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月1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与日本外务相町村孝信、防卫厅长官大野宫统在华盛顿举行了美日安全咨商委员会会议。 会后美日发表共同声明,列出12项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其中2项与中国直接相关。首次将台海问题写入联合声明 论及中国的两项战略目标,第一是美日"鼓励以和平方式经由对话解决台海问题",  相似文献   

2.
军闻述评     
日本决定染指台湾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日本外长町村孝信、防务厅长官大野宫统2月19日在华盛顿召开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列出两国在亚太地区的12项共同战略目标,其中3项和中国直接有关,即两国欢迎中国在本区域和全球扮演一个负责任及建设性的角色,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海问题,鼓励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美日军事一体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军事史林》2006,(12):40-43
近期,随着美日两国安全战略的调整,美日军事合作不断加强,出现了美日军事一体化加速发展态势.2005年2月,在美日"2+2"会议上,两国把台湾问题纳入美日军事同盟共同战略目标范畴.为落实美日军事合作计划,2005年10月29日两国"2+2"安全磋商委员会签署《美日同盟:为了未来的改革与重组》协议后,2006年5月1日,两国又签署了《驻日美军部署整编最终协定》,就驻日美军的整编问题达成了最终协议,美日军事一体化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和新特点.本文旨在对美日军事一体化最新发展态势及其影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1996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共同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这一宣言把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由过去的遏制苏联,“保卫日本安全”,转化为主导亚太地区安全,对付所谓“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标志着美日同盟关系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日美两国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开了冷战后亚太地区军事集团化的恶劣先例,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对此,亚太地区各国不能不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黄彬华 《环球军事》2009,(23):19-19
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前来新加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他原本计划11月12日顺道访问日本,不料华盛顿突然放出探测气球,说如果冲绳基地问题不能圆满解决,他可能取消东京行程。日美关系特殊,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怎能承受这股强大的政治压力?于是,日本外相冈田要求到华蛊顿去会见美国务卿希拉里,即使简单的美日外长会晤也一波三折,预期的冈田一希拉里会谈至今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6.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2,(3):5
美报称中国试射"巨浪"-2潜射导弹据美国《华盛顿时报》2012年1月4日报道,中国军队可能已经进行了一次发射"巨浪"-2型导弹的秘密试验。报道称,有2艘潜艇参加了此次试射,这2艘艇共发射了6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7.
1969年1月13日至2月5日,侵越美军及南越伪军共7000余人,在越南广义市东北的巴桑安角发动了代号为"勇敢的水手"的两栖登陆"扫荡".这次登陆作战,是美陆海、空三军配合,对一个半岛浅近纵深实施的立体登陆作战,西方通讯社曾大肆宣传,说其是"仁川登陆以来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1日至4月30日)国际●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伦敦举行会晤,这也是奥巴马执政以来美俄总统首次会晤,双方就举行新一轮削减战略武器谈判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9.
事件     
《环球军事》2011,(9):4-4
中美举行第7次国防部工作会晤 第7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4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迈克尔·希弗共同主持。双方回顾了上次会晤以来中美两军关系的情况,并就两军关系指导原则、培育两军互信、海上军事安全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等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吴刚 《环球军事》2013,(6):16-18
2月21日至23日,二度担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终于完成白宫“一日游”,时间虽短,但日美双方的利益纠结与交易却居心叵测,将对亚太地区形势产生重大影响,需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1.
田庆凯  张垒 《环球军事》2013,(24):40-40
近期,美国重要民间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布了题为《2030年中国军力与美日同盟》的战略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今后15到20年,对逐渐得到强化的美日同盟来说,最有可能的挑战并非中国与美日之间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而是将来在亚太地区不断增强的中国军力。美日同盟若不积极加以应对,就无法维持亚太地区的现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国伟 《宁夏科技》2001,(9):28-31
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会晤,就导弹防御问题进行磋商。这次俄美首脑会晤,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俄美并没有在这次会晤中解决双方的严重分歧。普京在会晤中重申了俄罗斯对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贯立场,即:“反导条约”是国际安全的基石。布什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俄罗斯不是美国的敌人,实际上这次会晤使我相信,俄罗斯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强大的伙伴和朋友”。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来,就在台海两岸关系出现良好的缓和迹象时,美日两国却反其道而行,于5月12日决定,着手制定针对台湾海峡争端以及朝鲜半岛“有事”的“共同作战计划”等军事合作计划,并将在今年6月举行的美日外交和防卫首脑会议上以共同文件的方式加以确认。该计划涉及敏感的台海问题,被视为美日专门为台海作战指定的相关计划。因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各方的关注。在20世纪的100年中,亚太地区仅世界级的战争就发生了3次,每次都有美国和  相似文献   

14.
稚玥 《环球军事》2014,(5):26-27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国防工业消息人士称,在2月13日俄埃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2+2”会晤后,俄埃草签了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有分析认为,埃及临时政府转向俄罗斯是对美国“放弃埃及”政策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美军事交往的全面恢复.军方高层互访会晤不断.双方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继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的实施,美方还盛邀解放军参与美军"千舰海军"的全球性海军串联行动计划,及共同打击海上犯罪等系列项目。此外,在后勤保障供给方面也有了实质进展与延伸。温州的一家企业为美海军陆战队员提供的超薄轻型防弹衣已正式列装美"海豹"  相似文献   

16.
<正>当地时间2月17日至21日,中船重工作为"中国军工"国家展团代表之一,携众多新型装备参加了第14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IDEX)。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受邀出席开幕式,在会展上与多国军政代表团进行会晤交流,并走访考察了多家国际知名军工企业及相关装备。中船重工副总经理吴晓光随同参加。在国防科工局的统一组织下,  相似文献   

17.
海事广角     
<正>1.葡舰来访2010年8月18日,葡萄牙海军"萨格雷斯"号风帆训练舰抵达上海,展开了为期六天的友好访问。(易帆供稿)2.舰炮外交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和"麦凯恩"号驱逐舰抵达越南海域,纪念美越外交关系正常化15周年。美国借此传递一个信息:中国不是亚洲地区唯一的老大。美国想要在亚洲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推进社会改革、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制定了做地区和世界有影响力"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成为了亚洲的"中心"和"大国",20世纪初,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迅速在亚洲扩张势力,形成了"独占"亚洲之势。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否定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使日本的"大国"战略受挫。但日本仍打着"协调外交"的幌子,扩张在中国的利益,伺机打破华盛顿体系,建立自身主导的东亚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方勇 《国防》2006,(12):59-62
2006年,日美军事合作不断升温。5月1日,美日两国外交、防务最高长官在美国国务院举行日美安保磋商会议,就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达成协议,并签署《驻日美军整编路线图》,确定了驻日美军整编的具体日程和详细计划,这意味着日美军事同盟进入“新阶段”。7月5日,朝鲜试射“大浦洞-2”远程弹道导弹后,日美进一步加快了导弹防御系统的联合研制和部署步伐。8月,日本公布2006年《防卫白皮书》,首次用一个章节来阐述加强日美同盟的意义,强调日美两国需要根据安全保障环境的变化,适当地发展应对手段,以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上述动向表明,日美迈…  相似文献   

20.
民兵文摘     
日本对钓鱼岛的新阴谋 《国际先驱导报》2月13日刊登专稿说,日本外务省发言人高岛肇久2月5日声称,一旦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岛)"受到攻击,美国将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采取防卫行动"。日本外务省发言人为何选在此时发表了这样的讲话呢? 原来,不久前访问日本的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2月2日在东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