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第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至27日,在山西省平型关地区对侵华日军板垣第5师团一部进行的以乔沟伏击战为主的阻击与进攻战斗的统称。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平型关战役: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发起及胜利意义;依据当事人的记述对有关论著的校正;对林彪第二、第三次“勘察地形”说的质疑;对日军一部由平型关口进入乔沟的辨析;提出若干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境内,距县城西南30公里。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林彪师长、聂荣臻政委带领下,于平型关前的乔沟、老爷庙歼灭日军精锐王牌师——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多辆,缴获武器辎重一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日军“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给予“亡国论”以有力驳斥和回击,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将领观摩八路军打伏击战黄栋发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第二战区东路军中的30名国民党将领,在八路军总部的组织下,在河南省涉县(今属河北省)至黎城之间的响堂铺地区,现场观摩了八路军一次成功歼灭日军汽车队的伏击战。这件事,成为当时的一桩美谈。1938年3月...  相似文献   

4.
萨苏 《国防》2012,(5):74-77
伊藤桂一《北支战线》一书中提到华北八路军与日军之间一场很有特色的战斗,那就是发生在昭和十六年秋(1941年)的深泽围城之战. 根据《北支战线》记载,1941年秋,华北的日军独立第八混成旅团所部,与八路军为争夺石德公路的控制权,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石德公路,是沧石公路向南新铺设的辅线,因为横断当地的八路军根据地而引发双方激烈争夺.从9月到10月,一个月间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与八路军发生的中队以上战斗就达42次,“旅团半数以上军官死伤,部队损失以此类推”.这一系列战斗让该旅团元气大伤,不得不推迟“扫清”石德线的计划.  相似文献   

5.
孙祖战斗,又称九子峰战斗。是1940年3月16日,徐向前同志任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时,指挥山东纵队第2支队一部和一个交通营,以待伏手段,消灭“扫荡”我沂蒙山区根据地日军的一次胜利的战斗。孙祖镇,现属山东省沂南县,位于汶河以西、九子峰山东侧。抗日战争初期,孙祖、岸堤一带是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共山东省委、八路军第1纵队和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多在这里辗转进行游击战争。孙祖战斗,就是在孙祖镇西九子峰山下河谷地带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7.
日军攻占武汉以后,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长江成为了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补给线,为了减缓日军向中国内地的推进速度,中国海军决定在长江展开敌后水雷游击战,切断日军侵华战争的后勤补给线。 1940年初,中国海军成立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以刘得浦上校为总队长,下设5个中队,11个分队,在湖口至芜湖段开创第一布雷游击区。之后,根据斗争需要,又组织4个挺进布雷队,在鄂城至九江段开创了第二布雷游击区;组织2个挺进布雷队,在监利至黄陵机开创了第三布雷游击区。一场控制与反控制、消耗与反消耗的殊死斗争即将在长江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8.
越南边境地区的民兵基本上是以行政乡、村为基本单位编组的。在乡成立大队(连),任命正副大队长各一人,并设有大队部和专门的办公地点。自然村编中队,中队下视情况设立2—4个小队。民兵编组一般不跨村隔寨,中队和小队都任命有正副队长。大队有100多人,中队有20—50人左右,小队有10人左右。每个大队装备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70支(步枪50支、冲锋抢20支)步枪每支配装备弹100  相似文献   

9.
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是中国军队(阎锡山的晋绥军、蒋介石的中央军和我八路军一部)在华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大规模防御性战役。会战自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至11月8日太原陷落,历时近2个月,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为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为战略撤退争取了时间。此役破坏了日军的河北平原会战,使平汉线中国军队得以南撤。  相似文献   

