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战车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通常一提到隐身技术,就会联想到美国的 F-117隐身战斗机或瑞典的“维斯比”隐身护卫艇。但实际上,隐身技术是降低武器装备的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各种探测设备发现的综合性技术,准确的术语是“低可观测技术”。针对不同的探测手段,隐身技术可分为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磁隐身技术、声隐身技术和视频隐身技术。现代隐身技术已被应用到战斗车辆的研制中。战斗车辆的隐身技术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坦克发展的早期。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战车隐身性能的关注大多局限于视频隐身,毕竟这是坦克遭受的最常见威胁。但是现在的战车面临着各种传感器的探测,因此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减小可见光信号特征方面,而且要放到电磁波谱特别是红外线与雷达信号特征等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武器装备的不断问世,美俄两个军事大国都在加紧研究新的隐身机理,大力发展新型隐身技术。1999年5月,俄罗斯科学家称,他们已将一种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米格”战斗机上,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与外形隐身和材料隐身大相径庭的新概念隐身术——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等离子体隐身原理等离子体隐身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回避探测系统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发生片或放射性同位素在兵  相似文献   

3.
隐身技术与隐身对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兴华  钟华 《国防科技》1996,17(1):31-48
隐身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发展及用于战场对战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被称之为目标的低可探测技术的隐身技术,它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隐身、可见光隐身及声波隐身,并探讨了对付隐身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隐身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是一种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跟踪和攻击的技术。1989年12月19日凌晨,美国使用6架F-117型隐身战斗轰炸机组成双机编队入侵巴拿马,标志着隐身飞机进入实战应用阶段,同时也将隐身与反隐身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在长期的较量中相互抗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二者之间必然还会有一番生死较量。  相似文献   

5.
《国防》2005,(5):71-72
我国 著 名 科学 家 钱 学森 曾 说道:“隐身技术的出现,与当年的原子弹具有类似的意义。”的确如此,隐身技术是战术思想的革命,像当年迷彩服的出现一样,是战争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它针对的是现代电子传感器,人们也称之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电子迷彩服”。所谓隐身技术,是指降低飞机、导弹、舰艇、坦克等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使敌方探测设备难以发现的综合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避免被探测和跟踪从而避免被摧毁,成为作战平台提高防护力、加强作战突然性的主要技术途径。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和声波隐…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隐身技术的出现,与当年的原子弹具有类似的意义。”隐身技术是战术思想的革命,像当年迷彩服的出现一样,是战争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它针对的是现代电子传感器,人们也称之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电子迷彩服”。预计在未来10-20年时间中,大量新概念隐身技术将陆续应用到武器装备的设计中,使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再次出现一个快速增长期。隐身战机在众多的隐身武器之中,应用隐身手段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当数隐身飞机。像已用于实战的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B-2隐身战略轰炸机等,为隐身技术应用于战场开辟了…  相似文献   

7.
李杰 《当代海军》1999,(6):23-25
21世纪初,世界各国海军中将有十余种水面战舰采用多项隐身技术,使得本来就激烈复杂、变化莫测的海战场,攻方突防、进攻能力更为增强,守方防御难度更为加大。为此,许多国家海军根据未来海(空)隐身兵器的发展情况,加大了对策研究的力度。一、提高对隐身兵器的认识,加大对反隐身手段的研究。如前所述,从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世界各国海军已有或将有越来越多的隐身舰艇加入现役。法国的“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期,对海上舰艇的探测技术和手段有了飞速发展和提高,为了对付这一技术,保证舰艇安全,舰艇隐身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应运而生。在隐身舰艇制造方面,美国行动最早,法国行动最快,其“拉斐特”级隐身护卫舰90年代初即问世。瑞典虽然立项、研制、试验几乎与法国同步,但是到了2000年6月,第一艘隐身护卫舰方下水。为什么拖后了4、5年,因素有很多。但从瑞典在2000年6月8日下水的“维斯比”隐身护卫舰的性能看,堪称世界一流。“维斯比”护卫舰,是在140吨实验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瑞典海军认为尽管冷战结束了,但实际上海军执行各种任务的数量和性质基本没有变化,因而决定建造多用途护卫舰,又鉴于当前探测与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新型隐身兵器不断问世,新的隐身机理相继出现,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俄罗斯科学家已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安装在“米格”喷气战斗机上,这表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正向着实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颇有些让人应接不暇之感。陆战武器装备一些国家已经采用多种隐身技术,使其现役主战坦克具备了一定的隐身能力。英国利用被称为"电子伪装"的技术,使用一种"电子墨水"来让车辆"隐形",并计划在5年内发展出一支可用于实战的"隐形"坦克部队。  相似文献   

