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8年)期间,列宁于1915年7—8月写了《社会主义与战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战争的态度)》,由日内瓦《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印成单行本发行。这本小册子是列宁“总结社会民主党对战争的策略”①的纲领性文献。列宁在这一光辉的著作中,阐明了科学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理论,尤其是论述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策略。并且在大战中,列于领导布尔什维克和无产阶级,坚决实践了这一革命策略,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这表明在大战中,列宁关于战争、和平与革命理…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虽然它的爆发距今已逾大半个世纪,但研究这场历史上的浩劫,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对于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长期以来,英国大量的资产阶级史学著述作了许多歪曲,力图掩盖战争的本质和英国帝国主义参战的目的,为英国统治集团洗脱战争罪责。他们把英国的参战说成纯粹的偶然性:为维护比利时中立不受德国的侵略而被迫卷入战争。他们重复老奸巨猾的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于1914年8月3日在下议院娓娓演说中的无耻调言:“我们不能出卖我们对于比利时中立所具有的任何利益和义…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20年代,苏联武装力量经历了一场由战时转入和平时期建设的深刻军事改革。这场改革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下进行的。其一,资本主义各国正在发生经济危机,国际上出现了列宁所指出的某种“均势”,使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有了进行和平建设的可能。其二,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连续七年战争,苏联  相似文献   

4.
一、美国工业战备动员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已具备了生产战争物资的能力,但对未来战争可能需要哪些武器,何时需要,需要量多大等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美国向欧洲派遣了200万部队参战时,美国不得不向法国和英国借贷购买机枪、弹药、飞机及其它物资。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国正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将近30年无战事。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识开始淡化。许多人不关心国防.只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国防意识的缺失无疑是让人担忧的。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离不开经济的强盛,但国防作为国家的脊柱.同样不可弱化。拿破仑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以瑞士为例,这个永久性中立国虽然已经160多年没有战事.却始终在做着战争准备。这个国家有着十分完善的地下掩体,里面有水和食物.一旦开战,可随时供人使用。瑞士的常驻军队只有3500人,但战时却可动员35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术兵种。一位瑞士的外交官曾自豪地说:“瑞士人踏出左脚是公民.迈出右脚就是军人!”如此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使这个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安然无恙。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失去忧患意识的国家是危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存亡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防建设不仅仅是军队和政府的事情.更是全民的责任,国防意识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此时正值民兵整组之际.希望我们民兵能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自己的国防观念.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认真搞好训练,真正做到平时能工,战时能攻。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就已着手准备建造轻巡洋舰。1939年9月德国人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意大利因地理位置比较接近德国,当时宣布保持中立,避免参战。但随着德国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意大利似乎认为法国将要投降,也竟然于1940年6月10日向英国、法国正式宣战。在战前的1937年,各级“雇佣兵队长”型轻巡洋舰都早已准备就绪,它的设计、建造目标,是与法国的大型巡洋舰相对抗。所谓“雇佣兵队长”  相似文献   

7.
谢新华 《环球军事》2009,(23):41-41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第三个年头,协约国和同盟国已厮杀得筋疲力尽,但仍是势均力敌,尚难预料鹿死谁手,美国至此为止一直保持中立,然而他们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买卖,大发战争横财。交战双方都希望美国帮助自己打败对方,尤其英国更寄希望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急借这支生力军早日打败同盟国,结束大战。但是,美国人却只想坐山观虎斗,独享渔翁之利,因此迟迟不愿参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人类战争发展到顶点的世纪,出现I前所没有的无限化总体战争——世界大战、但同时也是人类争取和平的斗争大发展的世纪,争取和平开始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旋律。我们需要从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发展的宏观视野,去考察和认识这一转折。人类有3-4百万年的历史,其中存在阶级的历史时期不过5-6千年。大量考古的发现和人类学的研究,都证明原始社会(即有文字记载以前)就存在着战争。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经论述过原始社会的战争①。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战争的…  相似文献   

9.
动物参战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动物部队是古今中外武装力量的一个特别“兵种”,具有不可轻视的特殊战斗力。 信鸽——“通信兵” 早在公元前3000年,人们就开始使用信鸽。特别在战时,它在传送情报和邮件方面起了特殊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有许多训练有素的军用信鸽。官方文件中经常提到,一些信鸽因出色完成任务获得荣誉环。其中有一只美国信鸽,法文名字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实表明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的正式参战 ,是导致纳粹德国覆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 ,“美国因素”始终是希特勒德国在制订和实施其侵略计划时必须考虑和难以回避的重大难题之一。研究并弄清这一问题 ,对于我们今天在冷战后新的世界形势下 ,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二战时的美国“军事设计师”──马歇尔史成群,徐金洲马歇尔(1880~1859),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任陆军参谋长。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并被授予学员最高军阶──第一上尉。1917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师、军作战处长,后任远...  相似文献   

