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人民解放军及地方武装共约60万人和国民党军队南线主力8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展开激烈的决战,最终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拥有美国人支持和兵力、武器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竟然一败涂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粮食供应全靠空投,却问题频发,造成严重后果。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淮海战役期间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前线的问题已有较多论述,  相似文献   

2.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大战役.这次战役中,我军面对的是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精锐主力,总兵力达80万之众,仅坦克和装甲车就达300辆之多,显然,仅靠步兵是无法打赢这场战役的,我军能取得这场战役的全胜,取得歼敌55万5千人的巨大胜利,我军强大炮兵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名扬中外的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战略大决战.这次战役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歼灭国民党军人数多的鲜明特点.战役双方共投入兵力140多万人,其中国民党军80多万人参战,人民解放军60多万人参战,另外,还有543万支前民工协同人民解放军作战.  相似文献   

4.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海战役确实是一次伟大的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有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的正确领导,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连国民党统帅部也未意料到,他的五大主力有两个被歼在这一仗中。此次战役中,敌人兵力最多时有8个兵团。敌人估计我军不敢与他交手,仍以旧的眼光来看我们,以为我们打一打就要走。敌人犯了主观主义。此外,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有了重大变化,辽沈战役后,在全国范围内敌我力量对比上,我军已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济南战役以后,我们华野部队全部集中了,力量大大变化了;山东境内敌人基本肃清。敌我力量的变化给人民以很大鼓舞,使敌人内部非常动摇。再则,各个  相似文献   

5.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战斗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在这场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60万兵力战胜国民党军80万,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40周年的时候,重温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探讨淮海战役的战争指导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作为当年淮海战役的一个参加者,就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保证部队在大局下统一行动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切身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1988年11月6日至9日,南京军区在徐州召开纪念淮海战役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军内有关单位的57名同志出席会议,提交论文38篇,探讨了淮海战役的历史经验。我军胜利的主要经验:〈1〉在战  相似文献   

8.
1944年 6月,盟军为保障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集中了美空降兵第 82师、第 101师和英空降兵第 6师,约 3.5万人(其中伞降 1.76余万人),实施了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夺取了德军防御纵深的桥梁、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控制了部分登陆场,保障了登陆部队的上陆和向德军纵深发展进攻。诺曼底空降作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空降作战的成功范例。这次空降作战,利用在敌人头顶上开辟出来的翼侧空间,在战役上有力地配合了正面部队的登陆作战,取得了大规模战役空降的实战经验。   一、兵力运用上,动用了空前规模的空降部队,并集中使用在主…  相似文献   

9.
一、变“两个阶段”为“三个阶段”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正当济南战役紧张进行之际,华东野战军的领导机关就积极准备进行淮海战役。当时的敌情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召开了南京军事会议,决定实行“重点防御”,裁并绥靖区,扩充机动兵团,加强战略城市防御。为阻止我军南下,确保徐州,固守长江,屏障南京,俟机反扑,敌人在作战部署上摆成以徐州为中心点,陇海、津浦铁路为两线的“一点两线”阵势,于东西七百里、南北五百里的“十字阵”内,集中了八十万兵力,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0月,我西北野战军为配合中原、华北人民解放军作战,发起荔北战役。此役集中使用了野战军全部5个纵队和少数地方武装,共7万余人,与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之8个军约12万之众,鏖战于陕西省大荔县以北地区。我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把握战场主动权,歼灭胡宗南集团2.5万人,击落敌机3架,击毁坦克2辆。我伤亡9600余人。经过此役和此前不久的澄郃战役,将胡宗南集团箝制在西北战场,而不能抽兵增援其他战场。荔北战役的胜利,是在兵力、火力和机动条件上敌优我劣的情况下取得的;也是西北野战军首次在平原地带进行的较大规模作战。战役第一阶段按原计划实施,并迅速、圆满地达成歼敌目的。在第二阶段虽然给敌第65军以歼灭性打击,但未能速决全歼,且自己伤亡较大。其经验和教训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局上以优势兵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规模强渡江河的作战,也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理论,在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组建的汽车部队覃庆森周志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着兵力、兵器的增多以及作战方式的改变,部队机动和物资补给的数量日益增大,单靠人、畜力运输保障已远不能适应我军作战的需要。为此,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加强了汽车部队的建设,从1946年...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是国共三大决战中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经过65昼夜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万余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众所周知,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粟裕将军也说过: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山东人民  相似文献   

14.
对穿插作战的认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精华的内容之一,是我军历来取胜的最基本的作战原则。我军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中优势兵力的局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主观努力利用各种条件加以创造的。敢于插入敌人心脏,大胆进行穿插、分割作战,则是创造这种有利局面的最有效的作战样式之一。我们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采用了大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随着国民党军主力被歼灭和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进入了以战略追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即向全国进军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战特点:一是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已占绝对优势。1949年  相似文献   

16.
合围,是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有效作战样式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在对敌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一个的战役合围,圆满完成了就地歼灭敌人的战略任务。这几次合围作战,对不同情况的敌人采用不同的合围样式,在目标选择和兵力部署上,都有不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敌人密集割裂合围敌人徐州集团的兵力部署是点线相连,一处受击,多方支援,增援不成,收缩一团。毛泽东同志在审定粟裕等同志关于淮海战役计划的建议时,针对上述敌军态势,部署了战略包围,同时也精心设计了第一个战役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陆军防空兵力量机动原则,通过分析影响防空兵兵力机动的各种因素,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兵力机动模型,明确了兵力机动计算流程,为指挥员实施兵力机动做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莱芜战役,我华东野战军以放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和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消灭敌1个“绥靖区”前方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活捉敌“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这场战役是我军首次组织的大规模运动战,歼敌速度之快,俘敌数量之多,创造了解放战争开战以来的最高纪录.莱芜战役的胜利,巩固了我军后方,为扭转华东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国记  董红利  孔健 《国防》2013,(10):10-11
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是战时省军区系统担负的重要职能任务之一。为隐蔽行动企图,达成战役战术突然性,我军大规模作战战役军团机动,将更多在夜间条件下组织实施。机动部队将面临敌空中侦察监视、远程精确打击、地面袭扰破坏等威胁和夜暗等不良天气影响,从而给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军区系统要认真做好相关保障准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战役军团机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党在大连组建了第一个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1948年,建新公司生产“一二四”式山炮弹23万发、掷弹引信2.2万多只,迫击炮900门,经海路运往山东,又转运淮海前线,直接支援淮海战役,为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于长江以北,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时指出的:“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