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强是基础——求实是精髓——创新是灵魂"北京时间6月26日8时7分许,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从6月11日发射升空,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为载人航天的十全十美划上了句号。6月10日,搭载于母船"向阳红09"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开启首个应用之旅。二十年间,载人航天工程完美演绎了航天梦的乐章,将中国梦的交响烘托得厚重而高亢。航天梦成为中国梦的缩影,中国梦是放大的航天梦,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2.
<正>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月球探测到逐梦深空,中国人一直努力探寻宇宙的奥秘。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探索的精神引领我们去往星辰大海,奔向太空探寻更多的可能。唐朝诗人李白曾举杯邀月,发出"嫦娥孤栖与谁邻"的"天问"。1200多年后,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从载人航天到北斗导航,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历史的天空上,中国航天将写下新的精彩。汇聚创新创造的中国力量,让中国梦与航天梦相互激荡,我们一定能标注中国发展的新高度、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境界。——新华社评论员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也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中国航天日"可以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5-15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习近平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为航天梦再添鲜活的注脚。在以航天为代表的国防科技重大工程中,总有一群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因为他们,航天和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价值取向闪耀着光芒;因为他们,国防科技工业成为中国力量的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作为战斗在我国航天通信卫星事业领域的新一代航天人,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感到无比亲切,更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6.
1.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发射升空,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说:"我很幸运,赶上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大好时代,成为首批女航天员;我很幸福,可以代表中国女性来到太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女性的形象。"2.在神舟九号飞船上,03号刘洋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虽然与其他两名男航天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邓孟  李源 《军事文摘》2023,(9):23-26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太空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没有终结点、永远在路上的远征。建成空间站是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标志着三十年前定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完成;但站在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宏大视野来审视,这又仅仅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理想VS空想     
国人瞩目的神舟七号完成了它的太空征程,实现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我国航天人的奋斗目标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实现,与航天人坚定理想、摒弃空想的思想观念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为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承载着中国人对月球的憧憬和向往,穿云破雾、直奔太空。经过一年多的在轨运行和探测,"嫦娥一号"获得多项科学研究成果(见本刊上期相关报道),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五星红旗每一次闪耀浩渺太空,都是中国航天人坚持梦想、勇于探索的生动实践,都是中国航天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的不懈努力。那些定格在民族记忆中的辉煌瞬间,每一帧都值得铭记于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用70余张航天摄影图片记录航天发展历程中令人难忘的重大事件、重要瞬间、重点人物。  相似文献   

13.
《腾飞》     
漫漫太空路,拳拳爱国情。陈邕版画作品《腾飞》刻画了 "航天之父"钱学森,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中华科技腾飞的壮丽图卷。千年梦想一朝圆梦,从2003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开始,中国的航天事业迈入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作品"以刀代笔",刀法刚健有力,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凸显出一种力量之美。时空交会的画面主次分明,温情中带着感动,坚毅中透着浪漫,如幽深玄妙的太空,让观者对航天英雄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为航天事业奋斗了六十多年的航天老兵,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来临之际,内心仍然感动无比的激动与自豪。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相伴而生的一项伟大成就,就是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始走上了中国运载火箭的舞台;尽管"长征一号"这个长征火箭家族的长子,只进行了包括"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内的两次卫星发射就退役了,但它却为中国人正式开启了探索太空之门,矗立起了长征火箭出征太空的丰碑。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47-47
杨洪基的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荡气回肠,契合了中国航天波澜壮阔的历程,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殷秀梅的《从此银河不再遥远》,抒发出人类探索深空的理想与努力,随着人类在和平利用太空、和平开发太空方面不断进取,从此星空将变得不再遥远;常思思的《春天的芭蕾》,绽放的是几代航天人的青春无悔;温总理的《仰望星空》既表达了年轻学子献身航天事业的理想,也表达了老、中、青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袅袅童声衬托下的《古韵颂月》,充满深情与哲理,是中国人在数千年的岁月中对月亮的娓娓倾诉这些节目都出自于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航天人要以"中国航天日"为新的起点,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发展,推动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做强航天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互联网+卫星应用"新业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国家航天局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谱写和平利用太空的崭新篇章,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小何 《世界军事》2022,(4):32-37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开始了他们长达6个月的"太空出差".这次飞行任务,创造了多个首次.对于女航天员王亚平而言,也写下一个又一个航天历史:她是中国首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是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是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是首次出舱...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6-16
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完成了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在任务实施中,天地之间协同密切、操控精准,特别是三名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实施得非常顺利,堪称完美。以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在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一年来,航天全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国际合作、精神文化、发展蓝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时41分,随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式启航,从此探测火星的科学大军中有了中国航天的身影。发射成功后,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行星探测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50年前的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太空奏出《东方红》乐曲,亿万国人翘首仰望,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序幕;50年后的7月23日,"天问一号"载着中国人民的"探火情"正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