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事件揭穿了一个美国神话 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劫持数架民航客机,将其用作“超级巡航导弹”一举摧毁纽约世贸大厦并重创华盛顿五角大楼,从而打破了美国情报机构无所不知和防空体系滴水不漏的神话。通过这场悲剧,美国军政当局猛然意识到,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貌似刀枪不入的防护伞,原来是可以从下面钻进来的。  相似文献   

2.
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被新闻界称为“虐俘门”。在这起事件中,躲在背后的美国情报部门难逃其昝。事实上,发生虐俘事件的伊拉克监狱里面,大都有美国情报部门插手的背景。为了获取情报信息,美国情报机构不惜采取各种残酷的刑讯手段、特别是针对穆斯林信仰的羞辱,来摧毁战俘的心理防线以获取口供。美国情报部门虐待战俘的做法粗暴地践踏了基本的人权,违背了公认的国际准则和日内瓦公约。透过“虐俘门”可以看到美国情报部门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都知道伊拉克武装组织在频频制造袭击事件,也知道这些武装分子大胆地用手机互相联络协调行动时,美国情报机构也在对这些手机进行跟踪、监听。可是,拥有最先进监听技术的美国情报机构为何不见其监听有什么效果呢?原来,伊拉克武装分子也摸索出一套简单、灵活的反监听手段。 移动通信网有了"副产品" 在美国制定的伊拉克重建计划中,重建伊拉克通信网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与其他重建工程相比,伊拉克的通信网恢复得最快。现在人们在巴格达等城市的街头到处可以看  相似文献   

4.
郭华 《环球军事》2008,(23):56-57
从20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到80年代的“伊朗门事件”,从90年代初的“印巴核试验情报失误”再到21世纪的“9·11”事件及“情报门”事件,几十年来,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系统—直为失误和丑闻所缠身。那么,谁在监督美国情报机构?它是如何运行的呢?  相似文献   

5.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22):57-59
美国作为情报大国,情报机构林立,包括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国防情报局、国家侦察局等16个主要机构。在“9·11”事件后,各大情报机构亡羊补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扩张,而与之相适应的情报预算(又称为“黑色预算”)也水涨船高。那么,美国每年的黑色预算究竟多少钱?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透露,美政府每年都耗费巨资,如2013年预算就高达526亿美元,而各个情报机构的预算种类更是名目繁多,有网络对抗、地理情报侦察、数据分析等32个种类。  相似文献   

6.
颜菲 《中国军转民》2013,(12):62-63
今年六月,美国情报机构雇员斯诺登向媒体披露"棱镜"情报监控项目,这一事件的发生,让世界知道了美国一项大的国家秘密。而"棱镜"情报的监控有许多时间就是入侵他国政府、企业的局域网。  相似文献   

7.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23):62-63
阿里尔·魏因曼曾是美海军潜艇上的一名射击控制设备修理技师。眼役期间,由于对美政府及海军的军事、外交政策滋生不满,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利用工作之便,大量窃取军事机密,偷偷出卖给外国情报机构。之后,又仓皇逃离部队,辗转多国,寻找更多的买主。但不知不觉中,美国反情报机构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在阿里尔取道美国逃往加拿大时,顺利将其捉拿归案。此次间谍事件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间谍案之一”,但美官方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一直未披露其具体的犯罪事实,这让外界猜测纷纷,究竟阿里尔的泄密行为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美国情报机构一再发出警报,称恐怖分子可能使用核材料或核装置进行恐怖活动。看不见的核阴云似乎笼罩在世人头上,核恐怖问题成了美国人生活中最大的恐惧之一。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在美国公众的关注目光中,一直鲜为人知的美国反核恐怖精  相似文献   

