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世界上第一辆坦克 1915年8月,英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该坦克是利用从美国进口的一对加长了的“布劳克”拖拉机履带,在竖起的角钢架上铆上钢板制成的,这是设计师们设计的一种“陆地战舰”,制成后取名“小游民”。最早参战的坦克 1916年9月,一群钢铁怪物出现在索姆河战场,这就是第一次参战的坦克——英国的Ⅰ型坦克。Ⅰ型坦克乘员8人,采用过顶式履带,每个履带架的外侧装1个突出炮座,上面安装1门57毫米火炮和1挺8毫米机枪,车上共装2门火炮和4挺机枪。第一个建立坦克部队的国家英国是最早建立坦克部队的国家。伴随英国坦克的诞生,1916年英国组建了第一支坦克部队,当时称为“机枪部队重型分队”,编有6个连,每连25辆坦  相似文献   

3.
坦克具有攻防兼备的特点,自1916年问世以来一直是陆军的庞儿,有“陆战之王”之美誉。20世纪60年代以后,坦克不再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坦克,而是按用途分为能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主战坦克和装有特殊设备,可担负专门任务的特种坦克。喷火坦克喷火坦克是指装有喷火器的坦克。主要用以在近距离内喷射火焰,杀伤敌有生力量,破坏军事装备和设施等。 80年代中期,前苏联研制成功代号为“熊蜂”的R-90A型喷火器。“熊  相似文献   

4.
坦克外部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参考坦克的旋转椭球模型的计算公式,对坦克外部的磁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5.
6.
坦克外部磁场的一种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坦克的几何形状近似为一个空心长方体和一个空心旋转椭球体的组合,参考旋转椭球模型的计算结果,利用磁场叠加原理,通过解磁标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拉普拉斯方程,建立了坦克外部磁场分布的计算模型,为坦克外部磁场的计算,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坦克自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畔战斗中登上战争舞台以后,便屡屡以其超强的防护能力而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可是随着现代激光、微电子、高能炸药等高新技术在反坦克武器中的不断应用,“陆战之王”已有身陷重围之感。但矛盾双方始终是在动态平衡中交织发展的,新材料、电磁、隐身等高技术在坦克防护领域的纷纷登场,又为坦克提供全方位有效的防护“盔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隐身技术已成为国外提高常规武器的战场打击力和生存力的主要技术手段,倍受青睐。特别是有“陆战之王”称号的坦克,其隐身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它既可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又可增强对敌人的奇袭能力。那么它是如何实现隐身的呢?改进动力装置法国人发明了一种用电驱动的新型车轮,促进了坦克隐身功能的增强。法国的泰克尼克利公司展出了一种旨在给坦克提供“极高机动性”的车轮系统,它淘汰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美英法三国都在竞相研制电动车辆.其主要特点是隐身程度高。因电力马达无噪声,不产生废气,热特征也小得多,因而很难用雷达搜索和分辨出来。泰克尼克利公司所展出的样品,包括采用一台燃气涡轮发动  相似文献   

9.
推进剂和发射药通常用理化性能、安全性能、内弹道性能来判断其优劣程度,而三大性能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又由试验室的分析测试水平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坦克电子化     
赵玉洁 《军事电子》1992,(11):17-20
  相似文献   

11.
坦克火控系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坦克火力的三大要素是威力、精度和射速。威力是指打得狠不狠;精度是指打得准不准;射速是指打得快不快。坦克的威力发展到今天已近极限,如美国的 M60A2式主战坦克的火炮口径已达152毫米,其他国家的主战坦克火炮口径也都在120毫米以上,难以再增大。因此,努力提高坦克的精度和射速在各国坦克研制人员中已形成共识,而为此必须发展火控技术。现代坦克火控系统是控制坦克武器(主要是火炮)瞄准和发射的系统,用以实现武器射击过程自动化,缩短射击反应时间,提高首发命中率。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就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凡是一切有关信息的产生、变换、获取、处理、存储、传递、显示、控制和利用的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它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军事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用信息技术对坦克等原有武器平台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它们的作战能力成倍提高,从而具备了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装甲车辆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快速的机动能力、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防护性能驰骋在世界各大战场上,并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它的强大威力一再在战场上的显示,世界各国都加快了装甲车辆的发展步伐,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装甲车辆家族。在这个众多的家庭成员中,由于形态各异、性能不同,因此其命名方式也可谓五花八门、千姿态百态。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种命名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丙酮石油醚混合溶剂对单樟-11A-8/1发射药中的两种安定剂(二苯胺和二号中定剂)进行提取,并使用SP2100气相色谱仪的FID检测器和TCD检测器对提取液中两种安定剂的浓度进行了测定,进而得到了两种安定剂在单樟-11A-8/1发射药中的百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FID检测器比TCD检测器检测精度高。采用FID检测器时,实验结果重复性很高,能够满足对单樟-11A-8/1发射药进行质量监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液体发射药火炮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液体发射药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液体发射药火炮的研制概况、发射原理,进而分析了液体发射药火炮的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认为液体发射药取代传统的固体发射药,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它将应用于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概念火炮,同时引起新的火炮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6.
湿度对单基发射药热分解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湿度的条件下,用微热量热法对粉状与粒状单基发射药进行热过程测量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发现实验样品形状对单基发射药热分解特征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湿度的增加,发射药开始加速分解的时间逐渐减短,当湿度>84%以后,开始分解的时间又快速增加,但是当湿度为92%时仍比湿度为2%的时间短,且湿度对单基发射药的峰形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两种单基发射药灌注成型为凝胶炸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和22/1两种单基发射药灌注成型为凝胶炸药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并对生成的凝胶炸药进行了威力和猛度测试。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高分子含水材料与氧化剂将废弃的发射药转化为凝胶民用炸药,通过调整装药直径,可获得一定的威力和猛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MI系列主战坦克的生产、使用,以及使用其底盘改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陆军的需要,美国陆军提出了1个下一代的坦克计划:“未来作战系统”,以取代“艾布拉姆斯”系列作战坦克。  相似文献   

20.
晓阳 《宁夏科技》2001,(4):26-29
车体由装甲钢板焊接而成,炮塔为特种钢铸造。试制工作于1958年9月全面展开。1959年8月胜利地完成了首批59式中型坦克的生产任务。装备部队后参加了国庆十周年阅兵,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这种坦克,车体和炮塔具有较好的流线形。炮塔可旋转360度,装有100毫米线膛炮1门,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1挺,7.62毫米机枪2挺,配备有单向(高低向)稳定器和光学瞄准镜。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