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晖 《军事史林》2016,(2):35-42
"他是德国总参谋部制度中所培养出来的少数杰出之士.他冷静、敏感,与包括我在内的德军众将帅相比,他更具有第一流的战略头脑." ——古德里安 在纳粹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等西方盟军对其作战对手——纳粹德军一日百里的进军速度和摧枯拉朽的钢铁洪流也是震惊不已.美英的将领们从军事的角度,以军人的眼光,从指挥的水准,尤为高看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泰因三人的军事素质、职业水准和指挥风格.抛开三人为虎作伥的侵略性质,仅从他们所具有的特点、风格、素养和战绩,特别是他们对坦克战的独到理解与对坦克兵团的出色运用,美英军界称他们为纳粹的三大名将.  相似文献   

2.
正1916年,英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马克Ⅰ"型,并将其投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大陆的泥泞战场上。当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目睹这些此前从未见过的"钢铁怪兽"碾过战壕和铁丝网时,他们像"吓得半死的兔子"一样落荒而逃。这些失魂落魄的德国士兵可能想不到,仅仅二十多年后,德国就凭借威震欧陆的坦克部队以及古德里安创立的"闪电战"  相似文献   

3.
刘波 《国防科技》2006,(4):92-96
当他的装甲部队旋风般地闪击至瑞士边境,兴奋地向希特勒发出电报时,希特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遂立即回电问:“你的通讯地址一定有错误……”,他自豪地回答:“一点都没有错误,我本人现在就在瑞士边境上的潘塔里城里面。”他,就是著名的德国上将古德里安,德国闪击战创造者之一,位居德军三大名将之列。其影响力正如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评论:“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刚刚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可能早已失败了。”创建德国装甲部队,创立装甲集群战术1888年6月17日,古德里安生于…  相似文献   

4.
在战争第一年里中,希特勒的征服造成了欧洲地图短暂而惊人的变化,其后果已永远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这一划时代的巨变与其认为是希特勒带来的,还不如说更多地是古德里安造成的。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创建了德国装甲部队,并且领悟到用这种快速运动的兵种,作深远的战略突破的可能性。他亲手训练出德国装甲部队,将深远贯穿的战略可能性付诸现实。古德里安即是创造者同时又是决定性的实践者,这一现象在历史上所罕见。他在色当的突破、以及后来指挥担克集群向海峡和瑞士边境长驱直入,导致了法国的崩溃。假如没有古德里安,整个…  相似文献   

5.
提起二战中的德军坦克,人们通常会想到著名的Ⅲ、Ⅳ中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以及"虎"式、"虎王"重型坦克,还有有史以来最重的"鼠"式超重型坦克,而德军的轻型坦克却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德军装甲部队就是以研制轻型坦克开始发展和壮大的,德军轻型坦克为德军在二战初期取得"闪击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入侵波兰和法国时,德军的主力坦克就是像Ⅰ号和Ⅱ号这样的轻型坦克,只是随着二战中期德军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大量生产,轻型坦克才逐渐退居二线,但是在德军坦克发展史上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装甲兵建设初期,许光达明确提出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的重要思想,并强调必须把技术工作当作装甲兵部队建设的中心任务.他坚持从实际出发,紧抓人才、科研、管理等重要环节,全面加强装甲兵部队建设,为建设现代化的人民装甲兵打下坚实基础,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纳粹德国装甲部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虽出身旧式骑兵军队,却投入了毕生精力研究装甲兵作战理论,并在二战初期用其亲手缔造的德国装甲兵横扫欧洲,写下了一段罪恶的战争史。同时,他也以其在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革新以及由此引起的战争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西方军界奉为经典。其肖像今天仍挂在德国装甲兵的军营中,被称为“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  相似文献   

8.
回顾一年的德国军事留学生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差异,德国军人严谨的生活和工作作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军第12机械化步兵营坐落在原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边界相交处的一个小镇——奥斯德罗.我在德军部队为期3个月的实习就是在这里开始的。在德军中,营级单位  相似文献   

9.
经总政领导批准,应德国联邦国防军"内心引导中心"邀请,解放军政治工作代表团于2014年12月8日至12日赴德研讨交流。笔者担任随团翻译,圆满完成代表团翻译保障任务,德国印象历历在目,对德军的感受真切深刻。一、访问交流的基本情况与德军"内心引导中心"互访,是我军与北约国家军队在政治性工作领域开展的唯一交往项目。此次组团出访,是我军第4次应邀赴德交流考察。本次出访的  相似文献   