9.
张高亮 《军事文摘》2023,(19):49-54
<正>美国情报机构现有18个法定组成部门,是当今世界情报人才规模和投入最大、培养体系最健全、成效最显著的情报机构之一,在美国连续十余年获评“员工最佳工作场所”。其中,国防情报机构占据一半之众,负责提供外国军事能力、计划、意图、作战命令、部队部署等情报产品和服务,是美国情报机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门把人才视作最重要的资源,将人才培养作为能力提升的基石,用组织的牵引作用和体系的保障功能,激发人员各自的能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于洋 《环球军事》2012,(10):44-45
情报搜集,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而情报机构的重组改革,更是世界性的焦点话题。今年4月20日则成为了美国情报界重组改革的一个重要日子。当天,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批准了五角大楼的情报机构重组计划,同意组建一个新的情报机构——国防秘密行动局。不谙内情的人肯定会问:美国为何要成立这样一个新机构?它的工作方式和未来表现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谈及情报机构,多数人的脑海中必然会想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前苏联的克格勃、英国的秘密情报局和以色列的摩萨德等战功卓著的情报机构,而作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力情报机构也是中央情报局前身的战略情报局却总是被忽略和淡忘,毕竟战略情报局的寿命太短,它从1942年6月13日成立到1945年10月1日被废除,只存在了不到3年半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lO日,美国主要情报机构在向尉会提交的《国家情报预测报告》中称,相对于远程导弹袭击而言,美国将来遭受用船只、卡车或者飞机携带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的可能性更大。 据《华盛顿邮报》11日报道,这份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及另外10家情报机构共同提交的报告说,美国现在遭到携带核弹头的远程导弹袭击的可能性比两年前有所增大,但相比之下,美国本土遭到敌国或恐怖组织用非导弹方式携带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进行袭击的可能性更大。这是美情报机构首次预测美国  相似文献   

13.
如今面对外国间谍、恐怖主义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威胁,世界各国的情报机构看似都有些招架不住。如何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它们反间谍和反恐怖的双重任务已经成为现代情报机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种境况,各国政府机构纷纷拿出各种方案,来为自己国家的情报机构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美国情报机构改革“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4.
美伊开战一周年以后,美国在战后的处境又成了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理由一直以来仍然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历经数批核查人员劳而无果的长时间搜寻后,美国总统为了为战争寻找另一个借口,便把这次战争的发生归咎于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误。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美国战争历史中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误多多却有证可查。  相似文献   

15.
反恐功罪谁人评说——从9·11调查报告看美国情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22日,美国“9.11”事件调查委员会公布了长达560多页的最终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坐失可挫败“9.11”恐怖袭击的十大良机,批评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误,并对美国情报机构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而在此报告公布  相似文献   

16.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1,(4):5
中国反卫星能力曾激怒美国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1年2月2日报道,根据该报获得的维基解密资料,中国曾于2010年初被美情报机构发现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反导试射,发射一枚SC-19导弹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西方国家仍然认为,苏联上校奥列格·佩尼科夫斯基是历史上对西方国家最有价值的间谍。他向英美情报机构提供了大量有关苏联战略导弹研制的情况和其他军事技术文件,可以说是间谍中的间谍。这一间谍案俄罗斯人至今记忆犹新。记者采访了英国历史学家奈杰尔·威斯特。为了研究“佩尼科夫斯基事件”,威斯特被特许可以查阅英美情报机构的档案材料,他因此成为这一间谍案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美国情报部门拥有世界一流的情报搜集和处理能力.在国际情报界享有盛名。不过.如今美国各大情报机构正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军事力量后来居上,情报机构建设后来居上,其武官制度的形成也后来居上。 美国对外派遣武官起步较晚,但美国资产阶级先驱们的情报意识却成熟得很快。1776年,富兰克林作为全权代表出使欧洲,常驻巴黎,建立了海军采购联络处,实际上是美国在欧洲的海军情报中心,专门搜集有关英国的军事情报特别是海军情报,为美国的独立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20.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相当陌生的,因为它没有以色列的摩萨德、美国的中情局、英国的军情6处那么出名,然而,论神秘性和“9·11”后的重要性来说,它一点也不比上述的情报机构逊色。特别是随着反恐战争的继续、“基地”负责人的接连落网,这个在全球反恐战争中越来越引人瞩目的情报机构终于浮现在世人的眼前。3月11日,这个极其神秘的情报机构首次向世人敞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让人们终于有机会看到它那神秘的内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