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代在苏联军事历史上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没有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或战争事件,然而,苏联的军事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却表现得十分活跃,被某些军事历史学家形容为“暴风雨般讨论时期”①。尤其是在军事战略领域,20年代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二次大战前作为苏联国家战略方针的基本观点,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苏德战争初期。因此,探讨20年代苏联军事战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的战略背景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在军事学院举行学术讨论会,着重研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初期的一些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军内外院校等十八个单位的四十多名同志。大家就苏德战争初期阶段的划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客观原因及失利后的战略转变、二次大战初期各战场空军海军的使用等问题,认真地进行了学术交流。军事学院的张海麟等同志认为,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时间划分,以从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战争爆发到七月中旬,比较符合战争的客观实际。有的同志认为应该从战争爆发之日到十二月中旬,比较适宜大家认为,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作深入探讨,以利于正确总结和借鉴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  相似文献   

3.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严重失利是现代军事史上最富有教益的事件之一。对这一历史教训需要进—步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加以探讨,以期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战争前夕苏联的军事理论与改革的实践,在这方面作些新的努力。 (一) 首先应当肯定,从根本上说,苏联是十分重视反侵略战争准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实行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实践证明,这一方针完全正确,符合当时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然而,这一战略方针从全国抗战爆发后初步提出到1938年5月最终确定下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曾在中共领导人及八路军将领中引起过激烈争论。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从国内正规战争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转折关头,战略方针制定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体现了当时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超的战略指导艺术和浓厚的民主氛围。  相似文献   

5.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苏军接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丧。8月,当骄横的德军逼近莫斯科时,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策划了一次举世震惊的军事行动——轰炸柏林。一个大胆的决策1941年8月初,海军总司令库兹涅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各抗日根据地的发展状况及未来作战对象的变化,着眼于全国斗争局势的需要,适时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调整了战略部署。这一战略方针的制定与实施,不仅保存了人民军队的有生力量,加强了华北、华东解放区的基本阵地,而且在东北建立了强大的力量和巩固的根据地,这对最终取得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此后,虽然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在不断演化,中国面临的作战对象、防御方向以及作战形式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积极防御”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方针,始终没有改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在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期间确立的。他为这一战略方针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根据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适时研究制定战略方针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开始从武装夺取政权向巩固政权、保卫国家安全转变。这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8.
关于苏德战争初期的时间划分,原苏军内部曾有不同看法。1961年,苏军当时的总参谋长扎哈罗夫主张,将战争初期.的结束时间确定为1941年12月初,即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基本阻住德军的战略进攻较为合适,按此计算,战争初期历时约五个半月。但是,前苏联官方却一直将苏德战争初期的时间定为三周左右,即从1941年6月22日至7月中旬。本人倾向于扎哈罗夭观点。为了将苏德战争初期的问题阐述得充分一些,我在论文中所使用的苏德战争初期的概念是指1941年6月22日至12月这段时间。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军仓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前的军事形势,阐述了红军诱敌深入"战略决策的形成过程,高度评价了这一战略方针的伟大意义和龙冈大捷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对红军反围剿斗争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下,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前,红一方面军和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领导层内部对战略方针问题发生激烈争论.从1930年9月28日至10月26日,通过袁州会议、峡江会议、太平圩会议和罗坊会议,毛泽东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说服与会人员,最终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这一战略方针后来不仅成为人民军队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利器,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有效指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历次作战和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论点已20多年了.今天,我们联系现代战争的实践,重温这一论述,仍感到它是现代条件下贯彻我军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进行人民战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深挖洞”这一战略战术手段,在古今中外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曾得到过广泛的运用。在古代战争中,“深挖洞”运用于屯兵、藏粮、伏兵、破城等;在近代战争中,“深挖洞”发展成为“保存自  相似文献   

12.
1942年5月的哈尔科夫战役(又称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对于进入苏德战争第二年的苏联红军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这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战役,以苏军主动进攻拉开序幕,却以惨败收场.到5月底硝烟散尽时,苏军损失了26万余人,同时损失了652辆坦克和4924门各种口径火炮,失去了哈尔科夫南部的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不仅如此,此次战役的失利使得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蒙受了重大损失,以至于在一个月后德军开始实施“蓝色计划”时疲于招架,节节失利.  相似文献   

