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31年1月,国民党第26路军被蒋介石驱使,离开北方赴江西“剿共”。该军广大官兵受到红军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影响和“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和协助下,在该军总指挥部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及该旅团长黄中岳带领下,经过大量准备工作,趁总指挥孙连仲、第27师师长高树勋不在部队的时机,采取果断措施,率所部1.7万余人,于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  相似文献   

2.
季振同离开红5军团的准确时间1931年12月24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宁都起义,宣布参加红军。毛泽东、朱德任命李振同(原第26路军第123师第74旅旅长)为红军第5军团总指挥。军团部是以第74旅旅部为基础组建的,我担任军团部传令班班长。次年2月,季振同离开部队去闽西长汀养病,总指挥一职由董振堂代理。董振堂因我在起义前后的表现,提升我为通信大队大队长。现在几乎所有的史书都说季离开部队是4月的事,说他参加并指挥了赣州战斗,实际上红5军团参加赣州战斗是董振堂指挥的,当时季已经离开了部队。 那是1932…  相似文献   

3.
宁都起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多人,在该军地下党组织的策动与组织下,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人领导,于宁都起义加入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一)1930年10月,蒋介石将在中原战场上被打败的冯玉祥部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辖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孙连仲任总指挥兼第25师师长,高树勋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宁都起义60周年,也是宁都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诞辰90周年。最近,我们访问了宁都起义时季振同的传令兵王秉璋。他详细谈了当年季振同的一些情况。现整理如下: “我于1930年夏天蒋冯阎中原大战时考入冯玉祥部队设在开封的无线电学校,在报务队学习。两个月后,冯阎军队失败,冯部退驻豫北新乡、焦作一带。孙连仲收容余部编为4个师,季振同的手枪旅改为第14师。我们学校3个队编入第14师通信营,原有200多人,  相似文献   

5.
1931年12月宁都起义及其起义后成立的红五军团,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时至今日,在一些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及其教材上却设有宁都起义总指挥季振同的名字。本文就有关季振同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 季振同是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中共党员、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其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和该旅第1团  相似文献   

6.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结束后,将冯玉祥西北军之第5路军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孙连仲任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1931年1月,蒋介石令该路军从山东开赴江西对红军进行"围剿",因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指导下,同年12月14日,第26路军将士共17000余人,携带两万多件武器,在中共地下特别支部和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4旅旅长季振同、第73旅旅长董振堂和第74旅第1团团长黄中岳等的率领下,在江西省南部的宁都县宣布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要全面、正确反映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历史,揭示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彼知已”,有必要对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军事战略(下文中简称“围剿”战略)加以研究。 一、蒋介石“围剿”战略的主要内容 1930年 10月至 1934年 10月,蒋介石为了巩固其反动独裁统治,对全国的红军和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五次“围剿”中,蒋介石陆续提出了一些“围剿”的方针和作战原则,逐步形成其所谓的“剿匪”理论。纵观蒋介石在五次“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8.
翻阅1933年11月何日《红色中华》第二版,引人注目的《八一暴动与红军产生》,是中共中央局宣传部的一则更正。内称“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月南昌暴动还没有正式成立红军,但暴动的武装到井冈山以后,变成成立正式红军的基础。中央局宣传部七月一日所发油印的宣传大纲,第一所讲到红军的产生,抄写时漏掉几个字,变成南昌暴动产生了中国工农红军,这是错误的,应当更正为「南昌暴动,产生中国工农红军的萌芽」。”奇怪,不是当时决定“八一”为“红军成立”的建军节吗?为什么要进行更正呢?细查同年《红色中华》与有关中央文件,发现对南昌起…  相似文献   

9.
左权(1905.3-1942.5),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就读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回国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 红军新编第12军军长。1931年宁都起义后,先后任红15军政治委员、军长兼政治委员。1933 年起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扩大开辟  相似文献   

