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易冰 《军事历史》2001,(2):35-41
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它由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等基本要素构成。深入研究台湾的军事战略思想,对于深刻认识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上的立场、有针对性地做好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台湾军事战略的历史演变   国民党军队兵败大陆、退逃台湾后,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已逾半个世纪。随着国际局势、两岸力量对比和台湾岛内情势的变化,台湾当局不断调整其军事战略,其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从 50年代初到 60年代末为“反攻大陆”的攻势战略。“反攻大陆”是蒋介…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与美国基于各自现实状况的考虑及共同反击日本法西斯的需要,在一段时期内进行了军事情报合作。本文阐述了我党与美国军事情报合作的动因与合作历程,对合作的特点及意义也作了简要评析,以便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3.
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玄烨统一台湾起,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止,清政府历八朝,领台凡210余年。在此210余年间,清政府基于对台湾在整个中国海防上战略地位的认识,随着外国侵略势力对台湾的侵扰及台湾岛内阶级斗争、治安状况的变化,产生了相应的台湾防务观。与此同时,在一定的台湾防务观支配下,进行了相应的台湾防务建设。清最高统治者的台湾防务观有一个曲折发展的演化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它既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高明之处,亦有短视的落后乃至反动之处。本文拟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晚清史渐渐成为一门显学,说其是显学,并不在于其为学术界所推崇,而在于这段历史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借鉴的地方。这是一个“传统”与“科学民主”——也就是东方和西方相遇的历史阶段。尽管是一段屈辱史,但也是国人有些糊涂却努力探索富国强民之路的一部探索史。  相似文献   

5.
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东北抗日战争史,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深入研究东北抗日战争史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研究战争史也要着眼其特点,只有弄清某一历史阶段战争的特点,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战争史的真实面貌。东北抗日战争同全国抗日战争相比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认清和掌握这些特点对深入研究东北抗日战争史是很必要的。笔者近几年来曾对东北抗日战争的特点做些探讨,现谈谈我的认识,请专家学者给予帮助。我认为东北抗日战争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康熙统一台湾前国内形势的发展、台湾岛内政局的状况论述了康熙统一台湾的意义以及康熙对台湾的治理措施,突出了他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回首这段历史,既让我们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大国地位而骄傲,也令我们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大”而不“强”的另一历史侧面而深刻反思。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1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挽回了长期失去的尊严中国人民始终站在反法西斯斗争最前列。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奋起抗日,开辟了东方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苏等大国正式投人战争时中国抗战已…  相似文献   

8.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封锁中国对外联系,只有一条从印度汀江到中国昆明的"驼峰航线"。将中国抗战急需的物资从印度经"驼峰航线"运往中国的空运行动也被称为"驼峰空运"。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世界航空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或是在抗日战争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的艰难和取得胜利的不易。P.58  相似文献   

9.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0.
看完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视剧《长征》以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总想写一段关于对长征的感想。为此,我翻开了历史书籍,详细地了解了长征时期的历史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壮举是世界上一段罕见的奇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值得回忆,值得纪念的一段历史。为了更加深刻地感悟这段历史,利用工作之便,我走近了身边的老将军,从家访和他们的回忆录及作品中,我被一种浓厚的革命热情与氛围感染着。虽然现代人已远离战争,但从这些老将军的身上,我能够感受到战争年代的气息好像依然跟随着他们,他们在战争年代中所产生的独特的感情世界,深深地浸染着身边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