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民  姚华伟 《国防》2010,(6):77-77
为提高民兵重点分队建设质量,根据年度军事工作安排,5月份,河南省军区组织了2010年度预备役兵种部队带训民兵重点分队专业教练员。带训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以增强民兵专业教练员的教学能力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余旭东 《国防》2013,(9):52-53
军兵种部队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唱主角,军兵种民兵分队是战时直接支援和保障军兵种部队作战的重要力量。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兵种民兵分队战斗力,既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又是大规模作战准备的迫切要求。各级必须着眼实战准备,紧贴任务科学筹划,把握特点探索路子,完善机制理顺关系,狠抓军兵种民兵战斗力生成提高。  相似文献   

3.
王宁生  蒋德伟 《国防》2006,(3):41-41
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支援和保障军兵种现役部队作战的重要力量。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战斗力,既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迫切要求。当前,抓好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训练,使其尽快形成和不断提高战斗力,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着眼任务需求,构建训练内容。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军事训练,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要求,遵循平时训练与任务需求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各类分队的特点及其遂…  相似文献   

4.
邹小平 《国防》2012,(8):38-40
一、认真研究特点规律,增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指导主动权 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现役部队相比,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必须正确认识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特点,科学把握其训练规律,增强其训练指导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切实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海南省政府、省军区紧密结合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近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兵预备  相似文献   

6.
《国防》2008,(12):54-55
现代战争是综合体系化对抗。军事训练是战斗力建设的基本途径。民兵作为我军后备力量,必须与现役部队同步实施军事训练,提高配合整体行动能力。当前,我军正在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民兵军事训练转变问题研究,稳步推进民兵军事训练转变。  相似文献   

7.
书画艺苑     
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代太庆翟长禹)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代太庆翟长禹)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代太庆翟长禹)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代太庆翟长禹)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代太庆翟长禹)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代太庆翟长禹)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代太庆翟长禹)贵州堵美岭县人武部扎囊抓好民兵座急分队的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贯彻军委、总部关于大抓军事训练的指示精神,提高民兵应急分队遂行应急维稳的能力,四川省阆中市人武部将今年民兵组织整顿中编人民兵应急维稳分队的125人,拉到驻地武警某部,实行民兵预备役人员与现役部队官兵挂钩训练。  相似文献   

9.
谈文虎 《国防》2006,(12):37-38
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下称“转型”),是胡主席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大势,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军事训练做出的战略抉择。民兵、预备役部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紧跟现役部队军事训练转型步伐,深入研究解决国防后备力量军事训练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转型。一、更新思想观念,增强转型的自觉性训练观念是引领训练变革和转型的灵魂。要扎实推进机械化条件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型,就必须强化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强化信息化训练观念。信息化训练是信…  相似文献   

10.
徐栋良  田忠 《国防》2007,(12):76-76
为提高民兵连长指挥民兵应急分队遂行任务能力.山西省军区目前开展了民兵应急连连长集训。此次集训,以军事训练考核大纲和军事训练指导法为依据.以组训方法为重点,在强化军事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根据任务需要和履职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分队战术组训法和指挥民兵分队参加抢险救灾、制乱平暴、反恐维稳等内容.采取理论教学、实际操练、讨论交流和考核验收等步骤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1.
李国强  林谦荣 《国防》2004,(12):41-42
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海上训练(以下简称“海训”),是深化军事训练改革的实际步骤,也是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化训练的必然要求,是紧贴任务需求、增强训练针对性的紧迫课题。要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海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紧贴作战需求,科学设置海训内容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海训尚属一个新的课题,需要着眼未来战争特点,紧贴作战需求,科学设置海训内容。省军区应按照每年解决2~3个海训问题的思路,抓好沿海地区的海上侦察、海上修理、海上医疗救护等民兵参战支前分队的海训试点,着眼预备役部队担负第二梯队登陆…  相似文献   

12.
万国柱  王志成  李伟明  冯海龙  石宇 《国防》2010,(10):F0002-F0002
近日,黑龙江省军区以打牢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基础为主题,组织省政府、省军区、各军分区和预备役部队有关人员,在齐齐哈尔市开展了民兵预备役部队深入贯彻落实新大纲集训。集训着眼打基础、抓制度、建思路,重点围绕研究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按纲施训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组织实施、标准要求、制度规定、方法手段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3.
《华北民兵》2004,(3):1-1
总参颁发的军分区、人武部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和考核大纲,是各级人武干部、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的根本法规,是指导和开展军事训练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大纲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体现了江  相似文献   

14.
《东北后备军》2006,(5):1-1
“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近些年,各级抓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的力度大、工作实、成效好,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还存在着观念陈旧、手段单一、层次较低等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在抓转型、抓落实、抓改革上下功夫,提高训练层次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代《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颁布实施,民兵组训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探索符合民兵特点,适应新大纲要求的组训方法已经成为提高民兵军事训练质量的关键环节。结合训练实践,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下五种组训方法。一是基地统训。组织民兵军事训练除部分偏远的边境地区和少数对口专业分队外,都要依托基地统一组织,  相似文献   

16.
加强担负军兵种部队保障任务民兵分队(下称"军兵种部队民兵保障分队")建设、提高民兵保障军兵种部队作战的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客观要求.在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必须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要求,遵循"科学规划、统编统建"思路,按照"专业对口、就近动员"需求夯实编组,紧贴"支援作战、应急处突"任务强化训练,坚持"综合保障、依法管理"原则提高效能,把军兵种部队民兵保障分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新世纪,随着民兵工作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普通分队向专业技术分队的转变,县(市)人武部民兵的军事训练有编无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搞好民兵军事训练,特别是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笔者以为亟待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修订《民兵军事训练大纲》。《民兵军事训练大纲》是民兵军事训练的根本依  相似文献   

18.
7月中旬,全区民兵预备役部队2000余人参加了军区爱军精武比武竞赛活动。参加了"预备役部队指挥员想定作业"、"民兵预备役部队神枪手对抗射击"、"民兵信息战分队网络安全防护"3个比武竞赛课目,进行了"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群综合集成演练"、"女子民兵摩托车分队战术综合演练"等3个汇报演示。参赛参演官兵以顽强的战斗作风、过硬的军事素质、出色的训练成绩,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的  相似文献   

19.
黄安华 《国防》2014,(3):34-34
正为解决民兵应急分队能力素质与遂行任务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四川省古蔺县通过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到驻军连队驻训,走出了一条符合应急应战任务需要的民兵应急分队军事训练新路子。在训练内容上,本着"用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压缩了队列、轻武器射击、警棍盾牌使用等  相似文献   

20.
在民兵工作改革中,民兵专业技术分队被调整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民兵装备和部队装备编组的专业技术分队,另一种是在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单位编组的专业技术分队。前者包括地炮、高炮、高机、侦察、工兵、防化和海空军等分队,后者包括邮电通信、电子对抗、防化救援、工程抢修、伪装防护、汽车运输、海上运输、车船维修、医疗救护等分队。如果说对前者的军事训练,我们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