10.
徐向前的名字,在1930年我参加红军时就听说了,知道他是红军著名将领,英勇善战。但我与徐向前直接会面,并在他亲自指挥下作战,则是在18年后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战场上。临汾战役“打鼠如虎”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我所在部队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向鲁南敌后进军,攻下津浦铁路官桥据点,全歼守敌。后向鲁中转移,参加胶河战役。这年底,独立师转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1948年2月,独立师正式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旅,我任该旅旅长,张春森同志任政治委员,指挥原独立师所属的3个团:第109、第110…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围追堵截红军长征失败的内因主要有:“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导致了蒋介石政治上的孤立;在围追堵截红军长征经过的十几个省份,蒋介石执行了许多与民为敌的政策,直接激起了沿途各省民众的反抗;蒋介石排除异己,欲借红军之力消灭沿途各省地方军阀的“一箭双雕”的部署,使国民党军队内耗严重,贻误了战机;蒋介石非常轻视红军的作战能力,在战略战术方面又显得因循、呆板;此外,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缺乏战斗力也是围追堵截失败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与彭德怀率军东征之前,就安排周恩来坐镇陕北,负责后方工作,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做张学良的工作.这不仅是抗日的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陕北苏区、解除红军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部署.因为当时张学良任西北“剿总”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统率着20万大军,布防在陕北苏区边界.在此情况下,共产党同张学良的谈判也许比同蒋介石的谈判还要急迫.  相似文献   

13.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枪声,标志着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全民族抗战终于开始。14日,毛泽东等致电在南京的叶剑英,要他转告蒋介石:“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已令各军十天内准备完毕,待令出动。”同时,他指示红军各路将领到云阳集中,讨论红军改编问题,并对红军参战、部队编制等做了周密的部署。对此,聂荣臻回忆道:“到七月中旬,尽管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还没有结果,我们已经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开始酝酿部队的改编工作,着手进行开赴前线的准备了。”  相似文献   

15.
杨虎城,名(?)号虎臣。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17路军总指挥。 与张学良联手对蒋介石采取兵谏行动,杨虎城决非一时意气所为,而是其成熟的政治和思想主张所致。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深重的民族危机就激发了杨虎城心灵蕴藏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1933年3月,闻知日军向热河进犯,杨虎城坐不住了。他一身戎装,气宇轩昂地赶到石家庄面见蒋介石,慷慨陈词,请缨抗战。 然而,杨虎城受到蒋介石的冷遇。 此后,愤于日军的疯狂侵略,杨虎城又多次致电蒋介石要求将第17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民族雪耻。但请战之电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直到1935年元月,蒋介石才来了作战命令。不过,不是抗日的命令,而是围剿红军、打内战的命令。  相似文献   

16.
李涛 《军事史林》2013,(7):33-34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在接连经历四次“围剿”的惨痛失败后,此番卷土重来,国民党军采取了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在苏区周围构筑纵横交错的碉堡封锁线,企图步步为营、处处设碉、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封锁、蚕食苏区,最后寻求同红军主力决战。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战略指导,红军先是冒险出击,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御敌于国门之外”;继而消极防御,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与强敌拼消耗。结果浴血奋战一年,仍未能打破“围剿”,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17.
红色区域的发展和红军的不断壮大,特别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时期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端恐惧。在他心中,红军,尤其是“朱毛”红军已不是地方一隅之事,而是发展到威胁其政治统治的心腹大患了。  相似文献   

18.
陈云同志在他为宜兴暴动牺牲的宗益寿同志有关批示上指出,1927年11月1日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举行的宜兴秋收暴动,“是江苏省最早反对国民党的农民暴动的一个县”。是江南农民大暴动的开始。当时,《布尔什维克》杂志也指出“宜兴暴动是同两湖,广东,陕豫,至直鲁,全国各地不断爆发的全国农民大暴动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1931年12月,参与“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极大地壮大了红军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按照红军建军原则,成功地将起义部队改造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改造旧军队的范例.红5军团的成功改造,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威力,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复杂时局下对各方力量的把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1933年夏天,蒋介石在美、英、法、意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调集百万大军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直接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力就有50万。蒋介石采取堡垒主义方针和步步为营、四面合围的战略,委任顾祝同为北路军总司令、何键为西路军总司令、蒋鼎文为东路军总司令、陈济棠为南路军总司令。9月中旬,蒋军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推进。陈济棠早年跟随邓铿参加国民革命,后来成为广东的实力派,号称“南天王”,曾有“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