10.
止步不前的日耳曼人1914年下半年,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卢森堡、比利时,历经比利时至阿尔萨斯-洛林一线的"边境交战"、阿登地区遭遇战、桑布尔河战役、蒙斯战役,以德军的胜利和协约国军队的总撤退告终,但在随后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由于伤亡过大而全线退却。至此,双方在西线经过3个半月互有胜负的战斗,彼此停留在长达700公里的筑垒阵地前。在整个西线,德军面对协约国由铁丝网、障碍物、堑壕、交通壕、混凝土、饥枪火力构成的绵亘防线,进攻速度锐减。此际,德军急于想打破僵局,速战速决,以摆脱拼消耗的态势。这是因为,德国一开始便在战略上立足于速战速  相似文献   

11.
李京进 《国防》2001,(6):59-5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一些火车机车、澡堂锅炉无缘无故发生爆炸,导致火车司机被炸死,锅炉设备被炸毁.这事令德军大为头痛.  相似文献   

12.
德国进攻苏联失败,真正原因是德军将领们后来无数次地承认那样,是低估了苏联军民坚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经济军事潜力.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是用对待沙皇俄国的老眼光看待苏联,对苏联战前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其无知.  相似文献   

13.
兴登堡防线德国兴登堡防线全长近200公里,是一次大战期间最著名的防御工事。1916年德军在与协约国英、法联军争夺凡尔登要塞中损失惨重,伤亡达百余万人。有鉴于此,新上任的德军司令兴登堡元帅决定在西线紧急构筑防御工事。德国人花了两年时间修筑兴登堡防线:纵横交错的铁桩和铁丝网组成的障碍,深  相似文献   

14.
1941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胶着状态,盟军的海军高级将领们为“如何削弱德军的海战潜力”伤透了脑筋,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接到谍报部门的密报——因德国农业欠收,德军面临严重的越冬食品供给困难,德国当局不得不将千方百计收集起来的数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空军对德国战略目标的轰炸,摧毁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破坏了希特勒整个战争计划,直接、间接地支援了各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行动,对整个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对于加强我国空军建设和运用,做好反空袭的军事斗争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美英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打乱了德军统帅部总体战略指导,使德军把本来主要用于进攻作战的兵力转用于防御作战,大大减弱了主要战役方向进攻作战的能力1943年6月,美、英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第一个目标是德国主要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16.
1《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季刊,内部刊物)是装甲兵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军事及教育理论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车辆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装备综合保障;表面工程;电子控制工程;信息工程;军事指挥与战场勤务;教育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它的任务是反映装甲兵工程学院及装甲兵系统的最新科研及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面向装甲兵工程学院及装甲兵系统的院校、研究所、工厂及部队,并与军内外有关院校、工厂、研究所等单位交流.  相似文献   

17.
1941年 5月,法西斯德国在希腊克里特岛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空降战役。在这次空降战役中,德军共出动各种飞机 1300多架,先后空降 2.5万人。虽然德军最终夺取了克里特岛,但损失伞兵 1.4万余人,各种飞机 220多架。惨重的损失不仅使德空降兵的元气大伤,而且改变了德军对空降兵作用的认识,此后,德军在战争中再也没有大规模地使用空降兵。   德军克里特岛空降战役遭受惨重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借鉴和吸取其经验教训,对于未来空降战役的组织和实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是爱琴海的门户,也是西欧到…  相似文献   

18.
193年德国国防军宣布设立陆军装甲兵上将军衔,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该军衔也随之被废止。短短的10年当中,先后有47位陆军高级将领被擢升为陆军装甲兵上将。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战败后的德国被剥夺了拥有坦克和研制坦克的权利,其军队的总人数也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但德国人并不甘心受战胜国的宰割,他们在总结失败的教训l,秘密地发展自己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在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西克特的支持下,魏玛共和国国防部部队局成立了以埃里希-冯·柴希维兹为首的运输部队总监察部,由柴希维兹出任总监。  相似文献   

19.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4,(21):39-41
大不列颠空战结束后,英国暂时得到喘息之机。德军判断,使用潜艇封锁就可以困死英国。颇为巧合的是,英国此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认为对严重依赖海外原料的德国必须加以海上经济封锁。但自德军占领法国  相似文献   

20.
1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季刊,内部刊物)是装甲兵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军事及教育理论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车辆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装备综合保障;表(?)工程;电子控制工程;信息工程;军事指挥与战场勤务;教育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它的任务是反映装甲兵工程学院及装甲兵系统的最新科研及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面向装甲兵工程学院及装甲兵系统的院校、研究所、工厂及部队,并与军内外有关院校、工厂、研究所等单位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