在上百千米高的轨道上严密地监视地面目标,而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侦察领域的广泛运用,加之传统的侦察技术、手段的继续作用,不仅使侦察的面积更大、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识别真假目标的能力更强,而且不受天候、时间的限制。因此,战场的“透明度”越来越大。但由于高技术条件下的侦察系统、侦察监视设备仍有许多薄弱环节,战场并不能做到“透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防地雷反伏击车的设计要点。这种防地雷反伏击车是一种能够为士兵提供抵御地雷、简易爆炸装置和其他枪弹威胁的改进防护的战斗用车。涉及防地雷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防护技术和人机环境等多要素综合的工程技术,是一种功能综合、系统集成的满足战场指挥、人员输送、战术侦察、物资运输和战地救护等功能拓展的防地雷反伏击系列车辆基型车。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通过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的作战用途和工作模式的分析研究,对非实战条件下的使用及训练提出了新的仿真模拟方式,有效解决了炮位侦察校射雷达调试、训练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题,具有重要军事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1.前言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是八十年代首先由美国研发并投入使用的一种战场侦察雷达。这种雷达无需与敌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防空兵指挥机构将成为敌空袭的首选目标之一.文章以防敌侦察、抗敌干扰、避敌摧毁为切入点,分析了“藏”“动”“抗”“散”“修”等提高指挥机构战场生存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下达预先号令、快速集结、转眼现役、野战救护所开设,求治伤员……”9月27日,鞍山军分区组织某预备役通信团进行了一场近似实战条件下的卫勤分队野战救护所开设和战场救护演练。通过演练,为进一步提高实战条件下的医疗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驱散战场迷雾,使战场“透明”,自古就是兵家梦寐以求之事。在信息化战场环境中.一体化情报信息将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实现情报信息的一体化。要求“创造一个条件,进行两个打破,实现两个一体”。“创造一个条件”是指要创造能使情报信息在“多维空间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打击系统”之间进行“无缝融合、同步共享、自动化处理”的信息支持系统。“进行两  相似文献   

8.
为聚焦“能打仗,打胜仗”,使部队在实战化条件下进行训练,构设贴近实战的“真实”的电磁环境是根本途径。为判断所构设的电磁环境与实战电磁环境的一致性,必须对战场电磁环境构设情况进行评估。从战场电磁态势形成角度将作战全程电磁环境构设效果分为作战准备阶段、作战发起之前和作战进行之中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多种电磁环境,分别从装备性能逼真度和战术应用逼真度两个角度进行评估,具体给出了战场电磁环境构设效果评估方法。该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达到以评促建目的。  相似文献   

9.
防精确打击是新“三打三防”训练内容之一。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武器以其超视距、非线性、不接触的精确打击称雄战场.精确打击犹如武林绝技中的“点穴”神功,着着直指敌方要害。但你有奇技,我有绝招,对付现代“点穴”之术,应战者已针锋相对精研出诸多武器装备和破解妙法。 让敌精确制导武器难发现 精确制导武器属高度信息化的武器。它能否发挥效能,首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信息。信息灵不灵、准不准、够不够、会不会受干扰,都直接影响其战场生存、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对此,可通过隐蔽、伪装等防护措施,降低己方目标被敌方侦察监视或被敌方精确制导武器毁伤的概率,提高己方目标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战场将是数字化战场,要想应付未来的战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未来士兵必须具备“信息化、智能化、隐形化和多样化”等特点,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种集多种传感器为一体的神奇信息系统一信息化士兵装备应运而生。这套系统能侦察战场的种种信息,能有效隐蔽自己,遇到危险时,能灵活处置。 未来士兵有多功能头盔、防护军服、智能化作战武器系统等“法宝”。  相似文献   