10.
1943年2月26日,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团第1营85名官兵为掩护群众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在山东省沂水县歪头崮与日军激战,打退其三次进攻后弹尽粮绝,除3人突围、1人跳崖生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11.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10):40-43
随者着台湾部分档案的公开,当年曾经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台湾空军第35中队(“黑猫中队”),以及它所执行的高空侦照任务,如今已渐渐被人们所熟知。2010年9月,台湾“国防部”推出了一部名为《高空的勇者——黑猫中队口述历史》的军史书籍,书中通过对U-2飞行员的访谈,进一步披露了第35中队的装备、训练、执行任务等更多细节,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而其中披露的首批u-2飞行员赴美训练情况,颇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欧阳青 《军事史林》2016,(11):17-22
9、湿塘战斗 战斗时间:1938年1月22日 战斗地点:河北省平山县以西温塘镇 战斗手段:山地丛林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8团、第689团、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一部 日军部队:日军下元熊弥第108师团一部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44旅政委黄克诚、第688团团长陈锦秀、政委刘震,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 战斗部署:八路军第344旅得悉情报,井陉、平山两地之敌出动两个联队约两三千人的兵力,分两路向温塘镇一带的方山、洪子店进攻,企图合击我军.旅遂决定伏击该敌,以第688团在南北马冢山一线设伏,消灭由井陉出犯之敌;以第689团占领温塘镇以东孟耳庄,阻止由平山出犯之敌.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第8大队两个营奉命配合行动.设伏地点辛庄位于马冢山北麓,与红岸寨相距3里地左右,两庄寨之间有一条小河与温塘谷道并行南北蜿蜒通过.  相似文献   

13.
中国部分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 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 第25集团军同日进攻香港。9日,中国政府正 式对日宣战,并调集军队反攻广州,日军中国 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策应香港作战,令第 11集团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4个师、2个旅、 3个支队及航空兵一部共12万余人,向长沙方 面发动进攻,企图在汨罗江两岸歼灭第九战区 主力。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3个 师、1个挺进军、1个飞行大队等30余万人, 采取逐次抗击,诱敌深入战法,拟在捞刀河、 浏阳河之间地区包围歼灭日军。  相似文献   

14.
比利时陆军中最优秀的精锐部队“66呼叫75,行动开始!”第2“游骑兵”班长帕曼特陆军上士一听到无线电传来的战斗指令,立即向“奔马”装甲骑兵连装甲运兵车内的游骑兵部队高喊一声:“下车!”然后迅速从炮塔跳到地面与他们会合,将1个班的士兵分编成1个突击小组与1个支援小组。  相似文献   

15.
新四军第3师,由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而成,是我党开辟和坚持苏北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之一。一、增援华中,组成第5纵队 1940年5月,八路军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指派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34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新编第2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共五个团一万二千余人及教导营五百余人,分两个梯队由冀鲁豫边南下华中,6月,先后抵达豫皖苏边区,7月,一部同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随后,黄克诚率新编第2旅及第344旅第687团进抵皖东北地区,与新四军  相似文献   

16.
1939年11月7日,在河北省涞源县的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部击毙有"名将之花"之称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中国史学界以及各种媒体对此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但尚未见到翻译介绍的相关日文原始资料。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丁晓杰副教授将日文档案‘陸軍中将阿部則秀戦死ニ关スル報告’译成中文,介绍给广大读者,希望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六、广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1月4日和7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平定西南广阳村(今属昔阳县) 战斗手段:山地沟谷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第一仗,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686团.第二仗,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第772团和第385旅第769团. 日军部队: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第40旅团主力一部和辎重部队.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115师师长林彪,第343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参谋长陈士榘,第685团团长杨得志、政委吴法宪,第686团团长李天佑.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处处长李达,第386旅旅长陈赓,第771团团长徐深吉、政委张南生,第772团团长叶成焕、政委谢富治,第385旅第769团团长陈锡联、政委黄振棠.  相似文献   

18.
关麟征部与徐州会战台湾张晴光徐州会战乃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国军同日军进行的20余次大会战之一,在抗战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关麟征之第52军亦奉命参加了此次会战。是时,该军隶属于汤思伯之第20军团,下辖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耀明),全军2万余人...  相似文献   

19.
四里河     
<正>合肥庐阳的四里河现在成了居民区,房价每平一万朝上了。我当兵那会儿四周可全是稻田,稻田中间有个小院子,院里是省电台的转播台,驻守着咱们八中队的一个执勤班。我来四里河之前,中队党支部专门开过一个会,大意是:文书和一班长这几年干得不错,两人是高中生又即将面临退伍,考学的事耽误不得,从长远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7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纵队。第纵队所辖第4、第5旅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西百色起义所创建的工农红军部分团队。主要有红1团、红13团、红3团。1937年6月,红1团、红13团、红3团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第1师。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所属之红1团、红13团、红3团依次编为独立团第1、第2、第3营。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后,主力部队南下;独立团等部由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在五台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