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耘与收获     
1980年11月,23岁的我退伍回到了阔别五年的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 当公司领导问我想到那个处室工作时,也许是我对兵的情太深、也许是我忘不了那身国防绿,也许是为了把兵的梦继续圆下去,  相似文献   

2.
眼看就是《西南民兵》创刊20周年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感到无比兴奋,因为我是你的一名忠实读者、作者和受益者。在这里首先祝愿你明天更加辉煌,更加美好。同时我想对你说:“感谢你了,因为没有你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进步。”说起与《西南民兵》的结缘,由来已久,早在13年前我从连队调到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当报道员时,我到机关报到  相似文献   

3.
当兵后,谁惦记着你的生日?当这个问题变成士兵们幸福的微笑时,生日,这个正在发育的细节,这个连队细节群中的新生代,在新时代兵生活的土壤里和阳光下长得正欢。  相似文献   

4.
也许是和兵的情缘未尽,也许为重温那个未圆的梦,当我重新穿上国防绿,只觉得“一腔热血为国民”的军人的责任感,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上。 前后相加,与“国防”为伍已有十年。十年里,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对那身庄严的国防绿,我却从未绝望过也从未抱怨过。  相似文献   

5.
我当兵后一直在后勤部和干休所工作,2002年由干休所所长改任人武部政委。对能否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民兵、预备役工作,心里没数。军分区司令员、政委找我谈话时,都分别提醒我:“你当政委后多看看《中国民兵》杂志,也许能帮你尽快转换角色”。 到人武部后,我就让政工科找来最近三年的《中国民  相似文献   

6.
兵的名字似乎永远和战争有关,当然还有使命、责任、荣誉。陌生的人很难想得到,他是一个拥有双研究生学历、专业技术六级的主任医师,因为他长得实在平凡。然而兵群里他又是那么地不甘于平凡,就是在406医院院长的岗位上,他依旧用行动"高调"地向众人誓言:"我是一个兵。"面对这个老兵,笔者忍不住追问:杨金宝,你有几多兵情怀?  相似文献   

7.
一个指导员的内务哲学,很可能是他的群体的内务哲学。每一个兵也许都能从中读到自己指导员的影子。也许,你会不同意或不耐烦他的说辞,但你不可以轻易否定这套说辞背后的经验与智慧, 哪怕这智慧听起来有点唠叨,有点嘴喋不休。  相似文献   

8.
当兵的阅历金不换(歌词)余音有人选择当大款/有人选择当大腕/我却选择绿军装/当了一个兵蛋蛋/三九天去滚雪/三伏天去爬山/也有苦也有甜/当兵的阅历金不换/你去问问大款和大腕/多少人是来自咱兵蛋蛋/有人选择夕阳下/有人选择月儿圆/我却背枪去站岗/面对黄沙...  相似文献   

9.
庆祝,还是不庆祝?这不是问题。答案是:一定要庆祝!问题是:怎样庆祝?喊着口号、唱着歌、迈着整齐步伐走在队伍里的兵们各有各的考虑、各有各的选择。“我的生日,听我的。”那是身处集体空间的兵们私下里关于生活方式的一次小小畅想、小小尝试与小小创造。也许仅仅是想像,但足以构成兵们的小小乐趣。  相似文献   

10.
"清明时节祭无名,风音伴我韩国行。无言无语无泣声,英灵何时回国中?"这是2012年清明孤身前往韩国扫墓的北京中朝友联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王辉,在志愿军墓前写的一首诗。"现在团里正在筹备迎接第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任务,急需身高在一米八以上的大个子担当礼仪兵,你想不想参加?"电话里,指导员刘畅只是随意征求下意愿,正在山东休假的下士姜超就丝毫也没有犹豫地答应:"我  相似文献   

11.
无悔的承诺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对军人的向往和崇拜,也许是为了圆一个当兵的梦,也许那一身戎装给人以神圣、威严和安全,在曾经恋爱的季节,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当他着一身军装威武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知道我已别无选择。可当时的他却极严肃认真地对我说:“做军人的妻子,就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你行吗?”我点点头对他作出了承诺。  相似文献   

