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国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经济强国,又是欧洲除英法之外的第三军事强国。德国的国防产业体系完整,规模、能力与水平均居世界一流水平,能生产多种海陆空常规武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相似文献   

2.
德国是欧洲除英法之外的第三军事强国。德国的国防产业体系完整。规模、能力与水平均居世界一流水平,能生产多种海陆空常规武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8,(3):60-60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军工产品出口国之一。德国军工产业主要由中型企业构成.多生产价值高昂的高价值产品,以此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军工产品市场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德国军工产业目前大致拥有8万名员工,主要为联邦国防军生产武器装备,同时也向其他国家出口,且出口比重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4.
德国是世界兵器工业大国,兵器产品门类齐全,技术、工艺先进,具有自行研制和生产的能力,许多产品早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德国军工企业有200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多家。目前,德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军火出口大国,产品销往15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中东、拉美和其他北约国家,出口产品包括飞机、舰艇、导弹、火炮、轻武器等。“豹”式坦克,“米兰”、“霍特”反坦克导弹,潜艇等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很受欢迎。EADS——欧洲最大的航空航天集团EADS是欧洲集航空、航天和军工于一体的工业集团,也是欧洲最大的航空航天和军工企业,包括空中客车、欧洲直…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裁军和武器控制可望有所进展,各国防工业大国对国防工业的调整改革也在所难免。作者结合英国国防工业改革的背景,分析了其改革的基本内容。同时,揭示了英国国防工业改革采取的措施:国营军工企业实行了私有化管理;增加了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比例,减少了其对军品市场的依赖;扩大军火出口,以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实行了武器装备的标准化,以加强研制与生产的国际合作。最后,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西方军事大国纷纷调整了自己的军事战略,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其国防工业:缩小国防工业规模,军工企业进行合并与联合;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政府支持军转民与军民结合;进行军事科研与生产的国际合作;改革采办策略,保护国防工业基础;积极开拓国防军火市场,扩大武器出口。  相似文献   

7.
闻舞 《环球军事》2009,(13):43-45
最近,日本政府决定放松其实施了30多年的武器出口禁令,允许日本企业与其他国家联合研发生产武器,并面向全球销售。目前.日本国内军工从业人员约7万人,主要军工企业有三菱重工、播磨重工、川崎重工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军工企业经过调查发现,若取消武器出口禁令,日本至少可以占领国际坦克和自行火炮市场份额的45%,军用电子产品的40%,军用舰船份额的60%。近年来,看到以色列每年出口军火获利40亿美元.日本政府和军工巨头们也怦然心动。然而,事隔20多年,上述数据已成历史,如今日本到底有哪些武器能在世界军火市场上占有优势呢?  相似文献   

8.
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世界上各类战争? 其武器装备从何而来?该文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武器装备供给来源于市场购买和国内生产两条基本途径。而在第三世界军工生产体系的背后有一个庞大、复杂的国际军工生产技术的转移系统在起作用,其运行机制影响并决定着第三世界军火生产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文章就国际军工生产技术的引进的动因等规律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国际军工生产技术转移主要是通过军工生产技术贸易的形式完成的,军工生产技术贸易作为一种流通行为对军工生产起着能动的推动作用。从而,对国际第三世界军工技术引进的二三种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世界军工行业重视以改革促进良性发展,注重“体制创新”、“结构优化”,科技管理创新大幅提速,军工体制改革,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军品贸易出口、装备国际合作全面深化,国防工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体系规模庞大,生产能力超强,技术水平精湛,在世界军工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2004年全球100强军工企业中,苏霍伊航空装备生产联合体、“金刚石-安泰”防空装备制造公司、米格飞机制造公司、“海军上将”造船厂榜上有名。这四大军工生产企业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联合体。苏霍伊——最赚钱的军火巨头2004年3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上宣布,2003年俄共出口价值55.68亿美元的武器和军事部件,超出预定目标26%。按照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数字,俄罗斯已经连续3年成为世界第一军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