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为赢得战争的胜利,美伊双方依据其国力、军力,采取了不同的战法。美国依仗其绝对的军事优势,采取“斩首攻击”的速决战,意在一举“拉下”巴格达;而伊拉克则采取保存实力、以拖待变的持久战战法与美抗衡。因此,可以说,美伊之战是一场速决战与持久战的较量。  相似文献   

2.
“速决战”与“持久战”小议郭玉千,张新元《孙子兵法》注重速胜,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决战”战略思想。有许多评论文章议为孙子的“速决战”过于片面和绝对,与毛泽东的“持久战”战略思想相矛盾。笔者以为,孙子的“速决战”与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思...  相似文献   

3.
3月20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执意发动了对伊战争。美国原以为,经过12年制裁的伊拉克军队已经不堪一击,强大的美军三四天时间就可以直捣伊首都巴格达。然而战事却大出美军意料。美军不仅未能速战速决,自身反倒挫折连连。 “斩首”、“震慑”未能奏效,伊军仍在顽强抵抗 按照美军战前推断,伊拉克已人心思变,军队士气低落。只要尽快拿下萨达姆并给伊军一击,伊拉克的抵抗就会土崩瓦解。于是战事一开始,美军于3月20日凌晨突然  相似文献   

4.
姜春良 《国防》2003,(6):27-28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仅用3周时间就实现了攻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胜利,达成了速战速决的战争目的。与上次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时间少了一半,美军投入的兵力少了一半,出动的飞机架次少2/3,死亡的人员也不到上次的一半。而在夺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过程中,美军快速机动、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5.
日前,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特邀美国有关军事专家对尘埃刚刚落定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作战的得失进行专业评点。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由于美军4月12日几乎兵不血刃攻占了巴格达,使一度国际媒体普遍预测的所谓“巴格达攻坚战”成为泡影,而一扫战争初期由于估计不足、遭遇伊军顽强抵抗而行动受挫后一度笼罩在美军头上的批评阴云。此间媒体指出,一个月前,美军在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而3个星期后,美军士兵就已经出现在巴格达街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美英联军推进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于淼 《国防科技》2003,(4):63-64
以“倒萨”和“重建”伊拉克为战略目标的伊拉克战争已经打响。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军事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美国军事实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充,军队作战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12年后再次对伊动武美军正在力求以新的作战方式取得一场速战速决的胜利。一、围绕“速战速决”的主导思想,进行作战筹划  相似文献   

7.
自从美军“兵不血刃”攻占巴格达、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巴格达就陷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中。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美军坐视暴徒的大肆抢掠和破坏而不管,声称这是“被压抑人民的民主狂欢”。此举使美军在世界舆论面前自诩的“解放者”形象大打折扣。不得已美军开始收拢萨达姆政权时代的“旧”警察“重新上岗”,维持有限的治安。 然而这对驻巴格达美军来说,还只是烦心的开始。由于战争中美军大规模空袭,巴  相似文献   

8.
1999年,当美国海军提出要将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为巡航导弹潜艇时,人们曾对美军这种“大炮换鸟枪”的改造计划感到极为惊讶。2003年3月20日,美军“切耶纳”号和“蒙比利埃”号潜艇上的“战斧”巡航导弹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又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的这  相似文献   

9.
费卢杰是座历史古城,位于巴格达以西69千米,与巴格达、提克里特形成著名的“逊尼三角地带”。伊战后,支持萨达姆的武装力量、中东恐怖势力和一些情绪化的反美力量聚集在这里,成为反美斗争最活跃的城市之一,被称为“抵抗之都”。一年多来,这里战事不断, 60多名美军士兵命丧黄泉,4名美国保安人员暴尸街头。2004年4月,美军在  相似文献   

10.
于淼 《国防科技》2003,(5):60-62
以“倒萨“和”重建”伊拉克为战略目标的伊拉克战争已经打响。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军事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美国军事实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充,军队作战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12年后美军再次对伊发动战争,高科技在这场战争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为决策者们提供了实行新理念战争的可能。美军的作战思想较以往有着许多不同,正在力求以新的作战方式取得一场速战速决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6月1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一条高速公路上,美军士兵在一辆遭到袭击的救护车旁警戒。美国军方发言人证实,这辆运送美军伤员的救护车当日在巴格达遭枪榴弹袭击,造成一名美军死亡、两人受伤。驻伊美军对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非常头痛。在这些袭击中RPG-7常常是主要的袭击武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5日清晨,一队美国邮件运输车辆从巴格达机场出发,一路向北行驶。车队由美军“赫姆维”装甲车开路。跟在后面的是3辆重型卡车,司机都是美国私营军  相似文献   