13.
本刊去年第二期发表刘郑同志的《苏德战争初期红军暂时失利的原因》一文后,引起了学术界的一些同志注意,并提出了不同看法。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现发表刘士田同志的来稿,请有关专家、学者继续就此问题展开讨讨。  相似文献   

14.
周进平 《国防》2002,(7):47-4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在战争初期无一例外地遭到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人们通常归结为战争准备不足,军事思想落后,战略判断失误等等.这些问题确实都是存在的.但在这些情况的背后,还有一个实际上起着根本制约作用的因素--和平主义思想盛行、公民的国防观念极度淡薄.这一往往被忽略的因素,恰恰是许多国家招致失利的最根本、最深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一)自1941年6月23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闪电进攻,至苏联人民英勇抗击德寇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苏联卫国战争最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苏军财务勤务如同后勤其它勤务保障一样,克服了种种困难,以大量的经费源源不断地保障了战时动员、部队组建、扩编和军队展开作战等各项需要。但是,在战争初期阶段,特别是在战争爆发的头三个月里,苏军在经费计划和拨款工作上也有不小的失误。首先,出现了混乱的计划拨款制度。苏军曾于1940年颁布了新的财务工作条例。在财务计划拨款方面,新条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在21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伟大战略决策。实施这一战略,对新疆、对兵团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如何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再造兵团辉煌,这是摆在每个兵团人面前的严峻考验和历史责任。面对这一问题,方方面在的人们都在进行思考、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路与建议。本栏特选发几篇有关这方面的议论,以期对兵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的金门岛登陆作战,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10余次较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中,惟一的彻底失利的战例,教训十分深刻。对于此战失利的原因,特别是后勤保障方面的原因,总结和反思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在深入进行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今天,立足现有史料,剖析这一战役的教训及启示,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一、金门岛作战的一般情况金门岛登陆作战是1949年9~10月间,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发动的“漳厦金战役”的组成部分,由该兵团第28、第29军部队组织实施,统归第28军前指指挥,以夺取国民党军占领的金门岛为目标。金…  相似文献   

18.
江英 《军事历史》2003,(4):30-33
5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是一场当时条件下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际性局部战争。这一战争的胜利,不仅对当时的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它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对于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长久而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一、确立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积极防御。积极防御,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长期坚持的战略总方针,新中国成立后,逐步被确立为国防战略方针。在抗美援朝战争进行的过程中,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中国在军事上应当实行战略防御的方针,而不是发…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将领“一战成名”,保卢斯当属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典战役,不仅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也使参战双方一批战将名声大噪.苏军战将崔可夫,就因守城之功,名声远扬.而他同城的死对头、纳粹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也在此番恶战中“一战成名”.他率领纳粹第6集团军在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崔可夫等一批苏军名将麾下的百万苏军搏杀5个月、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内进行了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后,终于束手就缚.就在行将被擒的前一天,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希特勒“突击”晋升为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20.
冷静 《军事史林》2006,(12):47-52
二战结束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苏联从维护本身的威信考虑,很少透露苏军在卫国战争历次重大战役中的损失数字,尤其对战争初期遭受惨败的几次大战役中的损失数字更是缄口不提.人们只好从德国公布的数字中去猜测苏军的损失.但是德国方面的数字常常十分离谱,有时宣称在某次战役中所歼灭苏军的人数,竟然比苏联官方史书公布的苏军参战兵力还多.苏联解体之后,1993年俄罗斯公布了苏联武装力量在卫国战争各战役中的损失情况.俄罗斯公布的数字是根据苏联国防部的秘密档案资料.此时冷战已经结束,俄罗斯无需再隐瞒苏军在卫国战争中的真实损失,因此这些数字的可靠性是毫无疑问的.从俄罗斯方面公布的这些数字中,人们可以了解到苏军在卫国战争历次战役中损失的真实情况,并与德国方面声称的数字进行对比,看看德国的说法有多大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