11.
陈华新  师世平  葛传宝 《中国民兵》2007,(6):F0002-F0002
5月中旬,上海某预备役高炮师着眼城市防空作战任务,瞄准实战,从严治训,科学组训,抓住提升战斗力的重点人员和重点课目进行训练。他们针对作战区域内的重要目标、地形地貌、海域海况等环境因素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把敌情设险,把战场设真,重点进行了作战编成、指挥协同、侦察预警、伪装防护、信息对抗等课目的实兵实案演练,促进了战斗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战争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侦察过程的时间长短成为直接影响炮兵作战效能的关键。为了弥补无人机侦察和其他近距离侦察装备的不足.美.俄等军事发达国家从实战、简便、快速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炮弹作为运载工具.由弹体搭载侦察设备的构想。于是.炮射无人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周立强  薄建 《国防》2006,(3):31-31
新年伊始,伴随着凛冽的寒风,济南军区省军区系统首长机关冬季野营训练拉开了帷幕。为加大野营训练的信息化含量,各部队认真研究信息化战场条件下野营训练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设置训练内容,通过组织电子对抗,突出信息化装备的操作使用训练。各参训部队根据上级提供的敌航空航天侦察情报信息,将隐蔽伪装和防敌侦察监视、精确打击等内容贯穿训练全过程,使部队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各预备役部队还积极发挥寓军于民的优势,征用地方网络资源,利用编组在地方高技术企业的预备役人员建立无线通信指挥网,解决了“动中通”的问题,全面锻炼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走、打、吃、住、藏、管、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某部在机动行进途中突遭敌机轰炸,请民兵给予保障支援。”不到15分钟,5支民兵应急分队集结后冲向“战场”,迅速展开交通、侦察、伪装,物资,卫勤等支援保障,确保了部队顺利通过。这是河南省桐柏县组织民兵进行实战演练的一幕。近年来,这个县人武部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坚持平战结合军地兼容,使全县民兵战斗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后,美军结合未来军事转型以及向“网络中心战”发展的需要,在吸取海湾战争以来多次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网络中心战思想设计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指挥控制飞机——E-10,同时承担目前由E-8战场侦察飞机、E-3空中预警机、RC-135信号情报侦察飞机、EC-130E机载战场指挥控制中心(ACCC)飞机、EC-130H“罗盘呼叫”通信干扰飞机等承担的作战任务,完成战场目标侦察、战场信号侦察、战场空中预警以及战场电子干扰等功能。并在不断获取天基、陆基和海基传感器送来的战场信息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控制无人机对常规侦察手…  相似文献   

16.
邢晓明  徐斌 《国防》2016,(8):24-24
为提升民兵火箭军勤务保障分队组训质效,走开对接联训联演路子,实现未来作战联合支援保障无缝接轨,在前期完成在岗训练、分业训练的基础上,前不久,黄山军分区和火箭军某基地后勤部,联合组织民兵火箭军勤务支援保障力量对接联训联演活动。该活动紧贴战时可能担负的阵地协防勤务支援保障任务,把“想法”变“做法”,从“操场”到“战场”,贴近了实战。根据预定协防阵地保障地域地形和任务特点,选择在相似地形和复杂条件下开展针对性实战化技(战)术训练;设置“供”“救”“运”“防”等变局、险局、难局,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全程对接战法、训法和保障法;立足遂行高强度、高难度、满负荷、超常规保障任务,模拟战场逼真环境,组织实战化实兵实装联演。军分区、人武部两级后勤指挥人员和火箭军某基地后勤机关及分队部分人员全程参训参演。  相似文献   

17.
聂文兵 《国防科技》2021,42(3):135-142
针对步兵分队侦察训练存在地形受限、战斗情境失真、训练条件构设难等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军事需求的基础上,采用软、硬结合的虚拟仿真技术对步兵分队侦察模拟训练系统框架、体系结构、物理结构、内外接口和应用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剖析,该系统方案设计已应用于步兵分队侦察模拟训练系统建设,并投入到院校教学训练中。实践表明,系统通过逼真的视、听一体化实现了高度沉浸式的训练,以现实地形和敌情的高度仿真与灵活组合,满足了步兵分队侦察技能训练对多样化战场环境、实战化目标设置的特殊要求,大大提升了步兵分队地形侦察、敌情侦察及综合对抗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刚刚尘埃落定的伊拉克战争表明,随着现代武器逐步具备“发现即摧毁”的能力,“发现”目标已上升为克敌制胜的关键。现代雷达作为战场上侦察、监视、跟踪敌武器装备的主要手段,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雷达的探测范围正由陆地、海上、空中、天外向海下、地下扩展,雷达与通信、导航、电子战等系统融为一体进入战场,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主角。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抗雷达的手段也就随之产生并蓬勃发展,雷达的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的对抗在现代战场上愈演愈烈,必将往未来战场上成为兵家必争的制高点;雷达也正是在与各种对抗手段的较量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战场侦察中,空间信息技术能用于目标与环境探测、资源定位与报告、时空分析与处理、战场可视化、侦察指挥控制与军事空间决策等方面,进而实现战场侦察多维度探测、形象化表达、动态化分析、逼真化模拟和科学化决策。针对目前空间信息与战场侦察交叉体系化研究比较薄弱,且技术体系尚不明确等问题,在分析战场侦察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从空间信息技术的3大核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定位导航技术)入手,分别探讨了其在战场侦察中的作用,构建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战场侦察与情报处理技术体系,回顾了空间信息在战场侦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空间信息技术与战场侦察的交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的强劲势头下,作战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侦察手段也毫不例外,正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飞速迈进,特别是随着“全球鹰”、“捕食者”等先进的无人侦察机在阿富汗战场的首次亮相,使得人们对于高技术侦察手段的作用有着过分“神化”的倾向。当前,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