12.
一张照片记录下的是特定时空里的特殊情景,那么心灵之屏的影像又当如何呢?考入军校的那一天,也就是我入伍的第一天。作为一个有着10年兵龄的老兵,我怎么都忘不了入伍那一天的两个镜头。它们就像两张照片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照片”一:一个满脑袋滴水的新兵蛋子,在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兵》杂志即将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正式问世以来,这本杂志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和总部机关的关怀与厚爱,得到了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广大官兵的支持与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亿万读者的好评与赞誉。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在准确传递军委、总部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客观报道各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经验、新典型,努力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阔步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与《中国民兵》的关系,以此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帮助编辑部进一步办好《中国民兵》,将是你、我、他的共同心愿。因此,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办《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期待着你拿起笔来,围绕“我与《中国民兵》”这个话题,畅所欲言。来稿可以是一条经验给了你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可以是一个先进典型帮你校正了前进的方向;可以是一项活动使你难以忘怀,也可以是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坦诚交心、平等相处的一段往事;可以是为办好《中国民兵》献计献策,也可以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总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中国民兵》杂志办得更好,献上一份真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期待着。  相似文献   

14.
兵的味道     
也许你没有接触过当兵的人,对他们的了解一无所知,在你的观念里当兵的人是苦的,当兵的人是累的,当兵的日子是平淡的。也许你有过当兵的经历,对当兵的人有着很深的情愫,也许因你的子女身在警营而无时无刻不在牵肠挂肚,也许你正在端详着心上人的戎装照而痴心地煲着"电话粥"。就是因为对这段当兵的日子的深深眷恋,这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母子情深,这种情意绵绵无绝期的儿女情长,才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品尝着当兵人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心语】想当初,我们除了爱情,别的一无所有。我们的爱情,是我们在兵团这块热土上坚守信念和追逐梦想的支撑点;我们的爱情,仿佛在求证张爱玲曾经说的那句话,"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再多再大的风雨,我相信我们都能够承受得住,因为我们心心相印,因为我们不舍不弃,因为我们懂得珍惜。——王前兵、王存英  相似文献   

16.
女兵     
当军中迈着矫健步伐——走来一个雄性方阵当人们诧异的目光注视——跻身方阵的一位女兵女兵随着男兵的步调——是那么一致茫茫从军路,上下求索女兵带着追梦的花季与男兵不期而遇相约在绿色军营里——女兵和男兵同样摸爬滚打女兵和男兵同样汲取高科技知识藻荞尹派.-笋窿奚着矫健步代带升滚来一个雄性方阵当务匆碑导帐身版祝女兵@赵林芳$云南保山军分区后勤部  相似文献   

17.
有一首歌,是用我的心声和激情唱出来的。那是分到连里待命后的一天,听说连部要挑兵,新兵们都兴奋起来。连长把新分来的兵一个个地叫到连部,让每人都唱一首歌,听歌的是一个黝黑的老兵。轮到我时,我整了整军装,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我把自己极度的表现欲发挥得淋漓尽致。出门时隐约地听到老兵讲:就是他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手心里满把都是汗。那夜,我第一次难以入眠。第二天刚起床,连长就让我打背包跟老兵走。临别时,连长指着那位老兵对我说:“今后你就是桃花岛的一员了,他就是你的班长。”班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可…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文艺作品在大赛中获奖经验被上级转发时,就会想起写作之路的恩师——《中国民兵》。 1993年,我在一所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一天,我到村委会汇报学校工作,看到村干部办公桌上的一叠《中国民兵》。我将杂志借回学校。我渐渐地被刊物特色吸引。一天,我又到村委会去借杂志。镇武装部陈部长正好在场。他说:“你这文化人不能白借,得写写稿。刊发一篇,奖你一年的《中国民兵》。”于是,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心目中,潜艇披着一层神秘的纱衣,而潜艇兵常年生活在封闭狭窄的舱室里,是否会感到枯燥和孤独呢?本文记录的潜艇兵生活小插曲,将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15年前,当我离开作战部队来到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武装部当上武装干事的时候,恰逢《中国民兵》创刊。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像一个无声的老师,指导我工作、学习。使我在武装战线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