13.
40枚“战斧”打头阵 “斩首”震慑未达成 阿富汗战争中,美情报机构曾报怨,因无授权攻击而多次错失歼灭本·拉登的机会。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情报机构争得了攻击授权,却未达成目的。 巴格达时间5月20日5时30分左右,美军开始从游弋在红海和海湾的战舰和潜艇上向伊拉克发射了约4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并出动了F-117A隐形战斗机向巴格达发射了精确制导炸弹。由美国情报机构导演的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首先发射加余枚巡航导弹实施了“斩首行动”,企图一举歼灭萨达姆政府首脑,瘫痪伊拉克的国家机器,使伊拉克国家与军队因失去控制而瓦解,速战速决。美军的“斩首术”实质上是“结构瘫痪战”。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相似文献   

15.
陈辉 《华北民兵》2003,(5):54-55
美军打击伊拉克是力量悬殊的战争,经济何等悬殊、武器何等悬殊、国力何等悬殊,在这些方面伊拉克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战法对交战双方都是公平的。尽管美军在武器装备、军事力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尽管它仍然控制着战场的主动权,而且可能最终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在战法上似乎没有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它的“斩首行动”,它的“心理战”,它的“精确打击”,它的“速决战”,都暴露出明显的不足,与伊拉克军队相比相形见拙。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地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在巴格达郊区一个名为“胜利营”的(Camp Victory)美军军营里,近150名不同肤色、身着不同军种服装的士兵同时举起右手,大声宣誓“支持和保卫美国宪法”……千万别以为这是一场战前鼓动或者美军为提升士气而进行的某种演练。事实上,这是一场宣誓加入美国国籍的仪式。它标志着那些在伊拉克为美国打仗卖命的士兵终于获得了作为美国公民的合法身份。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随着美军在伊拉克战后泥潭中愈陷愈深,美国本土出生的士兵厌战情绪急剧上升,不少人想方设法逃避到伊拉克服役,甚至为此而当起逃兵;与此同时,驻伊美军中的外籍兵人数正在悄然增加,而吸引他们奔赴战场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可得到美国国籍。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时间4时55分左右,2架 F-117A 隐身战斗轰炸机从科威特空军基地起飞,直扑巴格达,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是美军以“空、地、海、天”多维力量,全方位控制伊拉克战局的一场高控制战争。控制是战争筹划者的基本目标之一。正如战争的技术基础由一般技术发展到高技术、从而催生了高技术战争一样,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战争的控制活动已由一般控制向“高控制”发展,从而推动“高控制战争”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1日至2日晨,美英联军从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向巴格达推进。3日,美军抵达巴格达机场外围。6日,俄罗斯大使和随从人员在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向叙利亚撤出的路上被袭击。7日,美军再次突入巴格达。8日,美军再次出动坦克、大炮和战机对巴格达市中心的一些目标发起攻击,双方战斗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政府机构区。9日,美军控制巴格达东区,部分城区出现混乱。1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目前伊拉克已经没有一个正在实施有效控制的政府。13日,美军称已进入萨达姆的故乡提克里特。15日,美军称主要军事活动已结束。16日,美军在伊拉克北部与伊方仍有零星冲突。17日,伊拉克南部部分油田工人开始复工;巴格达民众自动组织起来维持社会治安。18日,巴格达群众集会要求美英军撤离。21日,美军当局通过电台公布建立伊拉克新政府的三个阶段。24日,中、朝、美三方代表就朝鲜半岛核危机在京会谈。  相似文献   

20.
近期发生的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美军几乎都采取了“打首脑人物”、“打要害节点”等方式,基本上实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是美军运用了新的作战理论吗?答案现在来看是肯定的! 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出笼 2001年,美军联合作战实验室根据国防部《2020年联合构想》,提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新概念,作为未来作战的“发展之路”。这一概念被美国防部选定为实现“2020联合构想”的主要作战样式,作为美军军事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