12.
中立、直接民主、军事主权是瑞士人进行思考的三个基本支柱,这三者经常交织在一起,很难单独去理解。其中立可追溯到1516年,在“五月花”号开往新世界的一百多年前,当欧洲的其它国家仍在封建政府和独裁主义的压迫下苦苦挣扎时,理想的民主就已经开始在瑞士郡逐步兴盛起来,到中世纪时期瑞士就已经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因此,在理解瑞士社会整体的特殊性和特殊的国防体制时,就必须对于它的历史环境给予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参战问题虽经北京政府与英、法、俄诸国多次商议,却因日本的坚决反对而没有结果。1917年1月,因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争及美国对德态度变化,使中国参战问题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1月31日,德国外交部通告中国:自2月1月起,凡有轮船在相近英国、法国、意国及地中海各禁界内驶行者,无须警告,皆得用一切武器攻击之。要求北京政府“务先告警,勿到限定区域之内,免生危险”。①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与德国断交,并积极准备对德宣战,同时,对北京政府施加影响,希望与美国政府采取一致行动。z月磋日,美国…  相似文献   

14.
<正>朝鲜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这是在冷战时期发生的一场热战。50多年来从各个角度谈论这场战争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本文的视角在于从美国决策方面来解读这场战争。前文美国决策者自始至终是从美苏全球对抗的角度来看待朝鲜战争的,战争一爆发,杜鲁门政府就决定要在这里画线,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如拒绝拯救南朝鲜,势必引发世界大战。仁川登陆以后,美国认定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苏联不会参战;又把中国的警告当耳旁风,改变了美国参战的目的,作出了越过“三八线”的致命决定。  相似文献   

15.
关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以后,爆发的那场世界战争,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名称,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官方名称使用,则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的事了。那是在1945年9月10日,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和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写信给哈里·杜鲁门总统,提到前总统威尔逊曾建议将1919年的国际性战争称为“世界大战”(即指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官  相似文献   

16.
虽然过了一百多年和平生活,但他们并不认为这里是“世外桃源”瑞士是西欧的一个中立小国。瑞士人民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生活。这个国家风景优美,到处是湖光山色,被称为“欧洲的公园”,世界的旅游胜地。瑞士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国民收入1981  相似文献   

17.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海军战略理论家之一,他提出的“海上实力理论”,为美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洋乃至世界霸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汉1840年9月27日出生于纽约州的西点,是爱尔兰移民的后裔。1856年进H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美国内战期间在海军服役。内战结束后,他乘“易洛魁”号蒸汽帆船作了为期三年的亚洲之行,这使他眼界大开。1884年他到新组建的海军军事学院任教,担任海军战略及战术课程和海军史课程的教学,1886年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在海军军事学院…  相似文献   

18.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2,(23):65-67
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当数越南战争了,从1961年至1973年,是美国侵越时期。亨利·基辛格在美军撤离越南的前几天,给美国总统福特写了一封关于“越南教训”的信,他写道:“或许越南的真正挫败是战争几乎造成了全球性的影响,但却没有给出一个全球性的解答。”而今,越南战争过去了近40年,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西作为唯一积极参战的南美国家,曾经派出了2.5万名远征军士兵,到意大利战线与盟国并肩作战,为打败德意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巴西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同时,参战也给巴西带来了军事现代化,使巴西获得了进入工业时代的入场券,在南美洲拥有了更大的实力。这段历史在今天的中国,可以说还是鲜为人知的。1942年8月22日:巴西向轴心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巴西这个拥有4500万人口的南美最大国家正处于独裁政府的统治之下。虽然政府宣布中立,但正如其政府成员公开所说,瓦加斯总统在意识形态上接近德意日轴心国,因而巴西当局对法西斯分子的活动也采取容忍甚至包庇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国内的纳粹-法西斯分子活动猖獗。忠实的纳粹信徒、德国驻巴西大使卡尔·里特尔利用其外交官的身份,在里约热内卢和南方各州大肆活动。  相似文献   

20.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对世界和平、对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构成了严重威胁。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近三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朝人民和军队,终于把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夺取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天,我作为一名大学的教师,同时也作为一名曾经扛过枪、跨过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回忆起这段历史,真是感慨万千。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