11.
1975年,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告诉五角大楼,他们开发了一种革命性的飞机设计技术,可使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与昆虫相当。现代低可探测技术(隐身技术)时代由此开始,这也是自20世纪40年代发明原子弹以来又一次划时代的军事技术突破。80年代末,随着洛克希德公司的 F-117A 和诺思罗普公司的 B-2隐身轰炸机的问世,美国似乎己不容置疑地占领了隐身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把 F-117A 和 B-2分别指定为秘密的“黑色”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二战后的“王牌技术”——隐身技术,随着美国F-117A战斗机等隐身兵器在海湾战争的出色“表演”,倍受世人关注。80年代以来,隐身化已成为现代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雷达探测隐身一是改变了舰艇的外形设计。以往水面舰艇的干舷和上层建筑部分多是垂直或近似垂  相似文献   

13.
飞机的红外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采取的红外隐身措施主要是冷却、屏蔽、遮挡和红外隐身涂料等手段,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对目标的低可探测性。概述了红外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飞机红外隐身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飞机红外隐身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隐身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出现了“安静”型潜艇和“隐身”舰船、飞机、导弹、水中兵器、战车等低可探测目标,这类目标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和降低目标的特征信号(包括电磁、红外、可见光、声、烟雾和尾迹等)从而使其成为难以被发现、识别和跟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隐形飞机在现代兵器家庭的初现峥嵘,使得军事隐身技术从神话走向现实,并极大地鼓舞了各国海军专家。相对飞机来说,舰艇体积庞大,机动性能差,一旦遭敌方攻击,尤其是速度快、威力大的反舰导弹攻击时,其生存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挑战。采用隐身技术则可大大提高其防御能力。舰艇隐身方式大体可分为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声隐身等。其原理是通过  相似文献   

16.
日新月异的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美、俄、英、法等军事强国都加大了隐身技术的研究力度,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新隐身机理研究取得突破,一批新型隐身材料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可以预见,隐身兵器和作战平台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并逐步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多功能的隐身,“隐身战场”正在形成之中。隐身机理推陈出新在外形隐身、材料隐身、结构隐身等传统隐身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各国都  相似文献   

17.
雷达反隐身技术是克服目标隐身的核心技术。结合雷达方程、电磁散射原理及隐身目标RCS分布具体分析了雷达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雷达反隐身的基本特性从空域、频域、极化域等角度详细介绍了雷达反隐身常用技术。最后,提出了雷达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一种新的雷达组网反隐身模式。  相似文献   

18.
雷达反隐身技术是克服目标隐身的核心技术。结合雷达方程、电磁散射原理及隐身目标RCS分布具体分析了雷达反隐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雷达反隐身的基本特性从空域、频域、极化域等角度详细介绍了雷达反隐身常用技术。最后,提出了雷达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一种新的雷达组网反隐身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军事革命的迅速发展,各国争相研制隐身武器,从展翅高飞的隐形飞机到长途奔袭的隐形导弹,从大洋驰骋的隐身舰船到神出鬼没的隐形坦克,无不展现着隐形技术的风采。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华 《国防科技》2004,(12):25-27
海湾战争中隐身兵器第一次应用于实战显现的巨大威力,引起了各国对发展隐身及反隐身技术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吸波材料的发展。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雷达、先进探测器及精密制导武器相继问世,使得未来战场上的武器系统特别是一些大型重点作战武器,如飞机、导弹、舰艇、坦克等所面临的威胁日益增大,因此研制新型高性能雷达吸波材料成为隐身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点。美国国防部将隐身材料的研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要求材料具有质量轻、适应性强的特点。一、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目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磁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